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是首歌

相逢是首歌

——記武鐵機校63級學生畢業50周年聚會

柳立軍


夢筆生花心捧日,吟詩賦曲面朝陽。

迎著晚春的嬌陽,我們來了;面向武鐵機校,面向四美塘,我們放開嗓門呼喊:年過古稀的學子們,我們回來了!

50年前,我們在這里依依惜別,揚帆遠航,開始踏上人生的征程。我們63級機械制造專業的76名同學,像蒲公英一樣撒散在祖國的四面八方,北京、鄭州、濟南、西安四大鐵路局,南京、成都、西安、武昌、江岸、濟南等七大鐵路企業都落下蒲公英的花種。經過半世紀的風吹雨打,我們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崗位上都建功立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至今已有8位同學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今天也帶著這八位故去了的同學的心愿回來了,來探訪我們走向社會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起點,尋找初心,回顧相濡以沫的同學之間的深情厚誼。

  作為文革中畢業分配的學生,我們經歷的太多太多,我們經受住了火的洗禮,狂風的襲擊,經受了政治災難的折磨和改革開放的試驗。在老師、同學的關心幫助下,我們才得以戰勝各種艱難險阻走到今天,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感動、太多的真情。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我們更應該感謝的是我們的老師,是恩師教給了我們知識,教給了我們生存的智慧;同時更應該感謝師兄弟們,一路都有你的幫助鼓勵,一封信,一個電話,一句實事求是證言,都讓我覺得是一輩子都受用不盡的財富,“同學”是個一輩子都脫不開的群體。

  2016年10月,武漢同學蘭昌林、李永國、范義橋到株洲訪問同學,受到熱情接待,回漢后積極籌備和組織了這次聚會,蘭昌林同學還由此負傷,讓我很為感動。我向所有家居武漢的“地主”們衷心致謝。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誼不因遠而疏。五年的同窗苦讀、朝夕相處,使我們結下了不是兄弟姐妹勝似兄弟姐妹的血肉親情,雖然歲月漸遠,但此情正濃,就讓我們把握和珍惜這次難得的相聚,重敘往日的友情,傾訴生活的苦樂,互道別后的思念,盡享重逢的喜悅。相逢是短暫的,友誼是永恒的,同學們,讓我們永遠地唱響相逢是首歌

行吟東湖

? ? 武漢東湖是我們的舊友,我有50年沒見到她了。同學聚會的第二天,我們集體游覽東湖,去向這位老朋友傾訴半世紀的思念之情。

當年,我們在武漢求學(五年)間,經常會在星期日邀上幾個同學沿著鄉間小路,到東湖去散步或游泳,往返近20公里,全都是步行,從來不覺得累。現在,記憶中的鄉間小路全部變成了厚厚的水泥路,滿眼蔬菜瓜果變成了滿眼高樓大廈。我們坐車到東湖下車后,步入東湖游覽區內,哇!老朋友“東湖”竟然比畢業50年第一次相見的同學更難辯認。東湖變得優雅多了,美麗多了,年輕多了。春光斟滿了行吟閣,它似乎也在呼喚我們這群“上下而求索”了大半生的老知識分子們,來分享它的綠色和碧藍。

東湖,“郡東八十里,萬水之中有荒谷,八方流匯所入而不消出,聚以成湖,水深百尺。……五山并重,毒蛇猛獸及珍禽異草錯雜其間。”這是古人的描寫。現在的東湖風景區,總面積73平方公里,其中東湖水面面積33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自古以來,東湖就是游覽勝地,屈原在東湖"澤畔行吟";楚莊王在東湖擊鼓督戰(清河橋古橋遺址);三國時期的劉備在東湖磨山設壇祭天;唐代詩人李白在東湖湖畔放鷹題詩……

東湖水碧綠碧綠的,像一塊無暇的翡翠,光彩奪目;天空是滲藍的,大概是被湖水所感染,越變越藍;湖賓所有道路兩旁,都沉浸于柔和,碧綠的大氣之中,就連花、草、樹木也不例外。春風吹拂,湖面泛起一道道小波紋,輕輕撫摸著岸邊,也撫摸我們的臉膛,我們的衣襟,讓人覺的整個世界仿佛都在動,沒有一絲完整的線條,沒有一片完整的色彩,更沒有一個同樣的瞬間。和老同學一起在這樣美好的春光里這樣美麗的湖濱散步,劃船,和坐車慢游,是人生極至的快樂。

