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需要意志力
【本文根據本人在還不晚的主題講座文字稿實錄,感謝還不晚的精心整理】
為什么我要說“成功不需要意志力”,是因為我認為意志力這個提法不太準確,因為意志力這個詞太過于大,太過于籠統,正是因為太過于大,太過于籠統,所以很多人將做不好的事全部都丟到這個籃子里,只要做的不如人意,或者達不到應該達到的目標或程度就通通歸結于這個意志力的這個問題。比如,一件事情堅持不下去,就說意志力不夠好;一件事情做的不夠好,就說意志力不夠;還有一件事情做到中途放棄,也說是意志力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真的是意志力嗎?我不這樣看。實際上很多問題,可能是心情不好,沒有繼續保持的問題;也可能是能力不及,沒辦法繼續做下去的問題;或者可能是知識結構不完整無法繼續支撐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好習慣沒有養成,所以沒有辦法繼續堅持下去的問題。
從這樣的角度講,實際上意志力這個問題被概括的過于抽象和籠絡。在實際的操作中,越是無法準確表達和表述的問題,我們就越喜歡把這種問題歸到這個意志力的問題里面來,然后就導致真正的問題越不真實,離真相越遙遠,甚至有些可能恰好與意志力問題相反,根本就不是意志力的問題。所以我的看法,所謂的意志力問題其實并不是意志力問題,因此,我們要談意志力問題,就要首先要忘掉意志力這個詞。我們要嘗試最上面我們提到的問題,從抽象的,大而空的這些問題變成具體的問題,讓這些問題可以感知,可以體會,可以捕捉,可以描述,可以把握,甚至可以觸摸。我們要讓它從一個大而空的所謂意志力的問題,變成一個擺在我們面前具體的、鮮活的乃至可能是瑣碎的問題,實際上越具體的問題,越細節的問題,或者說越能描述的清楚的瑣碎的問題,就越能把握得住,我們就越有方法去解決它。
今天,我講的意志力的問題,既然不是意志力的問題,那它是什么問題呢?我認為更科學更容易理解的叫法應該是,自制力的問題,或者是自控力的問題。我覺得可能叫自控力這個詞,比叫自制力和意志力都更加準確。那什么叫自控力呢,就是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習慣,或者塑造自己的知識結構,能力等等的問題,就是自控力。簡單的說,就是自己控制自己所有行為的能力。
既然我們把這個概念講清楚了,下面我們就按照自控力這個思路來展開。那么我主要分五個方面來講一講我們到底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能加強我們的自控力,提升我們自己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從而呢,增強大家所說的意志力。
「 第一方面,要提升我們的自控力 」
我認為就是嘗試去降低你所面臨的,讓你沒有辦法持續,或者是讓你沒有辦法堅持下去的問題的難度,讓它從一個難的,難以堅持的問題,變成一個相對簡單容易解決的問題。然后呢,降低難度之后,我們再入手去解決問題可能就會容易一些,好一些。
關于這個問題,我就就拿我寫文章和寫書的例子來說一下。其實,我平時確實是喜歡做一些觀察和思考,有些事情我確實是比較用心觀察,對于工作,我也有比較多的心得和見解。每次跟哪個同事和朋友交流的時候,他們都覺得我的見解還是有一點新意,所以很多人鼓勵我將心得寫下來。但是呢,我總覺得寫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基本上我認為那個是需要經過專業訓練的人能干的,像我們這種野路子出身的人是干不了的。
