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有所放棄才能自律

為什么自律的人生,可以像開了掛一樣,但現實中,卻很少有人做得到?

因為自律意味著你必須有所放棄,不能全部都要。

就像你想要保持完美的體型,維持身體的健康,你就必須和垃圾食品說再見,你不能肆無忌憚地吃麥當勞和肯德基;

就像你想要成為學霸,拿到獎學金,那舍友半夜三更還在玩游戲,談戀愛煲電話粥,你就不能如此放縱;

就像你畢業后想要擁有自己的事業,那你必須在周末的時候,繼續加班研究自己的感興趣的領域,同事發起的聚會,你都得加以拒絕。

這個世界上,太多事情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你必須有所放棄。

但人做為一種社會性動物,十分厭惡損失帶來的陣痛感。

基于這樣的一種本性,很多人不斷被它牽著鼻子走。

于是我們一邊狼吞虎咽地吃著垃圾食品,一邊幻想自己擁有八塊腹肌;

一邊和舍友通宵達旦地LOL,一邊期盼著期末考試可以門門功課都過90分;

一邊和同事周周出去KTV游山玩水,一邊希望自己能夠在30歲前實現財務自由。

這樣的癡人說夢,你不知道做過幾次?

可能會有很多人教你如何自律,但其實在一次又一次的內心追問中,其實你自己應該知曉了答案。

只是在面對內心真正的答案時,你次次地選擇逃避罷了。

美國黑人作家埃爾德里奇·克里佛曾說過:

“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

你在拖延中,幻想這些問題可以自行消失。

但是啊,問題從來都不會自然而然地消失不見,就像愚公要移的那座山一樣,不是他把眼睛給閉起來,道路就會順暢,眼不見為凈這句話,聽聽就好,切不要當真。

只有在內心審視的過程中,從容地接受自律帶來的暫時性損失,才能邁出關鍵的第一步。

這個時候,你要對自己自我暗示:

這種損失是暫時性的,雖然換來了眼前的痛苦,但卻能帶來長期性的收益,我一定能堅持下去。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