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系列】之五,高溫下的勞動。
今天看到央視發的一個視頻,講述的是建筑工人在高達68.5度的工地上工作。視頻中的主持人拿著一個溫度計東測西測,其中木板地面68.5攝氏度的聲音格外刺耳。
動動腦子就能想出來,央視這么拍視頻無非就是告訴別人: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默默奉獻,宣傳艱苦奮斗,甘于奉獻的精神,但是網友都表示“不買賬”,評論區可以看到清一色的:
我測試你的**,40度不停工還有臉發出來
有些人還在視頻底下科普,在酷熱的天防暑降溫方法。
總而言之,網友的態度很明確,為什么建筑工人要在如此炎熱的天氣下工作?網友們的態度和情緒,其實就是因為主人公的困難與艱難來宣傳的方式已經過時了,或者說,人的耳朵都已經聽起繭了。可是這樣困難的“主人公”有很多,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這種“主人公”。他們為了活著,或者為了身后的家庭,只能選擇這樣一條艱難的路,去當困難的“主人公”。但是他們沒有辦法,他們沒有私家車去接客,他們沒有空閑的房子去收租。在這個社會上,“蛋糕”其實早就已經擺放好了,大家坐的位置也被固定好了,“蛋糕”不是你說說就可以拿著刀從上面切下來兩塊的,所謂的“高溫補貼”,其實給兩碗綠豆湯都算不錯的了。
至于說40度以上天氣停工自然是不存在的,就算是火山噴發了,天氣預報也不會高于40度,就算你拿著溫度計到工地一測,68.5度,但是天氣預報最多30多度。
不過對于躺在空調房的關心,這多少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的隔閡。
永遠不要相信苦難是值得的,苦難就是苦難,苦難不會帶來成功,苦難不值得追求。磨練意志是因為苦難無法躲開。---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