后來直到我遇到了一個人,這個人是一家雜志社的主編,有一天我們聊天。聊天得正激勵的時候,他就說:“你的這些想法都很不錯啊,你可以把它寫下來。”然后我就跟他講:“我真的不會寫,我也不知道怎么寫,而且我從來沒有嘗試去寫過文章,特別是給雜志社啊,報社啊之類的寫東西。”他說:“你就像跟我聊天一樣,把你的想法表達出來就行了。”我說:“還是不行,覺得很困難。”他就跟我說:“你不要想寫文章這件事,你就像你今天跟我聊天一樣,把你的想法表達出來就行。”我說:“真的不行。”他說:“那你就不要去想寫文章這件事,你就先寫一行,然后呢,再寫一行,然后你寫三行之后,就會變成一段。”我問:“然后呢。”他說:“然后就這樣。一行一行,一直寫下去,它不就變成一篇文章了嘛。“
于是,我就嘗試開始一行一行寫下我的想法,我真的是先寫下一行,然后呢,誒,我覺得沒有表達出我想的東西,沒有寫清楚我的想法,于是我就再寫一行。就這樣,一行一行,慢慢累積起來,就完成了我的第一篇文章。在這之前,寫東西這件事我真的覺得千難萬難,可是,一旦開始,我覺得文思也還可以,簡直像泉水一樣,它會自然流淌,寫出來的東西也蠻像那么回事的。一旦開始之后,就一發不可收拾。更加讓我不可思議的事是,兩個月我竟然寫了60多篇,我之前擔心的遣詞造句的問題似乎自然而然的就解決了。有趣的是,我的第一本書,就是這樣,一行一行寫出來的。
在寫作的過程中,我發現,人其實是一種非常懶惰的動物,很多事情不是我們真的做不了,也不是我們真的堅持不下,而是我們比較怕麻煩,不愿意開始,也不想開始,困擾我幾年的寫作問題就是這種情況。后來我為什么不僅能寫文章,而且還能出書?我覺得,其實是那位專家幫我破除這個迷思。
他讓我從寫下一行開始,其實他說的寫下一行就是幫我降低寫作的難度,讓我從一個容易的地方著手,從一個比較容易突破的地方開始突破。所謂萬事開頭難嘛,只要一開頭后面的東西就比較容易進行下去。然后呢,我就問過他一件事情:“這么多年了,這么多文章,你是怎樣堅持寫下來的?而且一直堅持了三十多年。”
類似問題我還遇到一個,我的一位老上司,他的一輩子成就非常大,在我們的行業比較知名,出了很多專著,算得上是我的一個榜樣。他回答比較簡單:“實際上我沒有什么特別宏偉的目標,最初我也沒有想成為一名專家,我也沒有想過要出名。那么我當時給自己目標就是一年就寫兩篇文章,然后我要把這兩篇文章寫好,找一家好的刊物也就是國家級的刊物發表。”
然后呢?他從參加工作開始,就堅持每年寫兩篇,最初我看到他的文章就是寫化驗室化驗的問題,然后慢慢慢慢的,他寫的文章就從化驗走到生產現場,生產線上的問題。
再后來呢,大概堅持了十年左右,他的文章題目和范圍就開始漸漸變大,從生產線延伸到整個行業。他的文章開始回顧整個行業的狀況,展望整個行業的未來,然后追溯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啊等等。
等到大概十五到二十年這樣的一個年限再去看他的文章,更加上升了一個層次,他就去寫整個全世界,這個行業發展狀況啊等等的東西。他就是通過這樣一年兩篇文章,慢慢慢慢累積,最終讓他累積成了行業的專家。
他談到意志力問題,他就說你不要去考慮意志力問題,你也不要把目標定得太高,太長遠,那么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一個大的目標先分解成小的目標,分成你非常容易達到的目標,如果這個目標你一年完不成,不妨把它切成一個月或者兩個月。一個月兩個月去做一件小的能完成的事情。當你一旦開始能完成事情的時候,后面的東西自然而然就會變得容易。
所以呢,今天我們講的要解決的所謂意志力的問題,就是我們所說的自控力的問題,第一件事就是當遇到一個難的問題是,你覺得棘手很難入手,你嘗試改變方向和角度,去降低你要做的事情難度,一旦這個問題降低難度,你就容易入手,一旦你入手做下去,后續就能陸續展開。
