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今年84歲,身體康健,思路清晰。幼時無師自通略識數(shù)字,至今不忘。早年與鄉(xiāng)鄰一起上工,下湖,逃荒,拉車時,有個別讀書之人,于勞動閑隙間說故事消遣,父親雖不能過耳不忘,但常聽常樂,卻也耳熟能詳。這些故事來源不明,大都是口耳相傳,無據(jù)無考,卻能愉悅?cè)诵模貏e在鄉(xiāng)間俗里,備受歡迎。
我兄弟姊妹幼年時,每每月夜院中圍坐,纏著父親說故事。父親便拿早年聽來的這些故事說給我們聽。父親晚年獨居老家,也常把這些故事說給比他年輕的鄉(xiāng)鄰聽。長大后許多年不再聽父親說故事了。有一日忽然警覺:給父親講故事的人早已成為一代古人,父親也已入耄耋之年。以后這些故事還有人繼續(xù)講嗎?于是,便產(chǎn)生了邊聽邊整理的想法。但愿歲月給予足夠的時間,讓我慢慢來。
話說朱八隨母親和義姐在安徽老家認祖歸宗,安居樂業(yè)。可是好景不長,這年家鄉(xiāng)突發(fā)大水,幾天功夫房屋田舍統(tǒng)統(tǒng)付注水流,大水還沒下去,緊接著又生起了瘟疫,一時間那一方人家死的死,亡的亡,活著的也都過了今天沒有明天。朱八娘仨沒有辦法,只好隨著逃荒的人群逃出去,流落他鄉(xiāng),又過起了乞討為生的日子。有一日娘仨要飯要到鳳陽城里,城里一個殺豬賣肉的惡霸李老虎看上了朱八的義姐,陳氏思慮義女十五六的大姑娘跟著要飯也不是個長久之計,就把義女嫁給了李老虎,自己帶著六歲的朱八繼續(xù)流浪。不想這陳氏多日來只顧兒女,自己又累又餓已經(jīng)羸弱不堪,不多時便病倒路旁。這日剛剛托著病體來到一馮姓人家門口,就一頭栽倒,一命嗚呼了。
馮家是高門大戶,也是厚道人家。馮家老爺見這要飯的女人死在自家門口,自是不能不管。便吩咐家人買張席子,到自家田地找個地方將死人安葬,也算積善積德了。當(dāng)日正值五六月大熱天氣,一眾下人抬著陳氏領(lǐng)著朱八向馮家田地而去。這些下人本就非饞即懶,這項差事又晦氣倒霉,加之所死之人又無親無故,所以就想草草了事回去交差。正想著找個現(xiàn)成的溝底坑窩將死人埋了,就看見一群官差扛著镢頭鐵锨追逐一只大鳥氣喘吁吁跑過來,只見那只大鳥羽毛炫麗,姿態(tài)雍雅,像是傳說中的鳳凰。這鳳凰翩翩落下,正好落在馮家田地地頭上。等那一群人追到,又翩翩起飛,向遠而去。
原來這群官差是知府大人的差人,知府大人忽見鳳凰飛來,心知鳳凰不落無寶之地,故差人跟隨鳳凰一路狂奔,尋找寶藏。鳳凰落地又飛走后,知府大人也已經(jīng)趕到,眾官差趕忙掄起镢頭鐵锨挖掘?qū)殻l知挖了幾尺之深,并無一物,悻悻然打道回府了。再說馮家下人抬著陳氏死尸又熱又累,走到地邊一看,剛好有一方大坑,幾人便將陳氏放進坑中,將土填埋,寥寥草草回主家交差去了。就這樣這朱八糊里糊涂,將其母親葬在了一塊有鳳凰點穴知府打坑的絕佳風(fēng)水寶地。
這些下人帶朱八回到主家,回復(fù)馮老爺已將死者安葬。馮老爺好事做到底,眼前這個六歲的小孩也得妥善安置。便問朱八:“你還有什么親戚沒有?”朱八回到:“有個義姐,嫁給賣肉的李老虎了。”馮老爺差人到處打聽賣肉的李老虎,果然找到,打發(fā)下人把朱八送到李老虎家,也算了了一件心事。朱八來到李老虎家里見到義姐,免不了姐弟大哭一場,從此跟著義姐過日子,雖然不少挨李老虎嫌棄,但有當(dāng)姐的護著,倒也能安生過活。
話說朱八在義姐家漸漸長大,就能跟著鄰家小孩到山上拾柴補貼家用。這天來到山中,朱八因偷懶貪玩,直到太陽落山該回家了,還沒有收獲。眼看別家小孩都捆了一小捆柴禾背在身上,朱八心里著急,迎面刮過一陣旋風(fēng),朱八自言自語道:“這股旋風(fēng)要能給我刮來些柴禾怪好。”說完這句話,沒想到這股旋風(fēng)從四面八方旋向朱八,不一會兒工夫,果然旋出來一小堆柴在他面前。朱八喜不自勝,把柴捆起來背回家去。到了第二天,他又試了一試叫旋風(fēng)旋柴,竟然還能湊效,屢試不爽。這可樂壞了朱八,于是以后每天出來,只管在山中玩耍,只等風(fēng)送柴來。沒過多久,義姐家里的柴多有盈余,堆成了一個柴垛。這天李老虎從集上回來,看到這么多柴,心里高興,表揚朱八道:“這么多柴,咱可要燒些日子了。”朱八聽后,隨口說:“那還不快,要燒一會就完。”哪知話音剛落,就見那垛柴禾“哄啦”一下著了,轉(zhuǎn)眼工夫燒成灰燼,差點沒失起火來。李老虎早就聽鄰家小孩說過朱八在山中喚風(fēng)旋柴的事,只當(dāng)小孩子們胡說,今天又經(jīng)了這場子事,心說這個朱八不知是什么怪物,留他在家不知將來又會惹出什么禍端。于是給了幾個小錢,又把朱八打發(fā)出去。義姐雖然疼苦兄弟,怎奈不能當(dāng)家做主,也沒辦法。
朱八從義姐家出來,幾個小錢很快用了,只好又要起飯來。這天趕上下雨,朱八無處可去,只好靠在一家大門前旁邊避雨,可是大門上面房檐上的流水嘩嘩淌下來淋濕了半個身子,朱八嘆氣道:“大門往里面點好不,也好叫我躲躲雨。”誰知那木門真的就陷進墻里面去了,正好給他留出一個人的空間。徽派建筑的大門至今深陷墻里,別具一格,據(jù)說還是朱元璋的功勞。
朱八要飯經(jīng)常遇到善良人家,一個老媽媽看他孤苦伶仃一個小孩,把他帶到家里,熱湯熱飯吃了一頓,朱八心存感激,臨走給老媽媽深作一揖,老媽媽頓時頭暈?zāi)垦#活^栽倒在地。還有一個老頭,受了朱八一拜,一命嗚呼。這事就在一方傳開來,大家都知道一個叫朱八的小孩,給誰磕頭誰死,給誰作揖誰暈,一傳十,十傳百,傳到縣太爺那里。縣太爺差人把朱八帶到公堂問話,誰知朱八堂上一跪,還沒磕頭,縣太爺就天旋地轉(zhuǎn)起來,只好趕緊叫朱八起來。從此縣太爺布告鄉(xiāng)里,朱八要飯,不作揖磕頭,敲著幫子念一句“幫幫幫,幫幫幫,三個饃饃一碗湯。”鄉(xiāng)親就要給他飯吃。這樣,朱八就在十里八鄉(xiāng)敲著幫子吃了幾年飽飯。(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