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覺得一本書展現的就是一個微縮的世界,不論是童話、小說還是名著。它們的世界各自不同,卻又同樣精彩。楊紅櫻的童話世界就里,小貓跳,小狗叫,猴子樹上打又鬧;曹文軒的唯美小說世界里,常常是一種詩意般美好的鄉村田園生活;三毛的流浪文學呢,卻總透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我常常覺得書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影響著我:她教會我在眾多紛擾中恪守平靜。在我的床頭,放著一些好書。起初,只有一些世界名著,后來,媽媽慢慢地增加著書的數量?,F在,她竟把心愛的藏書:《傳家(任祥)》《京華煙云(林語堂)》《小王子(安托萬)》《你是人間四月天(林微因)》《邊城(沈從文)》……一一放了進去。因此,我常常在休息的時候,靠在床頭,捧起書,細細地品讀這些文壇的經典之作,讓身心沐浴在文學的光輝之中。我想,我第一次走進書的世界時,應該不會想到我和書還會有這么多的故事。
我常常覺得,有所讀,便有所獲。記得三年級時,我常常為每周的周記、作文苦惱不已。那時,媽媽總在一旁數落:“你看看人家瑛琪,什么都好,日記、作文更是不在話下,唰唰幾下就完了。你怎么老半天都擠不出一個字兒呢?”我就咬著唇,一邊不讓自己哭出來,一邊拼命擠字兒。一天,媽媽照常數落完就去午睡了,臨走時說:“下午四點前必須寫完,要不然你就知道該怎么辦了?!蔽抑缷寢尩囊馑?,頓時覺得孤軍無援,便用被子蒙住頭,偷偷地哭了起來??迚蛄?,問題還是不能解決,我干脆“破罐子破摔”,躡手躡腳地走到書架前,抽出新買的《撒哈拉的故事(三毛)》,坐在干凈的地板上看了起來。五分鐘、十分鐘、半小時、一小時……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我捧著書,沉迷在其中不能自拔。書上的字變得撲朔迷離,我竟分不出是一行行字,還是一張張照片。那茫茫的、美麗的撒哈拉沙漠啊,早已把我深深地吸引了。我特別喜歡《啞奴》這篇文章,我發現困難捆綁不了一個人的心……其實,我不是不知道時間的飛逝,只是我不愿放下書,不愿與這美麗的沙漠告別。一口氣看完,那種被幸福溢滿的快感真是無法用我如此笨拙的文字表述。突然,我發現——時間已經所剩不多了,我又不安起來。不過,腦袋靈光一閃,我一把抓過身旁的筆和本子,隨手抓起一個帶木質地板的拼圖墊在雙腿上,奮筆疾書,危機解除!我高興得恨不得買串鞭炮來放一陣……
我常常覺得,書是我的第二位啟蒙老師,她真的教會我好多好多。后來,我又看了一篇名叫《幸福是現在進行時》的文章,于是,我懂得幸福地雕琢每一寸光陰,懂得了從點滴之中去發現幸福的影子,再不怕生活無聊,無事可寫了。
書,真的成了我生活的一大部分,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我不斷地從書中汲取營養,不斷地充實著自己,這就是我和書的故事。
在未來,我會更加努力看書、讀書,用知識使自己更豐盈。這,不再是“我常常覺得”,而是,我會努力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