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天倫之樂》是一部充滿溫情的電影,影片一開始那些唯美的畫面便吸引了我繼續往下看的興趣。
Frank是一名電線工人,他勤懇會生活。每天用吸塵器將地面收拾干凈,又細心地剪了花樹,一遍遍地剪了草坪,一股濃濃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生活的平靜感與品質感爆棚,這就是我向往的閑適生活。一個人住在這里,做一些自己愛做的事情,度過余生,應該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讓人傷感的是當圣誕節來臨之際,Frank充滿信心地從超市搬回上好的紅酒,優質的肉,搭建好室外的聚餐設施后,卻接到了一個個孩子們的來電,都說有事不回家了。在落寞之余,他決定不顧病情,連日連夜地去看望四個孩子。
然而他們對他并不信任,幾個人之間互相串通,希望父親不要在自己這里久留。并不是孩子們不孝順。他們不能將真實的自己展示給父親,是怕父親失望。大女兒開了廣告公司,婚姻并不像他想象的幸福,飯桌上丈夫和孩子就對立起來,場面比較尷尬。
兒子 Robert 原來只是個鼓手,而并非指揮家。兒子大衛被他找了無數次,沒見人影。小女兒是明星,看起來是最喜歡這位父親的,也是和父親走得最近的一個孩子。在豪華寬敞的公寓里接待了父親,Frank在她這度過了開心的一夜,然而藥不夠吃,得趕回去。
飛機遇到故障,Frank 的心臟病發作,這一幕讓人揪心,幸運的是,他被及時送到醫院,醒來時三個孩子均陪伴身邊。他也知道了畫家大衛的死訊,痛哭流涕。大衛從小被父親寄予厚望,成為畫家,他實現了父親的愿望,但他并不快樂。
可喜的是,經過這次對孩子的探望之旅,Frank 察覺出孩子們在用謊言欺騙他,知道孩子們真實的生活狀況,也反思了自己教育孩子的失敗之處:為什么孩子們將自己的一切愿意告訴媽媽而不是爸爸?
因為爸爸強勢,不是一個好的聽眾,不會跟隨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只一心想著讓他們成為他想成為的人,一味要求,并不理解。父親不是不愛孩子,而是強加給孩子的壓力,讓他們學會逃避他的追問。
如今中國多少父母不是這樣?將自己的愛好強加孩子,而不懂得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從他們身上觀察興趣點,挖掘他們的潛能。孩子過得痛苦,長大后與父母的心越走越遠,朋友圈屏蔽父母,只在要錢時給父母打電話,平時沒音信。父母抱怨孩子缺良心,孩子抱怨父母管得多。
好在Frank最后反省到了自己的問題,在已故8個月的妻子墳前傾訴,表明了他的心聲。他坦誠地將這些反思告訴了孩子們,雙方得到互相理解。當來年圣誕節到來之際,三個孩子帶著家人齊聚父親身邊,裝扮圣誕樹,烤火雞,打掃房間,其樂融融。
這是一部生活劇,也是一部教育劇,做父母的值得看這部電影,出門在外打拼的兒女們更值得看這部電影。讓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并不因為溝通而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