大概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在自己家中包餃子了,每次想吃餃子的時候,會給媽媽打個電話,媽媽會活好了面,準備好餡子,我們一起包。這樣做的原因有二,一是可以多些時間陪媽媽,二是,每次包餃子會多包一些,吃不了的,放到冰箱里凍上,工作忙顧不上做飯時,直接下水餃吃,既省時又方便。媽媽簡直是個吃水餃的魔王,媽媽從不嫌包水餃麻煩。別人家一年吃不上幾次水餃,我們家一個星期可以吃上三天的水餃。記得沒出嫁前,家里包餃子的時候,我寧愿吃饅頭喝稀飯。真是把餃子吃得夠夠的。后來自己成了家,不知不覺中把在娘家的生活習慣帶了去。記得結婚后的第一年,我去婆婆家過年,輕而易舉的就完成了婆婆認為天大的事的包餃子的這個項目時,喜得合不攏嘴,看得出那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高興,還連連夸我真能干。愛人也說娶了我真好。當然愛人說這話時,是在溫暖的被窩輕輕在我耳邊邊的,無限深情。而包個餃子對于我來說,實在算不上是個什么事。可見,生活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會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
結婚以后,我也會經(jīng)常在家給他們爺倆包餃子。兒子喜歡吃肉餡的,愛人喜歡吃素餡的,所以幾乎每次包餃子,我都會準備兩種餡。從選擇食材,準備餡子,活面,搟皮,到一個個包好,我一個人全包了。對于我來說,為愛的人準備可口的飯菜,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每每,不用我去接孩子時,我會在兒子打開家門時,端上剛出鍋的菜,端上剛下好的水餃。時間都是精打細算出來的,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每天像陀螺一樣的轉著,累并快樂著。
有了包餃子的功底,做起其他的面食也相對得心應手。餛飩、面條、包子、花卷、饅頭,這些我都會做。孩子小的時候,我自己在家?guī)Ш⒆樱鋈ベI飯不方便,我就自己在家蒸饅頭。算下來,自己蒸饅頭的成夲要比買現(xiàn)成的成本高。可自己蒸的饅頭面好,揉的又下力氣,所以又筋道又好吃。尤其是剛出鍋的籠頭,熱氣騰騰,那叫一個香。我似乎聞到了饅頭的香氣,哈哈,開始流口水了。
自從兒子上了大學,我基本上就沒怎么做過飯,更別說包餃子了。雖然會經(jīng)常吃餃子,但因為不是我調(diào)的餡。愛人總也滿足不了想吃餃子的欲望。兒子和愛人對水餃的挑剔,是被我這十幾年硬硬慣出來的。因為他們總是可以吃上新鮮的水餃,所以凍到冰箱里的水餃,只有迫不得已了才肯去吃。
一個個水餃,是一份份的愛意。
如果能為愛的人包一次水餃,那應該是幸福甜蜜的吧。
如果可以吃上愛的人包的水餃,那應該是滿足而幸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