突然,我發現了湖濱竟有“大美東湖郵政局”的標示和站立在門口的“綠公公”,我便一個人跑了進去(因為這天一起游東湖的同學中只我一人是集郵愛好者)。郵政大廳里碰巧是剛開展的“毛澤東與東湖”照片展,工作人員立即熱情請我觀展并介紹。原來,毛澤東同志在建國后先后視察東湖44次,在東湖接待了64個國家的94批外國政要;朱德曾寫下"東湖暫讓西湖好,今后將比西湖強"的詩句。這些相片和另一間屋展出的集郵品我都只匆匆瀏覽一下,就不得不向接待人員說“對不起”,出門追趕我的學友們了,連郵戳也沒來得及蓋一個。

和同學50年的分別,三天時間的相聚,每一秒鐘都特別珍貴。我不能因個人的愛好耽誤大家一秒。至于朱德50年前說的“今后”,50年后的今天已成為了現實,我和一些學友交談時,都感覺現在的東湖和西湖比較,更顯得浩瀚,大氣和包容。我們畢業時正是文革初期,難免因派別觀點不同而將同學間一些不必要的意見帶去了各自的工作崗位,想到東湖,也就“云開了,霧散了,火紅的太陽,升起了”。明代岑云漢在《游東湖記》中描寫的景色:“舍舟登路,一徑如線,鳥道羊腸,峻山嶙峋,草木蔥蔚、附葛棲藤,跛蹕(跛著腳走)以度乃至嶺顛,多松杉或直豎以參天,野鶴唳空,老猿吟樹,清風半雨,松竹林葉起濤聲……”倒還有幾分貼近實情,只是少了各條平坦整潔的沿湖路上,少了電動車的“慢慢游”和人流如織的描寫。


老同學的《醒木詞》


? ? 榮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 ? ? 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這是老同學金立志在送給我的一塊“鎮紙”上刻出的對聯。

? ? 我和金立志同學50年不見,這次同學聚會,一見面就能互相說出對方的名字,這讓我本人都覺得驚異。而且一見面,他就贈送我鎮紙(當時只有我得到這禮物),這鎮紙是他用紅木親自做的,用油石打磨光的,字是他寫的,然后一刀一刀也是他親手雕刻出來的,這就很珍貴了。我只帶去一本拙著《孤獨小路》,也就送給他了。我冥冥之中感覺我倆有一種緣份。于是我邀了盧恒義、蘭昌林、袁復興、趙承志等幾位學友,決定在同學聚會的第三天登門拜訪金立志。

? ? 4月22日上午,我們“過早”后就在武昌火車站乘坐540公交車到園林路下車,金立志早早就在那里等著我們。一見面,他顯得有些激動,很熱情地拉著我的手介紹起他住宅周圍的環境。到家后,開門的是他的夫人殷松老師,他笑著給我介紹:“這就是我的‘表妹’。”接著又補充了一句:“此表妹非彼表妹也。”一句玩笑話,就把我們的思緒帶到了50年前。

金立志同學是北方人,個性內向,不善交際,加上語言不通(我們當時都說不好普通話),所以我倆人間交流不多。“文革”中他哪“派”都不參加。不時將女朋友(現在的夫人)帶到學校,說是他的“表妹”。

殷老師補充說:她和老金是青梅竹馬,“當時家有不幸,居無所所,住到男朋友家,也屬于名不正,言不順的,便結婚了。”畢業分配時,我和盧恒義具體負責2班畢業方案,只有5個留武漢的名額,全班38人都想留武漢,金立志留武漢是我第一個定下來的。有人問我“憑什么?”,盧恒義代我說“憑良心”。還有人拿手槍逼我改畢業方案,我說你們要改就去找鐵道部軍管會改,我已經上報備案了。金立志就這樣在畢業后分在了江岸車輛廠(后經蘭昌林幫忙調武昌車輛廠),而他對于分配過程中發生的這些事是毫不知情的,只到這次同學聚會才聽說。

