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寫作
? ? 寫作的愿望,由來已久。
? ? 小學的時候,閑的慌,可以毫不顧忌地花掉一個晚上的時間看完《紅樓夢》或者是《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看到心滿意足時,一抬頭發現天色已晚,作業攤在面前還沒寫一個字,怕被爸媽罵,淡定地撒個小謊說寫完了,等到他們都睡了,再悄悄起床,點個小燈,奮筆疾書。
? ? 那時周圍的同學都在看言情小說,我也不例外。但我看得很快,一部小說幾個小時也就看完了,有時看完了也不清楚里面講的什么,純粹是為了打發時間。那時其實也并不是對這類小說很感興趣,最符合我口味的還是懸疑偵探,只有友情沒有愛情的小說。看周圍的人都在看,為了融入他們,只能裝作自己也愛看的樣子和他們一起看。這樣想來,我真是從小就心思細膩。那時,我們與老師斗智斗勇,暗度陳倉。看著看著,我們就躍躍欲試。也不知道是誰起了個頭,好像是我自己吧,大家都寫起了小說。小說內容無非就是青春校園偶像篇,丑小鴨變白天鵝篇,有錢人之間無聊爭斗篇……但我不一樣,總覺得自己特別遺世而獨立,寫了一部關于復仇的小說,取了個自認為深奧難懂的名字,叫《戒傷》,開篇第一章就是一場車禍,一場死亡。
? ? 現在想來,不由得自嘲搖頭,沒經歷過世事的我們,總以為在電視里小說中看過幾次生離死別,落下過幾滴淚,就明白的死亡的意義。死亡對于那時的我們來說不過是個名詞,一個我們可以隨意濫用在小說中的名詞,一個象征著凄慘唯美畫面的名詞。那時,我們可以真正稱得上是無畏,因為無知,也可以說是因為單純,我們無所畏懼,肆意大笑大哭大鬧,大談死亡。
? ? 想到這兒,我陷入了沉默。那時,真好,真的很好。如今,我不敢再輕易說著死亡,因為我體悟到了它的質量它的悲痛它的深沉。在一次次被死亡傷得體無完膚后,我失去了那份提起它的勇氣。我只能強裝釋然淡定,以一副看透世事的樣子,對所發生的一切殘然一笑。
? ? 小說寫了幾章就沒再寫下去,因為我們畢業了,離別來臨了。
? ? 初中后,因為每天一篇的隨筆,腦袋里的想法什么的都被榨得干干的,連殘渣都不剩。一天最痛苦的,莫過于大半夜地趴在書桌上,看著空白的作文本,時間一點一點流逝,困意一點一點浮上來,可我連筆都提不起來。不知怎么的,寫小說的念頭又出現了。一開始只是為了創造一個虛幻的世界,把生活中和同學的事情記錄下來。當然了,這也要感謝我周圍的那群人,整天做著搞笑犯二的事。后來寫著寫著,對于小說的結構也就越來越清楚,也越來越明白自己要寫的是什么。就這樣一寫,便沒有停過。
? ? 我寫的很慢,有靈感了就寫,沒靈感了,就晾在一邊,有時一晾就是幾個星期。我也很愛修改,閑來沒事就翻翻前面寫完的,看一次改一次,也不記得自己該過多少回了,頗有一種曹雪芹寫《紅樓夢》增改十次的感覺。
? ? 就這樣,我開始正式寫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