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機體所有重要的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質的參與。一般說,蛋白質約占人體全部質量的18%,最重要的還是其與生命現象有關。
? ? ? ? 蛋白質(protein)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有機大分子,是構成細胞的基本有機物,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它是與生命及與各種形式的生命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物質。機體中的每一個細胞和所有重要組成部分都有蛋白質參與。蛋白質占人體重量的16%~20%,即一個60kg重的成年人其體內約有蛋白質9.6~12kg。人體內蛋白質的種類很多,性質、功能各異,但都是由20多種氨基酸(Amino acid)按不同比例組合而成的,并在體內不斷進行代謝與更新。
用處:
1、蛋白質是建造和修復身體的重要原料,人體的發育以及受損細胞的修復和更新,都離不開蛋白質。
2、蛋白質也能被分解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生理功能:構造人的身體
? ? ? ?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機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組織更新和修補的主要原料。蛋白質是構成機體組織、器官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各組織無一不含蛋白質,在人體的瘦組織中(非脂肪組織),如肌肉組織和心、肝、腎等器官均含有大量蛋白質,骨骼、牙齒、乃至指、趾也含有大量蛋白質;細胞中,除水分外,蛋白質約占細胞內物質的80%,因此構成機體組織、器官的成分是蛋白質最重要的生理功能。身體的生長發育可視為蛋白質的不斷積累過程。蛋白質對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尤為重要。
? ? ? ? 比如大腦發育的特點是一次性完成細胞增殖,人的大腦細胞的增長有二個高峰期。第一個是胎兒三個月的時候;第二個是出生后到一歲,特別是0---6個月的嬰兒是大腦細胞猛烈增長的時期。到一歲大腦細胞增殖基本完成,其數量已達成人的9/10。所以0到1歲兒童對蛋白質的攝入要求很有特色,對兒童的智力發展尤關重要。
維持組織的生長 更新和修補
? ? ? ? 蛋白質是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人體各組織細胞的蛋白質經常不斷地更新,成年人也必須每日攝入足夠量的蛋白質,才能維持其組織地更新。在組織受創傷時,則須供給更多的蛋白質作為修補的原料。為保證兒童的健康成長,對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孕婦提供足夠量優質的蛋白質尤為重要。
? ? ? ? 人體內各種組織細胞的蛋白質始終在不斷更新。例如人血漿蛋白質的半壽期約為10天,肝中大部分蛋白質的半壽期為1-8天,還有一些蛋白質的半壽期很短,只有數秒。只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方能維持組織的更新。身體受傷后也需要大量蛋白質作為修復材料。
? ? ? ?成人體內每天約有3%的蛋白質更新,借此完成組織的修復更新。
參與重要的生理功能
? ? ? ? 體內重要的生理活動都是由蛋白質來完成的,例如,參與機體防御功能的抗體,催化代謝反應的酶;調節物質代謝和生理活動的某些激素和神經遞質,有的是蛋白質或多肽類物質,有的是氨基酸轉變的產物;此外,肌肉收縮、血液凝固、物質的運輸等生理功能也是由蛋白質來實現的。因此,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
載體的運輸
? ? ? ? 維持肌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各類物質在體內的輸送。載體蛋白對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是至關重要的。可以在體內運載各種物質。比如血紅蛋白—輸送氧(紅血球更新速率250萬/秒)、脂蛋白——輸送脂肪、細胞膜上的受體還有轉運蛋白等。維持與構成維持機體內的滲透壓的平衡:白蛋白。維持體液的酸堿平衡。構成神經遞質乙酰膽堿、五羥色氨等。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味覺、視覺和記憶。