金立志在武昌車輛廠工作幾年后,先后調到武鋼大型廠、武鋼第一技工學校擔任教師、高級教師,至2006年退休。他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在深圳大學工作,小女兒在美國斯坦福醫院工作。殷老師對我說:“老金出生于1946年四月初八(釋迦牟尼的誕生日),沾了佛氣,有福相。”我知道她是說金立志畢業分配,擔任教師,評上高級職稱等一系列人生重大事件,他都是不聞不問,卻“得來全不費功夫”。

走進金立志家,大堂掛著四個條幅,乃刺繡品梅、蘭、竹、菊,金立志問我:“如何?”,我隨口答曰:“上品。”金立志不無興奮地對我說:“這是我‘表妹’的作品。”“哇!”這一句波瀾不驚的話讓我們幾個第一次走進他家的同學齊吐舌頭。

客廳里擺著一張八仙桌和四條橙子,都是金立志自己做的,不僅做工精致,雕刻也極美。即使四條靠背椅,靠背處的浮雕梅、蘭、竹、菊,和他夫人繡品中的梅、蘭、竹、菊形成彼此呼應。另一面墻中央有一個大大的“福”字,兩邊掛著金立志的作品——木刻對聯。下方一個擺放“擺件”的桌子,這桌子是金立志的作品,桌上和地板上都擺放著的根雕也都是金立志的作品。我特別欣賞他的那些根雕,非常有創意也非常生動非常逼真。在他的工作室,擺品更多,每一件都顯現大智慧,而且每一件作品都有一個動人故事:例如,一架舊時農村用來分離谷與谷殼的風車模型做成后,發生了他和女兒間的一次小“沖突”;一棟房子的模型,是他在國外小女兒別墅居住時撿廢料按比例做成的;一串佛珠,是在美國買的野核桃精磨出來的……這讓我們感受到,每一件作品他都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不少的代價。他不打牌、不跳舞,所有的業余時間都花在了如何將一塊撿來或買來的“料”變成一個極致的作品。

內向,是缺點么?只有耐得寂寞的人才能專心致志,才能寧靜致遠;不善交際是缺點么?只有真正榮辱不驚、去留無意的人才會大有作為,大有成就。我在他家整整一個上午,在觀賞他的作品時,也在探索他的性格特點和變化。據說他并沒有拜過師傅(這就要多走不少彎路),就連他雕刻用的刀具,都是他的高級技師班的學生親手制作出來送給他的。他能有這樣的學生,就說明他雖內向但并不閉塞。我一再說,如果他能將其中一些作品拿出去參展,如果他能讓多一點同學、朋友走進他的工作室(據說我是走進他工作室的第一人),吸收更多人的欣賞、批評和智慧,一定會獲得更多的樂趣。

離開金立志家前,他送給了我們每人一塊醒木,并即興賦《醒木詞》云:

? ? “一塊醒木七下分,上至君王下至臣。

君王一塊轄文武,文武一塊管黎民。

圣人一塊警儒教,天師一塊警鬼神。

僧家一塊勸佛法,道家一塊勸玄門。

一塊落在江湖手,流落八方勸世人。”


踏歌四美塘

? ? 武昌四美塘色彩誘人,直逼我們的眼睛,直達我們的心靈。與她相別50年的日子里,她常常走進我們的夢境。

如果說,未名湖是北京大學標志性景觀之一,那么,四美塘就是我們武漢鐵路機械學校的一道亮麗風景。盡管學校教學樓和塘還隔著一條公路,但凡在我們學校讀過書的學生有哪個不曾偎依在她的懷中,或在塘邊小道上散步,或在夕陽西下時分坐在塘邊的擦拭想家之淚,或在綠蔭下讀書,或成群結伙在這里海闊天空,或成雙結對在這里談情說愛……四美塘翠綠的詩行和喜悅的氣息,一直在涌入我們的心底,滋養著我們的心田。

當同學聚在一起時總會談論四美塘,她是地的一雙眼睛,天的兩面鏡子。北大未名湖是清乾隆帝賞賜給和珅的,曾受腐臭味污染,而四美塘是100多年前修筑粵漢鐵路配套工程武昌機務段時,在此取土方,形成的洼地。有民間傳說:當時河南民工沿塘搭棚而居,當地人便以民工為對象做飲食漿洗小生意。這或許是徐家棚的由來;時有四女以洗衣為生,民工戲稱“四美”,塘名源于此。你看看,這“四美塘”代表進步與民生,一直清澈透底而純正。不是嗎?!

