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布斯》公布的富豪作家榜上,一匹黑馬向首位沖了過來。
她就是完全憑借著自己的實力打造巨額財富的《哈利?波特》之母——喬安妮?凱瑟林?羅琳。
目前,已被譯成60多種文字的《哈利?波特》系列,已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銷售達3億多冊。
羅琳用一支筆創造了文學史上的神話!成了比英國女王還富有的女人。
美國總統奧巴馬曾在就職典禮上特別邀請了羅琳做嘉賓。不是因為羅琳的財富,而是因為奧巴馬在幫兩個喜歡聽故事的可愛女兒讀完7部《哈利?波特》之后,便喜歡上了羅琳。
NBA超級球星、高大威猛的科比邊是超級“哈迷”。科比經常用哈利?波特在艱難的狀況下戰勝伏地魔的精神來鼓勵自己,希望自己能像哈利一樣帶領著湖人隊再次奪冠。
以上的兩個插曲足以說明《哈利?波特》的影響之深。
然而,有誰曾想到,這樣一個成功的人,曾經的人生竟是那般的坎坷。
羅琳曾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中說:
“短命的婚姻閃電般地破裂,我還失業了,成了一個艱難的單身母親。除了流浪漢,我是當代英國最窮的人之一,真的一無所有。我父母對我的擔憂,我對自己的擔憂,都變成了現實。用平常人的標準,我是我所知道的最失敗的人。那段日子是我生命中的黑暗歲月。我不知道還要在黑暗中走多久,很長一段時間里,我有的只是希望,而不是現實。”
1967年羅琳出生在英格蘭格洛斯特郡耶特。
有一個比她小2歲的妹妹。
父親彼得是勞斯萊斯公司的飛行器工程師,母親安妮是學校科學實驗室里的技術員。
羅琳在中學的成績還不錯,還當選過女學生會主席。她參加牛津大學的入學考試,但沒有被錄取。
考上艾希特大學后,家里靠技術職業賺錢打拼的父母,希望羅琳拿一個職業學位好拿到“鐵飯碗”。但是羅琳只想學習英國文學。
一番妥協之后,羅琳悄悄換了專業,直到畢業那天,她的家長才知道自己的女兒學了一個“比希臘神話學更沒用”的學科。
21歲畢業之后,羅琳曾經在國際特赦組織里做雙語秘書,報酬也不算高。在一次從曼徹斯特到倫敦的誤點火車上見到一個小男孩,羅琳從此開始有了哈利波特故事的靈感。
她開始業余寫作的這年,母親因多年的病癥發作去世。
之后羅琳又跑到葡萄牙當起了英語外教。晚上教書,白天寫作。
她在酒吧里邂逅了自己的前夫,葡萄牙記者喬治。兩人因為共同興趣愛好而彼此產生好感。
兩人在1992年結婚,次年生下了自己的女兒杰西卡。
婚后的生活很不盡人意。喬治眼高手低從不肯出去工作,家中大小開銷全靠羅琳一人的微薄收入支撐。不僅如此,羅琳在遭受到丈夫的家暴。
這段婚姻只維持了一年。最后一天晚上,喬治說:“他把羅琳拖出家門,毆打她的頭部,當時還是凌晨5點。”
逃離失敗的婚姻,羅琳帶著自己的女兒回了英國蘇格蘭,租住在妹妹家附近。
婚姻失敗,沒有工作,還有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畢業七年,羅琳領著政府的低保救濟。
她自嘲自己是“我所見過的最失敗的人”。
但盡管如此,她從未放棄寫作,她經常推著嬰兒車到咖啡館寫作。點上一杯咖啡,一坐就是一天。
而在當時,羅琳完稿后,這本魔法故事書并沒有受:到出版社的歡迎。被4家出版社拒絕之后,這本書終于被倫敦一家小出版社看中。
這也多虧出版社老板女兒的功勞。這個八歲小姑娘在看完第一章之后,迫不及待的問父親,后面的故事。
從初印1000本,到后來拿到美國版稅,再到系列圖書在全球被翻譯成65種語言。各種電影、戲劇、周邊相繼出現。
人生從此逆襲。羅琳從一個輸得什么都沒有的單身母親,變成了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
“我曾確信我自己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寫小說。
但是我的父母都來自貧窮的家庭,都沒有上過大學,他們認為我的異常活躍的想象力只是滑稽的個人怪癖,
寫小說并不能用來抵押房產,或者確保得到退休金。
他們希望我再去讀個專業學位,而我想去攻讀英國文學。最后,達成了一個雙方都不甚滿意的妥協:我改學外語。
可是等到父母一走開,我立刻報名學習古典文學。”羅琳曾經如此說。
當曾身無分文的羅琳被暴力的丈夫趕出了家門,從此,她沒有了家,沒有了工作。
她不得不帶著幼小的女兒從葡萄牙來到愛丁堡,租住在一間冰冷的毛坯房子里。
一邊艱難求生,一邊不忘筑夢。
她沒有氣餒,沒有像惡劣的生活環境低頭,憑著她的自信、堅韌以及頑強的精神,她一步步走出了困境。
即便婚姻失敗,一無所有,她相信,她一生的命運不能僅依靠政府的補貼和救濟過日。
她努力奮斗,從不妥協,最終讓苦難向她低頭,創造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