學會分解目標
「 第二個方面,給目標賦予使命感 」
第二個方面的問題,就是我們要給自己做的事情一個使命感,賦予它一定的使命。
一件事情我們拎起來要做的時候比較難,但當我們給他賦予一定的使命的時候,做起來意義就會有所不同,然后你的動力也就不同。比如說,我自己寫東西這件事情,就是我早上起來寫東西,以前其實我是寫了一本書,然后在中間我也寫了很多文章,但是有一段時間停下來很長時間沒有去寫,沒有寫是因為總是覺得沒時間,我很忙,沒有精力去做這件事。
后來我偶然發現,實際上我還是有時間,有精力的,只是我以前沒有意識到,這個時間是可以擠出來的。比如說,早上,早上的時間是沒有人打擾你的,你可以集中精力去做一件,類似寫文章看書這種事。
然后,我發現,早上的四點半到八點鐘大概有三個半小時到四個小時的時間其實是我最空閑的時間,幾乎沒人騷擾我,沒有工作上事情騷擾我,也沒有私人事情騷擾我,小孩不會起來騷擾我,老婆也不會起來騷擾我。
但是這個就面臨一個問題,我必須早起,我要在早上四點到四點半起來,然后我得有辦法起得來才行。剛開始其實我也起不來,因為每天忙到晚上十一二點鐘,完了睡覺之后,到了凌晨四點到四點半,是最困的時候,也是最想睡覺的時候,雖然我覺得這段時間非常好可以利用,但我就是起不來。后來我就想了一個方法,是什么方法呢?就是我去和出版社簽個合同。我就定了兩個月多一點寫一本書,這樣以來,一個比較大的目標和壓力就放在那里了。
剛開始,雖然目標和壓力放在了那兒,但我還是起不來。于是我就問自己:我想我寫本書要干什么,就是我要賺稿費,這稿費我要干什么呢?我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情就是我要把它做黃金ETF定投,給我的小孩兒留下來,作為他未來學習用的一筆投資;第二件事情,我想還有一部分稿費分出來做他上幼兒園的學費。當我把目標轉成這樣的時候,那我的觀念就開始發生了變化。
這就使得我有了一種使命感,然后,就有了強大的動力。當在這股動力的推動下,我就開始第一次早上四點鐘起來了。起來之后,后面所面臨的問題,就是我該怎樣讓這股習慣保持下去。
我保持下來的方法就是拆分我的目標,就是前面說的,我規定自己每天早上寫兩千五到三千字,然后我就把每個字換算多少錢,這種方法一下子就對我產生了誘惑力。就這樣,我早上就可以堅持起來了。
我覺得增強意志力和自控力的方法第二個方面就是你給你自己所做的事情賦予一定的使命感,然后呢,當你有了使命感,那么你的精神動力就會不一樣,然后你會覺得很多阻撓你、讓你覺得不想起來、難以堅持的因素就會被消弱下去,然后你就容易堅持。
使命感會讓你更加容易堅持
「 第三個方面,學會誘惑自己 」
第三個增加我們自控力的方法我認為就是誘惑。人是一個比較矛盾的動物,非常容易被誘惑,但也很容易拒絕誘惑。所以我們要利用自身的這個特點,利用誘惑這個事情,我們能抵制誘惑,或者我們被誘惑這件事情,來促使我們提升自己的自控能力。
人類天生容易被誘惑,比如男人天生愛美女,看見美女就多看幾眼;吃貨天生愛美食,每次看見吃的就走不動;懶人天生喜歡戀床,在床上不起來。這些實際上是人自身的缺點,但是,如果換個角度。其實這個缺點是可以利用的,他會變成被誘惑。
怎么變成被誘惑呢?就是將誘惑自己的東西,把它轉個方向變成一種動力。當我們把誘惑的角度轉換過來,就會從這種負面的誘惑,轉換為正面的被誘惑,這樣的話,就可以誘惑我們就容易去堅持做一些我們想做的事情。
比如說,就拿我在豆瓣寫專欄這件事來說,其實我最初是想寫,然后我就規劃,擬一個提綱,然后當我寫了五篇之后,我發現這真的是很辛苦啊,然后正好我寫專欄的時候,我正在創業的公司剛剛成立,我也確實比較忙,幾乎每天早上起來忙到晚上十二點鐘,時間上也確實比較緊張。于是,我總算是找到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放棄不寫了。