? ? 我們畢業50周年同學聚會的第三天是自由活動,我和盧恒義、金立志、蘭昌林、袁復興、趙承志、李永國一行七人來到四美塘畔,尋找當年的足跡。雖然,在修建武漢長江二橋時,橋頭堡正好在四美塘上方,于是塘中被填了約80米寬的堤,四美塘被隔成了兩間塘,但水面面積仍然有84,000余平米,岸邊及塘中的小島繁花似綿,綠樹成蔭,亭臺樓閣及九曲回橋巧布塘中,水面上還浮著一種我說不上名稱的盛開的蓮花,顯得嫵媚多姿,這便是現在的四美塘公園。我們來到園中,她已經不再有昔日的寧靜,青睞一塘碧波的也不再只有學生伢,更多的是休閑的老年人,他們或下棋,或打拳舞劍,或唱歌唱戲,一堆一堆的,彌漫著快樂祥和。四美塘早已不再屬于我們學校,我們的學長金立志老師吟詩感嘆:“去年今日此園中,人面桃花分外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借崔護的傷感表達一個學子的無奈。我說,這首詩的結局是喜劇,四美塘的結局也是喜劇,說不定四位洗衣女子都是愛熱鬧的美女哩。

? ? 沿著九曲橋,我們輕松地來到塘中的小島,在草地上席地而坐。50年前,我們都還是“十八歲的哥哥”的時候,也在這塘邊比賽,看誰打的“漂漂”漂得最遠,累了后也是這樣席地而坐的。雖然,我們現在都過了七十,體力不支了,記憶力差了,但老同學湊在一起仍然會高談闊論:誰看到的憂傷會多于地看到的憂傷,誰明白的道理會多于天看清的日子?

蘭昌林指著原武昌車輛廠方向一座正在施工的樓房說,那里是正在建筑的亞洲第二高樓。于是大家站在九曲橋上照相,以那“第二高樓”為背景,那裝滿春光的清澈的塘水里,也裝入了我們的倒影……


相見時難別亦難


畢業50周年同學聚會到了第四天的時候,該說再見了,中午的告別宴會上,學長金立志把一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的詩讀得太動情了,使所有同學的思緒都飄忽在相聚之前,放飛到等待重見。離愁,撞擊心屝的離愁,我已無力挑起你給的孤獨,偌大的城市,偏執的殘忍,誰能慰我哀怨。席將散,夜難眠,下回聚,夢否圓?

? ? 我自告奮勇地擔任告別宴會的主持。家住武漢的孟杰同學是這次同學聚會的主要組織者,她已四天沒有回家,始終和我們外省外地來的同學同吃同住同游同樂在一起。一個七十多歲的殘疾人,用滿腔熱情款待同學,無微不至;用點點滴滴的空余時間,坐在輪椅上認真地寫下幾頁紙的“感言”,義重情深。我請她第一個發言,她的語調中充滿對同學“一路上多保重”的囑咐,也發出“何日君再來”的探問。為這次活動跑進跑出,忙里忙外的校花紅豆,此刻,聲啞語哽,委托金立志代言。金立志剛開口,也哽咽住了,只說了一句:“此處無聲勝有聲,我不說了,同學們珍重!”我只好代他把其準備的發言稿朗誦了一遍:“離別思:誰忍心中愛,化為別后思。幾時相握手,鳴咽不能(這句不知是否丟了一個字)。夕陽非久照,夜燭幾時明。雖然千里隔,信有望還期。”接著請甘平同學和羅雙發同學發言,都是強忍淚花。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我以前是最不容易落淚的硬男人,可近幾年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常常在看電視時會被一個小故事甚至會被一句話就“感動”得眼淚奪眶而出,不能自己。所以,我特別注意在我的主持詞中,極力回避離別的主題,一字也不敢提武漢同學搶著捐獻活動費用而讓外地同學少交或免交活動費用的場景,努力言其他而營造出歡快氣氛。

