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的美食

只一夜,北風就將蕭瑟的秋送入了凜冽的冬。清晨出門,風硬硬地吹在臉上,身上,已有了刺刺的寒。風將建筑工地上的沙塵揚起裹挾著昨晚落了一地的樹葉,將本該清新的冬日清晨變得混混沌沌。

街邊,幾個騰著熱氣的早點攤讓我感到了些許的暖意。這裹著沙塵和落葉的冷風,這騰著熱氣的早點攤,突然就讓我想起了青海的冬日清晨,想起了屋檐邊掛著的如士兵般整齊排列的冰凌,想起了屋檐下每家都有的或長或短參差不齊的冒著青煙滴著煙油的鐵皮煙囪。


其實,最讓我思念的還是街邊隨處可見的羊雜攤,那是多數(shù)西寧人冬日最愛的早餐,頂著凌烈的寒風穿著厚重的冬衣,走在上班的路上,路過羊雜攤時一定是邁不動腳步的。先要一兩塊燒餅細細地掰到一只空碗里,遞給攤主,看著攤主麻利地切著羊頭肉,羊蹄筋,羊舌頭,羊肚子,切好一份后放進裝著掰好了燒餅那只碗里,舀一勺一直沸騰著的羊肉湯倒進去,然后再倒進鍋里,如此反復三四次,直到餅和羊雜都燙開了,才再次往碗里舀入羊湯,撒上香菜,蔥末,喜歡吃辣的再澆上辣油。一碗下肚,渾身立即暖了起來,鼻頭就有了汗珠,戴著帽子的頭上也騰起了熱氣。寒冷的冬日清晨,還有什么比這碗熱騰騰的羊雜湯還溫暖和舒暢的呢!想著想著,竟覺得嘴里有了許多的口水。干脆,就一次讓我饞個夠吧,坐在這兒細細回憶西寧的美食,回憶那些已離我很遠的生活,回憶那些缺氧卻永遠不缺快樂的點點滴滴。


雖然從出生到去外地上學一直都是在青海的一個比較偏遠的農(nóng)場生活,期間也曾斷斷續(xù)續(xù)地離開那里回老家生活,雖然一直總是驕傲地告訴別人自己是西北人。可畢竟是在農(nóng)場這個小圈子里成長的,幾乎沒有機會跟外界接觸,而農(nóng)場人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父輩們說著帶有濃重口音的普通話,而我們就只能說一口帶點西北口音的普通話了,直到今天竟然不會說青海方言,而對那里風土人情的了解,也僅限于從來農(nóng)場買東西的附近的牧民那里,或者是上了高中后在農(nóng)場周邊四處闖蕩,與當?shù)厝松俚每蓱z的交往中了解。直到出去上學前對青海的美食真的知之甚少。好在,上學的那幾年每到寒暑假回家,就會在西寧呆上幾天,和同學一起瘋玩狂吃,終于在吃上面沒有枉為青海人。

細細想來,真正的西寧美食卻也不多,但決不能說西寧沒有美食。因青海移民較多,因而在西寧可以找到全國各地的美食,且無論是哪個地方的美食,店主或攤主一定就是那個地方的人,制作工藝和用料絕對正宗。直到今日,每每遇到不同地方的人,一聊起吃的,大概都能說出他們那個地方的美食以及制作過程,也都能引起對方的親近。每如此,心中總不免會暗自得意,虛榮心總是無時無刻不在,總是一道無法逾越的讓自己不能坦然的暗流。

啰嗦那么多,該言歸正傳了。西寧的美食最地道的就是釀皮和酸奶,如果還有,那就是如今已絕跡的烤湟魚了。當然還有很多的民族食品,如回族的油香,藏族的酥油茶等卻只局限于某個地域,在此不說也罷。釀皮不止是青海有,陜西,寧夏,甘肅好像也都有,但是只有西寧的這種做法最獨特也最好吃。所謂釀皮其實就是用洗面筋的水沉淀的淀粉,加上堿,攤在籠布上蒸出來的,如南方的涼皮,只是如果不加調(diào)料吃著有些澀嘴,加上各種調(diào)料還有一點面筋就有了獨特的風味。記得那時候西寧著名的美食一條街,莫家街口有一家,每次去吃都要排半天的隊,也確實很好吃。或許是同行嫉妒吧,于是就有了他家的釀皮調(diào)料里有罌粟殼的說法,不過雖有流言,卻依然暢銷,只是不知現(xiàn)在還在嗎?

