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
2016年已經走到尾聲,2006年,爸爸送我到長沙上大學到現(xiàn)在2016年,這是我離家的第十年。這十年里,讀書,換城市,工作,及至現(xiàn)在獨自帶著馨馨工作和生活,都少不了您們的關心和疼愛,我很感激,感激有如您們這樣的父母,在我們童年的時候,陪伴在我們身邊,給我們足夠的安全感,讓我們不至成為留守兒童,我也很感激,感激這么多年,無論我在外如何折騰,委屈,您們都還能留我一個家的港灣,讓我知道,無論走多遠,都有爸爸媽媽在,有家在。
昨天,看到簡書上的文章,標題是《盡孝要趁早,有些愛來不及》看得我淚流滿面,那個時候,很想念遠在家鄉(xiāng)的雙親,想上天能夠多眷顧您們一些,讓您們能夠一直健康的,看著我再次找到幸福,看到我過得很好。后來馨馨和您們視頻,您們正在吃飯,可能因為侄子不在身邊,您們有時間也有空間來問及這段時間一直想要問的,關于我的感情,甚至和我商討,讓馨馨跟著您們生活的問題。爸爸媽媽,我知道,我有些話,說得不對,有些話,可能也讓您們覺得難過,我也知道無論我說了什么傷您們的話,您們都會選擇原諒。
爸爸媽媽,關于馨馨,我一直都是主張自己帶的。其實我聽到爸爸說,我們能保證,在我們健康,健在的情況下,能夠給予馨馨和蘇瑾一樣的照顧,蘇瑾有吃的不會落了馨馨,蘇瑾有新衣服穿也不會落了馨馨,蘇瑾能夠受到的教育也一樣會讓馨馨享受到,在您們的心里,孫子和外孫女是一樣的,都是您們的后代,我一直在掉眼淚,心疼您們,也覺得自己很失敗,這么大人了,還是需要您們操心。我知道,您們能給到馨馨的照顧一定會比我要好,您們不會舍得她受傷,不會舍得讓她吃苦,甚至都不舍得她自己吃飯,您們總覺得她自己吃飯會慢,吃到肚子里的是涼的。所以您們能給的,我都堅信,您們能夠比我做得很好。但是,我還是想要自己帶著馨馨,我想能夠陪伴著她成長,如同您們陪著我們三姐弟成長,給予我們學校學不到的那些您們做人處事的道理一樣,我也不想缺席馨馨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這一點,我想除了父母,沒有任何人能夠取代。您們給到她的愛會很多,但我也不想缺失我需要給到她的愛。
馨馨是個懂事的孩子,盡管她還不到四歲,但是她懂得,在媽媽工作的時候不能吵鬧,因為只有媽媽努力工作才能給寶寶更好的生活,用馨馨的話說,媽媽工作的時候我都不吵,媽媽要工作,工作了才會有錢給寶寶買玩具,買好吃的。她獨立,懂事,不需要我操心太多,在生活中,我們彼此陪伴,彼此依賴,她會說愛媽媽,她不肯吃藥看到媽媽假裝要走的時候會說,媽媽你別走,我吃藥。她也很敏感,沒有安全感,總會在睡覺前摟著我說,媽媽我愛你,你不要離開我。爸爸媽媽,馨馨在目前來講,已經沒有父愛,我不能讓她沒有母愛。我知道,您們是心疼我,心疼馨馨,覺得她跟著我會總是奔波,會很辛苦,心疼我一個人要工作,要帶她很辛苦,這些我都知道。但是,不管是在精神上,還是在生活里,我們都成了彼此的依賴,我不愿意離開她,她也不愿意離開我。
爸爸媽媽,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不孝順的孩子,總是讓您們擔心,到現(xiàn)在了,還要您們總是牽掛著,我不想讓馨馨跟著您們,也是不想自己釀的錯,讓您們來辛苦,您們辛苦了一輩子,需要歇息,需要保養(yǎng)好自己的身體,爸爸一直說的,兒孫自有兒孫福。那為何不能放寬心一些,保重好您們的身體,不讓在外的我,擔心和牽掛呢?我一直都覺得,這是對我最好的疼愛。我希望我的爸爸媽媽一直健康,我希望我的爸爸媽媽不再勞累,辛苦。我也愿意承擔起自己的那份責任,爸爸媽媽,您們應該覺得欣慰的不是嗎?在你們的教育下,我不退縮,我努力面對,我樂觀,不悲觀。
爸爸媽媽,昨天您們總說我固執(zhí),說我比您們還固執(zhí)。我承認在現(xiàn)在面對情感的問題上,我會謹慎。4年前,我偏執(zhí)的以為自己遇見了幸福,我偏執(zhí)的覺得您們不會同意,于是,我自作主張做了很多的決定,導致了我的現(xiàn)在,但我沒有失去愛的勇氣也沒有失去對愛人的期待,我希望遇見的人,他會如我一般對生活充滿信心,我們彼此保有自己的自由,但又能相互信任和依賴。我也期待,我們雙方的家人都能夠對我們以真摯的祝福,不被祝福的感情,是很難得到幸福的,我想這個爸爸媽媽會比我更感同身受。我已經經歷了一次失敗,我不想再經歷這種感情上 的傷和疼,所以我會說,隨緣。能遇見我就珍惜,遇不到我也會努力把生活過好,而您們的各種舉例,等馨馨長大后一個人的生活會有多不好,我都理解,在帶馨馨的這三年時間里,我也經歷,我曾經一個人帶她去醫(yī)院,被醫(yī)生發(fā)病危,等她睡著的時候,一個人蹲著病房門口哭得歇斯底里,但這些都只是暫時的,而且在之后的社會醫(yī)療體系發(fā)達,再不濟還能去養(yǎng)老院呢?何況身邊還這么多黃金剩女和黃金單身漢,之后我們可以組隊游玩呢?
爸爸媽媽,我知道我很不孝順,我一直都沒有按照您們所期待的那樣去生活,您們希望我能如姐姐有個穩(wěn)定的工作,比方說也去當個老師,您們也一直希望我能夠回到您們的身邊,而我總是離您們很遠,每次回家都要經歷火車,飛機,汽車,翻了三個省才能到達您們的身邊。可是這真的是我喜歡,我喜歡這種可以看到別處的風景,可以看到別處的風土人情有我喜歡的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也許您們不能理解我的偏執(zhí),也不能理解我的所好,但是我會堅持,也請您們保重身體,愛惜自己,不需要擔心我們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