? ? “武機學友,歡聚一堂。人生至樂,我心飛翔。遙想當年,‘芝麻’(學校早餐做菜吃的豆醬中長蛆了,學生問伙食股黃股長是什么?回答說是芝麻)藕湯。珞珈山下,四美塘旁。五載同窗,朝夕相伴。激昂文字,指點江山。歡聲笑語,猶在耳旁。歲月如歌,歷經滄桑。容顏縱老,風韻猶芳。漁歌晚唱,最美夕陽。今會‘九洲’,永不相忘。學友情義,地久天長。只盼明春,飲馬湘江。”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探看

? ? 每一位家居外地同學離別時都有武漢同學相送進車站,送上火車或飛機。每位到家的同學都發微信報平安。一本由孟杰等人策劃并精心制作的《武鐵機校63級同學畢業五十周年聚會集綿》相冊很適時地在微信群中傳播,一首《相逢是首歌》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甜甜地唱響:

? ? 你曾對我說/ 相逢是首歌 / 眼睛是春天的海 /青春是綠色的河 / 相逢是首歌/ 同行是你和我 / 心兒是年輕的太陽/ 真誠也活潑

? ? 你曾對我說/ 相逢是首歌 / 分別是明天的路/ 思念是生命的火 / 相逢是首歌/ 歌手是你和我 / 心兒是永遠的琴弦/ 堅定也執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4月20日至30日




重識大仙塘

柳立軍


株洲大仙塘在天臺山下,車輛廠東風村與天臺村的分界處。我在車輛廠生活了幾十年,也從來沒覺得大仙塘有多么美,最近一個偶然機會,讓我在大仙塘畔居住了一段時間,每天推窗就是一幅大仙塘山水畫,聽慣了叢林中的鳥鬧,看慣了水面上的魚躍,突然間覺得,這朝夕相伴了幾十年的“大仙塘”還有那么幾分姿色,因此,用手機拍攝了些相片,想與朋友共同分享。

大仙塘,顧名思義是與仙人有關的,是與哪位仙人相關呢?不是別仙,就是“八仙”中的李鐵拐。原來,株洲河東、河西各有一座山,都叫天臺山。兩座山約定,誰先長到南天門才能叫天臺山,另一座山則應該改名叫地臺山。兩座山每年長高3尺以上,不分勝負。李鐵拐聞之,那還了得,長到天上剌破了青天如何收場?于了他來到株洲,一屁股坐在河西的天臺山上,硬是把西天臺山坐下去十多米。東天臺山一看高興起來,沒料到李大仙將拐杖一家伙揮了過來,將東天臺山砸出一個大凹漕,成為了駝峰,從此東天臺山也不敢再往上長。李大仙的拐杖因為砸山沾了泥,于是用拐杖在東天臺山下頓出了一個凹坑,引出五條小龍立即吐滿一坑清水,并將拐杖上沾的泥舔凈。從此,這一坑清水就叫“大仙塘”。“文革”中改名叫“大清塘”,現在,天臺村的老百姓仍恢復其原來的名稱。

大仙塘三面是天臺村的農戶,都沾了“仙”氣,許多年以前就發了,從他們的私家住宅建筑就可以看到,那日子過得很紅火,每逢年節喜慶日子,那煙花炮燭可以放出“土豪”們的神氣,大仙塘北面是車輛廠東風村的兩棟樓房,在“工人階級領導一切”最盛行的年代是“神氣十足”,到如今,它們的神氣都轉讓出去了。