六月份,我帶著家人和小孩去臺灣旅游。有一天晚上我住在湖邊,比較安靜,所以第二天起的比較早,早上起來我跑到湖邊去看,風景非常漂亮,我就拍照,拍的照片我用豆瓣上傳到廣播,就順手點進去,看見了自己的專欄,一看,竟然放了六個多月,竟然有好幾千人訂閱。然后于是早上我就坐在凳子上翻了翻專欄,我覺得其實專欄講的這些話題還是有價值的,是值得往下寫的,我就忽然想我還是堅持把它寫下來吧。
從臺灣回來之后,我就決定繼續寫這個專欄。但是怎么讓自己堅持寫下去呢?我就想到一招,當時正好裝修房子,然后我就給自己定下了一個非常有誘惑力的目標,就是連續寫五篇,每天都按時完成,我就給自己做一個新書架。
書架這件事情我一直很想做,一直沒趕上這個時間點,正好要裝修房子,正好可以把它當做一個目標,我在家里什么都不喜歡,我就喜歡弄個漂亮的書架,把我的書全部放在上面,有誘惑力的目標一放,動力就來了,果然連續每天能寫兩千到三千字,而且早上四點鐘起來,寫完三千字我還可以在老婆和小孩起來之前做早餐,還可以弄很多事情,真的是精神非常充沛。連續五天寫完之后,我就給自己真的定了一個書架,等這五天過去之后,后續就不需要什么誘惑,我就一直把它堅持寫下來了。
實際上自己給自己一定的誘惑,然后誘惑自己去做事情,不僅僅只是我這樣的做法,我以前有個老板也是這樣,每次從馬來西亞飛到深圳,我去見他,都是在深圳很小的太子酒店,靠近海上世界,偶爾來也住五星級酒店,我就很好奇,問他為什么每次住的不一樣呢?他就告訴我說:“我發現有時候我也不夠用功,我也會偷懶,那怎么辦呢?我每次出來我就給自己定一個目標,能按時完成就住五星級酒店,不能完成就住二星級或沒星級酒店當做懲罰。
誘惑力,比你想象中的更強大
「 第四個方面,改變環境,或創造條件 」
第四個方法就是改變環境,創造條件,創造一個能傳染,或者能隔離傳染的環境。
為什么說要創造一個傳染或者隔離傳染的環境?因為意志力這種東西,或者是沒有意志力,它也是可以傳染的。為什么會傳染?這就和我們所處的環境有關系。比如說,你在一個比較相似的環境,你的同學朋友同事都比較相似的這個環境去工作,然后你就很容易去沾染上和他們相似的習慣和氣息。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很容易被別人感染,特別是在一個氣氛比較濃烈的環境,很容易被感染。
比如說,我剛參加工作,是在深圳一家工廠工作,那里所有宿舍的人都喜歡打牌炸金花,然后大家一下班就全部湊在一起炸金花,我想看會書,但是太吵,耳朵里全是炸金花的聲音,很容易受到感染,有時候聲音一高,我也一腦袋湊上去看,這樣我的看書計劃總是被打斷。
后來我看就實在不是招,明明知道自己應該學點東西,不應該天天炸金花,但身處這樣的環境,我又沒辦法改變。后來這種想法越來越強烈,我想,我干脆隔離開這樣的環境吧,于是我就去外面租了一個房子。那個房子,環境比較安靜,每天下了班之后我就跑到那個房子里,看書學點東西。
實際上,在自然界也有這中問題,比如中國以前綠化方面采用白楊樹綠化,以前我們學過文章叫白楊禮贊嘛,那在前幾年白楊樹出現一個問題,有一種中蟲子叫天牛蟲,它會把樹的中間吃光,然后從一顆樹傳染到另一棵樹,一路吃過去。因為在整個西北,公路上的綠化帶幾乎全是白楊樹,沒有隔離帶,傳播速度非常快,幾乎一條線從寧夏甘肅一帶迅速傳過去,這些樹表面上都是很漂亮,但其實里面都被吃空了。
后來這些綠化專家就發現一個方法怎樣來解決天牛蟲的高速傳播這種方法。就是把原來的綠化方法改變,過去一路全部是白楊樹,后來就比較科學地在白楊樹中間插入榆樹棗樹和柳樹,就是不要讓他一條線,間隔開,好處是天牛蟲在吃完一片白楊林后,下一片是榆樹和棗樹,天牛蟲對棗樹和柳樹不感興趣,就不去吃它,這樣就隔斷開了容易被傳染的傳播路線。