抗體的免疫
? ? ? ? 有白細胞、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抗體(免疫球蛋白)、補體、干擾素等。七天更新一次。當蛋白質充足時,這個部隊就很強,在需要時,數小時內可以增加100倍。
酶的催化
? ? ? ? 構成人體必需的催化和調節功能的各種酶。我們身體有數千種酶,每一種只能參與一種生化反應。人體細胞里每分鐘要進行一百多次生化反應。酶有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的作用。相應的酶充足,反應就會順利、快捷的進行,我們就會精力充沛,不易生病。否則,反應就變慢或者被阻斷。
激素的調節
? ? ? ? 具有調節體內各器官的生理活性。胰島素是由51個氨基酸分子合成。生長激素是由191個氨基酸分子合成(與生長素無關)。
膠原蛋白
? ? ? ? 占身體蛋白質的1/3,生成結締組織,構成身體骨架。如骨骼、血管、韌帶等,決定了皮膚的彈性,保護大腦(在大腦腦細胞中,很大一部分是膠原細胞,并且形成血腦屏障保護大腦)
能源物質
提供生命活動的能量。
功能:蛋白質在人體中有多種功能。
? ? ? ?蛋白質占人體的20 %,占身體比例最大。膽汁,尿液除外,都是蛋白質合成的。只有蛋白質充足,才能代謝正常。就像蓋房子,構建身體的原材料最主要的是蛋白質。
1.蛋白質是構建新組織的基礎材料,是酶,激素合成的原料,;維持鉀鈉平衡;消除水腫。
2.是合成抗體的成分:白細胞,T淋巴細胞,干擾素等,提高免疫力。
3.提供一部分能量。
5.形成人體的膠原蛋白。眼球玻璃體,視紫質都有膠原蛋白。
7.大腦細胞分裂的動力源是蛋白質;腦脊液是蛋白質合成的;記憶力下降(對于成長期兒童尤為重要)。
8.性功能障礙
9.肝臟:造血功能;合成激素,酶;解毒。缺乏蛋白質,肝細胞不健康。有一副好肝臟,人健康就有保障。
10.心臟---泵器官。缺乏蛋白質會出現手腳冰涼;缺氧;心肌缺氧造成心力衰竭----死亡。
11.脾胃:每天都要消化食物,消化酶是蛋白質合成的。缺乏會造成胃動力不夠,消化不良,打嗝。胃潰瘍,胃炎;胃酸過多,刺激潰瘍面你會感覺到疼,蛋白質唯一具有修復再造細胞的功能。消化壁上有韌帶,缺乏蛋白質會松弛,內臟下垂,子宮下垂臟器移位。
12.四肢:人老先老腿,缺乏蛋白質肌肉萎縮;骨頭的韌性減低,易骨折
蛋白質的抗癌作用:當癌細胞快速增生時,需要一種名為survivin的蛋白質的幫助。這種蛋白質可以防止細胞自我破壞(即凋亡),主要通過抑制凋亡酶(caspases)的作用來阻礙其把細胞送上自殺的道路,在細胞分裂后幫助把細胞拉開。
蛋白質與身高的關系:蛋白質(蛋白質食品)食物對少年兒童(兒童食品)增高所起的作用。蛋白質是構成一切生命的主要化合物,是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第一要素,在營養素中占首要地位。
? ? ? ? 少年兒童及嬰幼兒增高離不開蛋白質。人體的骨骼等組織是由蛋白質組成的。在體內新陳代謝的全部化學反應過程中,離不開酶的催化作用,而所有的酶均由蛋白質構成。對青少年增高起作用的各種激素,也都是蛋白質及其衍生物。此外,參與骨細胞分化、骨的形成、骨的再建和更新等過程的骨礦化結合素、骨鈣素、堿性磷酸酶、人骨特異生長因子等物質,也均為蛋白質所構成。所以,蛋白質是人體生長發育中最重要的化合物 ,是增高的重要原料。
? ? ? ?有些兒童少年只喜歡吃素食(素食食品),怕吃雞、魚、肉、蛋等葷菜,或是在家長的催督下才勉強吃一點,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必然會導致因蛋白質缺乏而影響身高。
? ? ? 正確的膳食原則是食物要多樣,粗細要搭配,堅持以糧、豆、菜為主,適當增加肉、魚、蛋、奶的量,以補充身體發育的充足營養,保證身高增加的原料,促進個子長高。
蛋白質與智力的關系:人腦最獨特的是思維意識。就目前的世界頂級科學家們也無法得知人的思維意識是怎樣產生的。
? ? ? ? 人類大約有幾百億個腦細胞,每個腦細胞大約有幾百條腦神經,每條神經上大約有幾百個突觸,每個突觸有幾百到幾千個蛋白質,所有突觸以及每個突觸上的所有蛋白質,都可以瞬間同時運動,蛋白質之間又只有幾納米距離,在人的一生中,每小時約有1000個神經細胞發生障礙,一年內有近900萬個神經喪失功能,然而,即使如此,大腦仍能正常地工作,其主要原因,就是大腦有足夠的“后備力量”。一些神經細胞發生故障,另一些“備用”的神經細胞馬上頂替上來。
? ? ? ? 而腦細胞的“后備力量”是否充足,就要看在發育過程中腦細胞生長所需要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物質是否充足。
