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統計局的經濟數字一直很好,很多官員和分析師就認為經濟回暖了,中國又開始了新的上升周期。這個太樂觀了,從大周期來講,L型走勢的預期還是沒變,制造業的回升很大程度只是商品價格上漲導致的短期利好,一些周期性行業效益得到很大改善帶來的,實際過剩的產能還遠未得到真正出清。
關注的一個公眾號作者開始追周期性行業的熱點,買入相關公司的港股。佩服其敏銳性和判斷力,但是在公眾號里大肆宣揚這樣的投資方式就有點嘩眾取寵了,跟她以前的風格不一樣。?至少應該說一句,你配置了多少比例的資產做這樣的短線吧。
水庫的歐大結束了剖析比特幣的五連彈文章,估計他的微博號已經成為口水戰場。?雖然不太贊同他這樣目空一切的口吻文章,但不得不佩服他對商業和金融的毒辣眼光,也許目空一切只是一種吸粉的策略也說不定。他跟青樸山有點像,都是精通經濟學又熟讀歷史。不過看多了他的文章,會不自覺的產生一種警醒:直截了當的解釋,有時候是直達本質,有時候卻會過度簡化,不一定是好事情??赡芪椰F在的水平,正好適合看他的文章吧。
按照歐大的分析,加上各個理財網站、論壇、新媒體都開始關注,我覺得比特幣3W的價格是到頂了。分叉以后,幣圈越來越像郵幣卡圈子的感覺,幾個大佬坐莊,一群做著發財夢的窮學生圍著玩。
萬維剛的得到專欄一年到期結束了,我還剩下一個月的更新沒看完。這幾天連看了五六篇講同一本書的文章,發現這樣倒是比之前每天追跟更過癮,簡直跟追小說和電視劇一樣。下一季的預定已經上線,果斷訂閱。知道得到最擅長這樣的赤裸營銷,但就是受不了知識的誘惑。?越想要,說明越匱乏,看來我是真的無知,或者是真的知道自己無知吧。
有那么一天,看了一個晚上考研神嘴張雪峰的視頻,一個號稱把考研輔導說成單口相聲的牛人。有些還真稱得上金句,比如:買那么多書看不完太裝逼了,但那又如何,只要看了里面的十分之一,靠這些知識掙的錢,肯定遠遠超過買這些書的錢。話糙理不糙。
?昨天去魔都逛了一圈,在一個百貨中心的飲料吧坐了一會兒,邊上居然有兩個人在談論怎么學法語。當看到那兩個人是兩位其貌不揚的年輕人而不是俊男美女,和他們手里一本很破舊的類似新概念的書以后,我才確信他們不是在拍攝什么微電影視頻。大城市的知識密度真是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