實際上在增加自控力時,我們也要做類似事情,就是說你從一個環境出來,進入另一個環境,你從一個人群出來,進入另一個人群。你的內心和環境不要過于單一,防止不好的習慣被傳染到。
從這樣角度講,我們應該交不同類型的朋友,不同圈子不同愛好的朋友,不同側重點的朋友,這樣的話不良風氣在某一個群體傳播,因為你會交叉進入另一個群體,有另一群朋友,那么他就會有效防止被同化和感染,反過來說一些良好的習慣,你應該去找一個群體,你應該加入進去,那你就比如說小川叔這個群,我們希望多學一點,或者說增加知識,增加意志力,小川叔又會找一些嘉賓來講,我們就會很快增加這方面的能力。
改變不了身邊的環境,就去創造環境
「 第五個方法,建立良好的習慣 」
最后一個方法,我認為,為了增加自控力,我們應該建立一個良好的習慣,就是你一旦產生好的變化,并不代表你就一定能夠持續,很多的意志力差問題就是,你雖然有了好的方法,好的技巧,但是你沒有讓他形成良性的循環,沒有成為好習慣,所以持續一段時間,又會回到原來的狀況。
那我們要想克服這種問題,讓自己持續產生變化,我們一定要把發生變化的部分進行優化,并且有意識培養,讓它良性循環。最終養成一種好習慣,千萬別讓他變成三分鐘熱度,過幾天熱過去了就回到原樣去了。
還是就拿培養凌晨早起習慣這件事說說,其實我以前也不是沒有成功過,我記得在山東工作的時候,我就有很長一段時間早起,四點多起來讀書寫作,但是后來,改變環境到了廣東,廣東人睡得很晚,晚上還要大半夜吃宵夜,吃完宵夜才睡覺,晚上睡得很晚,慢慢慢慢就變成早上又開始睡懶覺,然后好習慣就沒了。
這次我再次調整早起的過程,我就吸取了失敗的教訓,在這個過程中我就做了很多輔助性的工作,首先從理論上,我找了很多數據看到底科不科學,發現比較成功的人都有早起的習慣。于是我就搜集了很多名人的案例,他們也是一樣,比如說鄭淵潔,他早上四點半起來,在早飯前寫完當天要寫的文章,而且他說這是他三十年來堅持寫《童話大王》本雜志的秘訣之一。
為了讓四點早起,不僅僅是變成一時心血來潮的決定,我就和出版社簽合同,約定兩個月寫一本十二萬字的書,也就是每天寫2500到3000才可以,我本來就不是職業作家,工作平時就忙,要在這么短時間寫這么多字,像半夜睡覺早上很晚起肯定完不成,要完成我就一定要開辟出另外一段時間來,不受打擾的時間來,那就是早上四點鐘起來到早上八點鐘之間,
當然中間也有比較困難的、想打退堂鼓的時候,我想的辦法就是自己給自己一點鼓勵,自己給自己動力,除了剛才說的賦予使命,這個稿費,一半做投資,一半留著做學費,其實我的工資是不需要額外掙這一筆錢,但是額外的錢對我的兒子意義不同,對我的意義也不同,這樣讓我產生很大的動力,當然,每天早上這個方法也并不是常用,但在實在不想堅持時,我就想一個字價值0.1元,寫完今天早上就可以給兒子買一個繪本,當我這么想我的實惠,我動力也就來了,于是我就能坐在在電腦前,噼里啪啦就寫到了八點了。時間久了,它就會變成一個習慣,一種本能,一到四點,我就會起來,直奔書桌。
實際上任何一個好的習慣,很難一下子養成,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遇到這些問題千萬不要單憑意志來解決,應該開發能養成習慣的方法,找到一些可以讓自己堅持的技巧,這樣比較容易解決問題,也較容易增強自控力。我的建議首先是將自控力細化,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一個問題只有細化,才能針對具體給出方法,如果很籠統的針對意志力,其實是很難解決問題的。
尋找一個養成習慣的方法吧
問答時間
@德玲: 將一件事賦予使命會有動力,但四點多起來,沒休息好精力不充沛,效率不高該怎么辦?