需要補充蛋白質的人群:
哺乳應補充蛋白質
哺乳母親,在承擔分泌乳汁哺育嬰兒重擔的同時,還要補償由于妊娠、分娩所損耗的蛋白儲備。如蛋白質供給不足,不僅影響母體健康,還會降低乳汁質量,影響嬰兒生長發育。蛋白質不足雖然短時間仍有乳汁,但消耗了母體儲備甚至母體組織,嚴重影響母體健康[5]。
優質蛋白不足,會影響乳汁中蛋白質含量及氨基酸組成,明顯減少蛋氨酸,賴氨酸的含量,而胎兒在生長的第三個月,出現腦細胞生長的第二高峰,腦發育的關鍵取決于母乳的營養,哺乳期間多補充蛋白質對寶寶的智力發育至關重要。
兒童應補充蛋白質
兒童處于迅速生長階段,特別是4 歲之前大腦的發育正處于關鍵時期,代謝旺盛,所需熱量和營養素相對比成人高。因為生長發育期的兒童不僅需要活動的能量,細胞組織更新的營養素物質,還需要供給身體生長發育的營養素。但幼兒園、學校或家里不能供應營養豐富的食物,兒童又未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導致蛋白質攝入量較低。應當補充優質蛋白質。
青少年應補充蛋白質
12—18歲人體進入青春期,此時身高體重增加速度加快,生殖器官逐漸發育成熟,思維能力活躍,記憶力最強,是一生中長身體與長知識的最主要時期。如果攝入蛋白質不足,下丘腦與垂體激素的合成與分泌受限,影響機體的發育成熟。同時中學階段的學習任務繁重,面對升學,就業的各種壓力,蛋白質的需要量也更多。青春期補充蛋白質不僅為激素合成提供優質原料,保證下丘腦與垂體激素的分泌量,促進機體成熟;還為大腦補充氨基酸,提高學習效率,增強記憶,緩解精神緊張等壓力,保證順利而健康地渡過這一時期。
中青年人應補充蛋白質
中青年人雖然體質相對強壯,但也要補充蛋白質。這是因為:
人體必需的9種氨基酸在體內無法自身合成,需要食物補充,而蛋白質富含9種必需氨基酸食用后可以迅速補充被吸收。
中青年人普遍工作壓力大,往往無暇顧及自己的營養狀況。缺乏營養、亞健康現象比較普遍地存在,他們更需要補充營養,尤其是補充蛋白質
老年人應補充蛋白質
老年人日常胃酸、消化酶減少,食欲與消化吸收能力差,又因為咀嚼困難,限制了食物的食用,導致營養不良或不平衡。老年人體內蛋白質以分解代謝為主,代謝緩慢,由于酶的作用及小腸功能衰退,蛋白質在吸收過程中分解不充分,使體內肽增多,游離氨基酸減少;老年人腎功能低下,影響氨基酸的再吸收,肝功能下降,對肽類的利用也減少,因此氨基酸的消耗增加,要供給老人生物價值高的蛋白質食物,防止由于免疫機能低下導致慢性氣管、支氣管及其粘膜炎癥,肺心病等呼吸系統疾病;防止由于營養不平衡導致的肥胖、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
駕駛員應補充蛋白質
司機因長時間駕駛,注意力高度集中,動作機械,大腦極易疲勞,容易導致車禍發生。美國醫學界勸導飛行員飛行前吃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及產氣少的食物就是為了保持飛行中精神集中和精力旺盛。食用植物蛋白質粉能滿足司機對優質蛋白的需要,使司機精力旺盛,注意力增強,不易打瞌睡,聽覺反應時間縮短,增強大腦抵抗疲勞的能力,從而保證安全駕駛。
炎熱夏季應多食用蛋白質
夏季氣候炎熱,有時溫度高過人體體溫,人體為維持體溫,需要通過皮膚蒸發汗液散熱。又由于肌體過熱,人體食欲減退,消化功能下降,從食物中增加熱能減少,導致體內蛋白質分解加速,大量的氨隨汗液排出(汗液中約1/3為必需氨基酸),尿氨與糞氨的排出也增加,人體處于負氨平衡。這時人體在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時的同,更應該充分供給營養價值高的優質蛋白質。
接觸有毒物質人員應補充蛋白質
有毒物質最易損害人體肝臟,導致肝臟腫大,肝細胞發生脂肪變性等,造成肝細胞再生機能和解毒機能減退,人體對傳染病的抵抗下降。補充植物蛋白質粉能促進肝細胞的恢復與新生,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減少有毒物質在小腸的吸收和蓄積,從而減少對肝臟的損害。
孕婦應補充蛋白質
婦女在妊娠期身體發生一系列生理變化,蛋白質需要量增加,不僅要維持自身,更要滿足胎兒發育的需要,還要在妊娠全過程儲存蛋白約910克,以補償分娩時蛋白質的消耗、產后失血與乳腺分泌。
蛋白質生理功能概述
? ? ? ? 蛋白質是人體極為重要的營養素。每日的需要量又較多(70—75克干重),因此,要糾正營養不良,應格外重視加強和調整蛋白質食物。因為蛋白質在人體中的生理功能,實在是太重要了。
下一篇我們繼續探討:(點擊直接可以打開)《人體蛋白質不足會發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