走在西寧的街上看得最多的就是很多攤點前都碼放著瓷碗或瓷罐裝著的酸奶,碗口或罐口用紙蓋著并用細繩扎著,酸奶對于那邊人來說,如福建或臺灣人嚼檳榔般,是不可或缺且似乎有癮的,也喝出了很多花樣,那種入口酸回味醇的感覺,還有最上面那一層非常好吃的奶皮,在現(xiàn)在讓人眼花繚亂的各種酸奶中再沒有感受到,今年市場特別流行的那種青海老酸奶喝著雖有那么點感覺,但卻相差甚遠。

那時晚上,從西寧的南大街走到大十字,街邊最多的就是烤肉攤,幾乎每個烤肉攤都有烤青海湖湟魚買,曬得半干的魚整條的用釬子撐開,撒上孜然粉和辣椒粉,在炭火上烤,很便宜也很美味。那時的青海湖湟魚是那邊見的和吃的最多的魚,沒人會想到現(xiàn)在竟然成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允許捕撈和販賣了。無法想象以前在青海湖里如草原里的草,沙漠中的沙般普通和繁多的湟魚竟然也會被人類消滅得需要保護,一直在想,只要被人類盯上的物種,無論多多,無論繁衍速度有多快,最終一定會被消滅!

當然還有很多美食雖然不是西寧本地特色,但卻在這邊發(fā)揚光大。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手抓羊肉了,細究起來,手抓應該出自甘肅,為東鄉(xiāng)族人的傳統(tǒng)美食。只是現(xiàn)在的青海人只要一提到本地美食,一定會提到手抓羊肉,身處外鄉(xiāng)的青海人在一起聊得最多的估計還是手抓羊肉吧。至少我每遇青海老鄉(xiāng),都會流著口水跟他神侃一陣手抓。也曾在南京尋找過賣手抓羊肉的飯店,很少,且味道不太對。只在一家吃到過曾經(jīng)的那種味道,可惜卻因為不對本地人的口味只能關(guān)門大吉。現(xiàn)在的手抓有很多做法,而最地道最好吃的就是應該是現(xiàn)殺的羊肉,將大塊肋骨直接撂入不加任何調(diào)料裝著清水的大鍋,因為非常新鮮所以熟的很快,就這樣撈出來剁小一點,蘸點鹽,頂多再蘸點孜然粉,就著大蒜,那種鮮嫩實在無法形容,曾今看到過一個很斯文的美女一口氣連肥帶瘦吃了一斤。不能再說了,口水已經(jīng)來不及下咽了。

西寧的面食也一定是種類繁多的,曾經(jīng)試著每天吃兩頓面食,五天沒有重過樣,但是好像沒有一種是青海人特有的,每一種都能在別的地方的特色食譜里找到。最讓人記憶深刻的還是冬天里媽媽在爐子上燒著一大鍋有白菜有羊肉的湯,將和好醒好的面拉成兩指寬的長片,站在翻滾著的鍋前,將揪下來的面片扔進鍋中,當將掛在手上胳膊上的長長的面片全部揪好扔進鍋里,羊肉面片也就可以吃了,如今回家時媽媽已經(jīng)沒有了年輕時的麻利手腳,也揪不成面片了。當然,要吃美味面食在西寧一定是要去清真飯館的,因為他們做的面食最多,且不會搞“花樣”。

還有很多美食如烤肉,燒牛蹄,大麥茶,三泡臺,不能再細說了,除了流口水外,最主要的是對它們的思念已變成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最后我會陷進去無法自拔!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