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了11分45秒的“聲音覺察”,覺察周圍的聲音,不評判,不詮釋,覺察這一刻的聲音,與此時此刻的聲音同在。
然而我的念頭訪客無時無刻不在詮釋不在評判,我想著這個練習可以帶到我的作文課中,練習孩子們的聽覺,讓他們覺察周圍細微的聲音,并作出詮釋和想象。
當然我還是得把自己拉回來,今天引導語的背景聲還是海浪的聲音,大概這樣的聲音跟我們在媽媽子宮里羊水的聲音同宗,感覺很治愈放松。
那一刻,我聽到了門口買菜回來的兩位奶奶的聲音,繼而一輛電動車通過,車上有要去上幼兒園的兒童,我聽到了他童稚的聲音,在聲音的背后還有外街車輛穿梭于馬路的聲音,電動車、小轎車的鳴笛聲,唯獨這童稚的聲音最入耳,像清泉,很是入耳。
繼而又一輛電動車通過,軋到了窨井蓋——哐當——翹起——咣當——回落。不遠處,大概是有人裝潢,聽了鐵鍬貼地鏟沙子的聲音,哐哐當當倒進什么地方,后來又聽到鐵鍬的鍬尖垂直地面,要剁什么的聲音。還夾雜著幾聲短短的啾啾聲,那是鳥。
其間還聽到各種各樣——沙沙、嗡嗡、嘀嘀、隆隆、咕咕、唰唰……
清晨的喧囂,凈收耳底。
此刻,我與自己同在;此刻,我與所有聲音同在。
聆聽世界,回歸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