德玲同學的問題是這樣的,實際上四點起床五點起床這都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你要找到你的規律,如果你要四點鐘起床,你就必須晚上九點鐘十點鐘之前睡覺,你必須控制好這個事情,而不是不能單方面斷章取義說我要四點鐘起床。我說的四點鐘起床希望不要誤導大家,就是你還是要讓他變得科學合理。比如我要四點起床,我一般九點就睡覺,我才能休息好,早上才能四點起來。如果你無論如何也沒法九點睡覺,你可以調成五點或者五點半,首先你要休息好,才有精力去做這件事,如果你休息不好,單只強調這一點,其實很難去做的。
@大愛:對沒有自控力的人,怎樣開始鍛煉自控力,從哪件事開始比較好
每個人的特點不同,每個人能做到的程度不同,能做的事情不同,所以我很難說從哪里做比較好,但是你讓我給你一個建議,我覺得從比較容易做的點展開,逐步展開逐步延伸,這樣的話比較容易提升自己的控制能力。
@暖陽:每一次定計劃,都基本做不完,拖延,走神,如何處理?
我的一點建議是,你在定一個目標和計劃是不要定的太大,難度太高,盡量切成小的容易完成的目標去做。比如說我寫12萬字專欄方法,不是一口氣寫12萬字,每天寫2500到3000字,這樣每天寫2500到3000字比一下子寫12萬字相對容易完成。
@德玲:做一件事一直沒有看到效果,不知道該不該堅持的時候怎么辦?
可能每個人保持專注力的方法不同,我在提升專注力時,采用的方法是盡量把雜念清除掉,影響我的外界因素降到最低,比如說我要寫東西,我就盡量調整到比較沒人吵的時間段來寫,這樣我就只做一件事;比如今天晚上這個分享會,我就跑到我的辦公室來,我把外界可能打擾我的因素撇除掉。另外呢你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有助于提升專注力,臺灣作家李敖說,他寫文章一般會排除外界影響,寫東西寫到嘴皮粘到一起,長時間不說也不動。實際上把外界東西切開一般都會有助于我們提升專注力。
中間我有講到一個方法就是自己誘惑自己,沒有好處的事情不僅別人不會干自己也不會干,如果你想在一件事情上有突破,最好給自己一點誘惑目標,自己獎勵自己,自己誘惑自己,勇往直前的前進。比如說,我為了寫好專欄,我就獎勵了定制了書架。我的上司為了獎勵自己,誘惑自己干好,就干得好就住五星級酒店,干得不好就住沒星級的酒店,有時候我覺得胡蘿卜打榜的方式對自己提升自控力做好一件事情也是很有用的。
我在中間講到我的老上司的方法,他不去想要我要有多大的成就,他就想我每年要寫兩篇論文,前半年完成一篇論文,后半年完成一篇,當你把目標拉成這么長時間段去執行,相對容易完成,把難度降低,相對就容易完成計劃。
其實還是剛才講的方法,你不要一下子定得太高,切成可以衡量的容易辦得到的目標去做,這樣的話很快看到效果,比如,你想完成一件大的目標,你要早起,那你應該先完成第一次早起,當天完成的效果達不達得到,到第二次再去追求,一點一滴來,我們很多時候達不到效果是因為一下子追求得到的太多,類似減肥,你想累積多久可以減的下來,但是一天減多少不可能,但是你一天堅持多長時間是可以做的到的。
我今天講的是一家之言,不一定科學,也對大家不一定適用,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夠做一個借鑒,希望能有一星半點能夠對你起到啟迪,能幫到你們增加自己的自控能力,最后就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