大仙塘到大清塘,再到大仙塘,它不是一個簡單的重復,那一塘清澈見底的清水中,包含有太多的內涵,太多的詩情畫意……



荷花仙子


王韜是晚清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編輯家和作家,他在《淞隱漫錄》的著作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濟南城北一帶,一千多年前的李白所見"湖闊數十里,湖光搖碧山"的浩瀚景象,有水泊成片、荷花連蕩、漁船掩映、煙雨靄靄的迷人風光。在這里,有一座香火頗盛的古寺,相傳為六朝時所敕建,名叫崇仁寺。整個寺院"紅墻紺宇,樓閣參差中,有亭臺池館之勝。池中植白菡萏數百本,花時清香徹遠近"。當時,濟南城里有一個小伙子叫錢萬選,自幼聰敏,喜歡讀書。年幼時,父母俱喪。錢萬選成人后,許多人都為他提親說媒,他一概婉言謝絕,把整個心思都用在"日事誦讀"上。錢萬選和崇仁寺的住持認識,夏日濟南城里酷暑難耐,便移居寺中避暑,"日則吟詩,夜則彈琴,焚香靜坐,俗慮頓消。"

一天夜晚,錢萬選剛想入睡,忽然聽見窗邊掛琴"無故自鳴"。仔細一聽,竟是效仿自己剛剛彈過的曲調。錢萬選大驚,急忙起來看個究竟,豈料那聲音頓時消失,琴仍然掛在窗邊。第二天,他把這事告訴朋友。朋友說:"這一定是狐仙所為。你可收她為弟子,將來她會報答你的。"自此,錢萬選每至"夜闌月上,飯罷茶余,必彈數弄,習以為常"。

有一次,錢萬選到友人家赴宴,回來時已是半夜,"酒酣渴甚",找茶水,無奈"壺中已罄";呼叫仆僮給自己倒水,無奈仆僮"睡聲正酣"。醉眼蒙眬之間,忽然看見一"倩影亭亭,立于床前,雙玉手捧一白磁甌以進。"錢萬選"啜之,則茗也。啜苦咽甘,香沁肺腑,醉中不辨為誰,昏然睡去"。第二天醒來,已是日上三竿,頭晚之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凈。錢萬選擅長寫詩,常常是興之所至,揮筆寫下草稿,未及繕寫便置于案頭。結果,常常是到第二天一看,"則已抄清本,鐵畫銀鉤,字跡娟秀"。錢萬選"不辨為何人手筆",又是驚詫,又是興奮。

荷花盛開時節,一天下午,錢萬選正在池邊憑欄納涼,忽見蓮葉亂動,有一個小女孩從"萬花叢中蕩槳而至",把一封信扔給了岸上的錢萬選。他接過來一看,原來是一個號稱他女弟子、叫蓮貞的姑娘寫給他的,邀請他去"荷花深處、柴門臨水"的她家飲酒聊天。錢萬選抬頭一看,只見眼前的女孩十二三歲的樣子,詢問之后得知她叫"麗娥"。他又問:"蓮貞家在何處?"麗娥答:"距此不遠。"再問"蓮貞何許人也",答曰"君去自知"。

錢萬選坐上麗娥劃來的小舟往東行去,"舟行約半里,荷花轉盛"。忽然又見兩位女孩乘兩只小舟自荷花間劃出來迎接他們,這兩個女孩,一個叫萼仙,一個叫蓉香。不一會,舟已傍岸,只見"岸上楊柳垂絲,芙蓉接蕊,雜花如錦,芳草成茵,別有一世界"。三個女孩把錢萬選引進正室,但見一嬌姿艷質、儀態萬方的妙齡女子正"臨窗兀坐,焚香鼓琴"。見錢萬選到來,那姑娘自稱蓮貞,是錢的女弟子,并命人安排酒席。錢萬選見滿桌"雪藕冰脯,芳流齒頰。肴饌絡繹,俱不知何名"。四個女孩"巡環勸飲,倍極殷勤"。所飲之酒,色呈碧綠,蓮貞介紹:"這就是名傳天下的濟南碧筒飲,飲之可以避暑消渴。"隨后,蓮貞又命麗娥等歌舞相伴。那麗娥果然一副好嗓子,"聲尤清徹,脆堪裂帛,響可遏云"。飄飄然之際,已是"夕陽已匿,月影將升"。蓮貞命人取來夜明珠十二顆,"懸于庭際"。整個屋內頓時"光輝皎潔,大地洞明,曲處暗陬,纖悉畢現"。宴罷,錢萬選在蓮貞居室的桌幾上看到了一本詩集,題署《蓮子居吟稿》,打開一看,詩集的前半部是錢萬選自己平日所作,后半部竟全是蓮貞的和作。于是,兩人品茗談詩,操琴奏藝,不覺情投意合,指盟日月,遂結羅帳之好。

