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訴你后,說好了會再給你一支的,吶,還你了。心神還沒平復(fù)的我拿著手中的筆,感覺它似乎變得更加沉淀了些許,它承載了那不可捉摸的價值――誠信。或許,那時無知的我、我們沒有感覺到它的分量,但,我相信,不久的以后,他會因為這個習(xí)慣而成受益匪淺。誠信是立人之本,俗話說“人無信不立”,恪守誠信的人或許不一定會成功,但,不誠信的人一定會被歷史淘汰,被世人唾棄,被道德批判,被法律懲戒。
“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這句出自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作為千古名句一代代流傳下來,而萍水相逢更是成為了具有特殊含義的成語。這個取自“萍隨水漂泊,聚散無定”的現(xiàn)實事物幾乎家喻戶曉,同時,它也成為了大多數(shù)人看見需要幫助的人卻選擇漠視,遠望的借口:我跟他又不熟,我為什么要幫助他?是的,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看見的、遇見的、接觸的最多的就是陌生人,人人都是浮萍,偶然隨著水波水流碰一下,立馬就分開了,很少有能一直在一起的兩塊浮萍。然而,我看見的卻是,游戲中隨機匹配的隊友一方不斷地救起另一方,一次又一次,在知道不可能活下去的時候,果斷選擇與隊友一起“殉情”。他們是圣人嗎?不,當(dāng)然不是,他們或許可能只是為了有個隊友可以增加存活的時間,提高獲得游戲名次,但,這又有什么問題呢?他們至少知道拯救這個不知道名字、不知道年齡、不知道居住地的隊友,而不是像別人為了某些自己的私欲而殘忍地殺死隊友,這些人不配擁有朋友!不配擁有友情!他們摒棄了道德,道德也會唾棄他們。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不文明的行為:小到隨地吐痰,隨地亂丟垃圾,大到搶劫,謀殺;這個世上同時又有諸多文明的行為:小到對環(huán)衛(wèi)工人的禮貌問好,大到舍身取義,為正義付出生命……在我看來,這或許應(yīng)該是個人修養(yǎng)素質(zhì)的問題,一個有涵養(yǎng)有內(nèi)涵的人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做出這種事的。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一部分,有時,你不經(jīng)意的一個動作和行為可能引起巨大的蝴蝶效應(yīng),我希望并且期盼著人們能主動用道德法律來約束自己,規(guī)范自己,共同構(gòu)建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