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體的進化過程
宇宙的誕生,首先是由大爆炸使基本粒子互相結合,由此產生質子,中子,介子,由它們組成原子核,再加上電子成為原子。然后,經過核聚變形成各種原子。原子與原子組合成分子,分子再相互結合形成高分子,高分子取得DNA遺傳基因后誕生了生命。
此后,這些原始生命經過億萬年持續的進化,終于孕育出像人類這樣的高等動物。也可以說,宇宙的歷史,是由基本粒子向高等生命體不斷進化發展,生機勃勃的過程。
進化的原因是什么
那么,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進化過程呢?原初存在的基本粒子,保持它原本基本粒子的狀態不也可以嗎?或者它也可以選擇到了原子階段就停止發展。然而,它一刻不休地,持續不斷地生成發展,以至進化成人類這樣的高等動物,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那純粹是偶然的疊加,這是一種看法。但是,這么千辛萬苦的生長變化過程,單單是出于偶然,完全是一種無目的的行為,這種看法未免不合邏輯。
哲學維度的思考
人在科學找不到答案時,常常會求助于哲學和宗教。我不信宗教,所以,從哲學的維度上思考。
稻盛和夫認為,宇宙本身具備讓萬物向善的意志和力量(愛),促使宇宙間一切事物成長發展,所以,與宇宙的意志和趨向是否“同調”,這決定了人生和事業的成敗。
貝克萊說,存在就是被感知,這一言論推動了物理學的發展。物理學家希格斯等人從理論上,推測一定有一種場的存在,才讓我們的宇宙變成現在的模樣,但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甚至不可測量的場在哪里呢?我們不知道。
現在已經知道不與光反應,不發光的暗物質和暗能量占據宇宙結構的96%,但由于其特有的性質,目前現有的儀器無法測量暗物質和暗能量,但我們堅信能夠感知宇宙中的各種存在,也因此我們不斷突破對宇宙的認識。
哈佛70年研究,愛讓人更幸福
1938年,哈佛大學開展了一次史上對成人發展研究最長的一次研究項目。
這個名叫The Grant & Glueck Study的研究持續了76年(演講時是75年),在此期間,他們跟蹤記錄了724位男性,從少年到老年,年復一年地詢問和記載他們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狀況等,這個項目至今還在繼續中。
那么,這七十幾年來、幾十萬頁的訪談資料與醫療記錄,究竟帶給我們什么樣的研究結果與啟發?到底什么樣的人生是我們想要的?如何才能健康幸福的生活?
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錢,名望,或者成就感?
但并非如此。一句話:好的社會關系能讓我們過得開心、幸福。
什么是好的社會關系?
一、孤獨寂寞有害健康,社會關系對我們是有益的
研究發現,那些跟家庭成員更親近的人、更愛與朋友鄰居交往的人,會比那些不善交際離群索居的人,更快樂、更健康、更長壽。
孤獨的人不是可恥的,而是有害健康的。
那些“被孤立”的人,等他們人到中年時,健康狀況下降更快,大腦功能下降得更快,也沒那么長壽。
二、關系的質量要比數量更重要
不是說結了婚你就不孤獨了。而且即便你身在人群中,甚至已經結婚了,你還是可能感到孤獨。
朋友的數量、結婚與否,都不是真正的決定因素。整天吵吵鬧鬧的關系對健康是有害的。成天吵架、沒有愛的婚姻,對健康的影響或許比離婚還大。
不必在意朋友的數量,而應關注自己人際關系的滿意程度,心態決定一切。
良好和親密的婚姻關系能減緩衰老帶來的痛苦。參與者中那些最幸福的夫妻告訴我們,在他們80多歲時哪怕身體出現各種毛病,他們依舊覺得日子很幸福。而那些婚姻不快樂的人,身體上會出現更多不適,因為壞情緒把身體的痛苦放大了。
三、好的人際關系可以保護人的大腦
幸福的婚姻不單能保護我們的身體,還能保護我們的大腦。如果在80多歲時,你的婚姻生活還溫暖和睦,你對自己的另一半依然信任有加,知道對方在關鍵時刻能指望得上,那么你的記憶力都不容易衰退。
而反過來,那些覺得無法信任自己的另一半的人,記憶力會更早表現出衰退。
幸福的婚姻,并不意味著從不拌嘴。有些夫妻,八九十歲了,還天天斗嘴,但只要他們堅信,在關鍵時刻,對方能靠得住,那這些爭吵頂多只是生活的調味劑。
因果報應法則
從稻盛和夫的宇宙存在讓萬物向善的意志,到物理學史我們知道存在卻目前無法感知的暗物質暗能量,再到哈佛大學長達七十年對于幸福主題的探究,我知道還有千千萬萬的人還在為此思索苦惱。
或許因科學之尺無法測量,對這不可知的力量和智慧,我們會有所懷疑。
但有一點,亙古不變,善惡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的因果報應法則依然存在。
我覺得相信他的存在,對我們有利無害。因為相信他的存在,不僅能決定我們人生的成敗,而且可以消除人的傲慢之惡,帶來謙虛之德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