如此,時間過了一年多,一天,有一外方道士自羅浮來,對錢萬選說,你的意中人其實是一花妖,如不與之絕交,定有性命之憂。錢萬選將道士的話,告訴了蓮貞。蓮貞哭著說:"我們的緣分已盡。"可錢萬選信誓旦旦地對蓮貞表白:"我不會信道士的鬼話!我真想一刀殺了他!"聽了錢萬選的話,蓮貞轉悲為喜。她給了錢萬選一百兩黃金,說:"濟南城北有一王氏別墅,可以租來作為我倆的新房。"成親那天,那個道士不甘心,暗藏書符法器,來到婚禮現場,準備將蓮貞一舉誅殺。蓮貞毫無所懼,將道士的法器奪過扔在地上。麗娥拿來一個尿盆扣在了道士的頭上。嚇得那道士"踉蹌遁走",奪路而逃。

錢萬選和蓮貞結為伉儷之后,夫唱婦隨,飲酒賦詩,生活和諧美滿。麗娥、萼仙、蓉香三個姑娘也先后被錢萬選納為小妾。數年后,蓮貞生了兩個兒子,麗娥、萼仙和蓉香也各生一子。錢萬選此時也已高中進士,被派往廣東博羅任縣令。在任期間,錢萬選"治民詰盜,除弊剔奸,政治肅然,閭閻無不沾其實惠"。三年任滿即將升任都城為官前,錢萬選攜妻拏子游覽羅浮山。這羅浮山共有432座山峰,較有名的有飛云峰、鐵橋峰、玉女峰、駱駝峰和上界峰等,還有朱明、蓬萊、桃源、蝴蝶、夜樂等18個大洞天,通天、羅漢、伏虎和滴水等72個小洞天以及980多處飛瀑名泉。在一道觀中錢萬選一家碰上一個道士。道士對錢萬選吹噓道:自己曾在濟南捉過花妖,"口講手畫,極鳴得意"。豈料,蓮貞早已識破他,那道士得知錢萬選一家就是濟南人,"慚而逸去"。

第二天,錢萬選一行下山時,忽然在叢林中跳出一只斑斕猛虎,撲向蓮貞。眾人一時目瞪口呆,卻只見蓮貞鎮定自若,口吐蓮花,"從空下墜,正中虎背。虎負痛作人立狀,皮劃然脫去",大家一看披著虎皮的原來就是那個道士。蓮貞說:"你三番五次來破壞我們的愛情,本該殺了你!今天奉了仙戒饒你一命,快滾吧!"那道士匍匐叩首,落荒而逃。自那以后,好多人都知道濟南美人蓮貞實際上是一個"荷花仙子"。


???_?6?{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505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56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463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09評論 1 312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7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18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81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36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6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95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37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2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59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17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87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0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25年的光陰荏苒,曾經青澀的你今天是怎樣的一個模樣?尤其,畢業之后再未見過面的同學,更是多了一種思念。為著...
    無言wyf閱讀 459評論 1 1
  • 2018年12月19日初逢簡書,具體的緣由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那一天我寫下了第一篇屬于簡書的文章《嗨,簡書你好》,...
    雨中的蘭草閱讀 232評論 1 17
  • 陽光照在五蓮六中(許孟)79級同學2018年4月6日相逢的日子里.……觀松月湖照有感 正滕王閣序有言 春天伴盛花斗...
    西亮閱讀 1,407評論 1 3
  • 題記: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許多人在茫茫紅塵中,彼此相逢卻又匆匆錯過,所以我珍惜生命中的每次遇...
    付強_閱讀 419評論 1 2
  • “煢煢子立,沆瀣一氣,踽踽獨行……”聽著這首耳熟能詳的歌,便想起與你的相逢。 漢字,是我們中國獨有...
    開心樂源閱讀 274評論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