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軌跡是直的。如果沒有大人教壞TA,那TA的表現應該是這樣的:
TA的眼睛是清澈的(炯炯有神),看不出任何的雜質,所以夸孩子的眼睛漂亮幾乎沒有錯的;心是率直的(一說赤子之心),不會拐彎抹角,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童言無忌,說真話,絕.對的自.由),憑興趣做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會撒謊(誠實守信)。
請大家注意黑體字,可以說,人生中的大多數優秀品質和追求的終極目標,其實都集中在童年時代。
所以,松下幸之助呼吁人們要回歸兒童時代的率直之心,這樣才能解決人類的根本問題。
青少年時期的軌跡是夾磨。夾磨一詞是我發明的,比較形象地概括出了這個時期的人生軌跡。
為什么要夾磨?因為社會太復雜,單純簡單容易摔跟頭。
怎么夾磨?首先是夾,像小樹苗的護手架,把TA夾成參天大樹。其次是磨,像磨軸承一樣,使TA圓潤光滑,才能在社會這部大機器里面,運用裕如。
夾磨的工具有很多,如信.仰、制.度、法.律、規章、道德,等等。由書本和人的引導來完成這個過程。
而最終的目的,是把TA們塑造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中年時期的軌跡是博擊。與天斗,與地斗,與ren斗,為名,為利,為理想。
中年時期,上有老,下有小,是人生中壓力最大也是最充實的時期。
中年時期要適度減壓,避免壓垮。如果拖著病體,帶著一包沒有用的虛東西進入老年,那是不值的。
老年時期的軌跡是圓的。正確的表達方式應該是:
緩則圓。這個時候,要從高速降到中速,甚至低速。
通則圓。這個時候,再也不是楞頭青,斗雞公,要放下,要豁達。
悟透生死是圓滿。要視死如歸,不怕病和死。人這部機器運轉了大幾十年,總有磨損生銹的時候,能通過吃藥等維修方法,使其部分功能恢復,那是萬幸。倘若這部機器修不好了,那就是TA回家的時候了,應該笑著回去。
我為什么要講人生軌跡呢?就是想告訴大家,要順從天性,謹守本份,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僭越,多快樂。
比如,兒童時期,我們大人要讓孩子自.由地生長,讓TA在大自然中放養,不要壓抑孩子的天性。
青少年時期適度夾磨是對的,但要防止畸形發展。
中年時期,只要走對路子就行,絕對不能以犧牲身體為代價。
老年時期以圓滿落幕為主,放下和參透是主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