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二戰(zhàn)納粹罪行的影片多數(shù)是直描納粹如何施暴于猶太人,看完的確讓人心灰意冷淚漣漣,但《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不催淚,卻有種與眾不同的震懾力。到結尾處我真想把雙手伸進屏幕尖叫:不要啊—!
沒用了……小男孩才8歲,就陰差陽錯灰飛煙滅了。人生的旅途還沒出發(fā)就被結束了,還有比這更讓人絕望的嗎?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猶太人的大規(guī)模屠殺、迫害究竟源自怎樣的仇恨?冰心曾說:為著正義,我對于以人類欺壓人類的事,似乎不能忍受。那些施暴的納粹難道是機器,只需希特勒發(fā)出執(zhí)行的代碼命令?小男孩的父親是納粹高級軍官,剛晉升被派管奧斯維辛集中營,一家人囚禁般生活在集中營外圍一處。但小男孩渴望外面的世界渴望小伙伴的陪伴,一天他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正被勞役的猶太男孩。兩人漸成了朋友,后來的一天他意外混進了集中營卻被趕進了焚尸爐。是不是針只有刺到你身上,你才知道有多疼呢?
影片改變于同名小說,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反思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