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名字,我印象中第一次聽說是在瓊瑤當年很火的一部電視連續劇《還珠格格》里,然后就這么先入為主地認為紫薇便是那個乾隆爺遺珠于民間、要與爾康攜手紅塵活得瀟瀟灑灑的落難公主。
也因此,當識花君告訴我眼前那顆高高大大的樹上開著的便是紫薇花時,我一時間竟有些楞住了,那感覺就如同當年的李益乍見外弟先是“問姓驚初見”,稱名確認正身之后就很自然地憶舊容了。
李益所憶起舊容必定是當年他們手足情深的場景,如今我因同名而由人及花,卻是一場跨越時空跨越物種的追憶,想想倒也覺得蠻有趣。
本想百度一下這花的習性,不料,剛在搜索框中輸入紫微二字,便出現了一系列的關聯結果,什么紫微斗數、紫微排盤、紫微命盤、紫微星、紫微樹、紫微花之類。
紫微斗數、命盤以前好象在武俠小說中見過,據說是星宿配合十二宮的術數算命方法,可以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大體定出命宮之所在,繼而推演出其終生的人格、貧富以及運勢之類,若對其加以歸類的話,恐怕應該可以歸為預測學吧。
最吃驚的是紫微星,沒想到她就是著名的北極星,真真是鼎鼎大名,如雷貫耳,簡直讓人肅然起敬。看看眼前的紫薇花,想想天上的紫微星,心里著實好奇,不曉得有著同樣美麗名字的它們是不是有什么聯系呢?
頗有些好事地繼續查,結果還真讓我找到了一個古老的傳說:
遠古時代,有一種兇惡的野獸,因其嗷叫時發出“年年”的聲音,故名年獸。年獸生性殘暴,傷害人畜無數,于是紫微星下凡,將它鎖進深山,一年只準它出山一次,它出山的那一天就叫做年關,人們整夜不敢睡覺,是謂守歲。
為了監管年,紫微星便化作紫薇花留在人間,維護著人間的平安與祥和。
這個故事有些讓人莞爾,基本上就是一個通俗的套路加一個完滿的結局,但聽來就仿佛是兒時倚在老祖母膝旁,聽她在月夜下的娓娓述說,溫情而又悠長。
其實,我之愛上紫薇花,只是緣自不經意的一瞥。
三亞的春少雨多晴日,接連數十天的艷陽把氣溫烘烤得過于熱烈,仿佛直接進入了盛夏。不過,據本地人講,現在也確實正是三亞最熱的季節,真正到六、七月份,反倒會因為多雨而涼爽許多。
聽來有趣,在三亞,季節于我的感覺時常是錯亂的,冬天自不必說,天山南北尚處于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在南海之濱卻可以著一襲沙灘長裙,赤足在海邊踏浪;看日歷明明尚在春季,小徑上卻不時飄散著些落葉,常常讓我有種秋天到了的錯覺;說這景色象是秋天吧,可周遭灼人的溫度,即便是向來熱不怕的我,也忍不住要開空調續命。對于即將到來的夏天又會是怎樣,目前還是個未解之迷,仿佛待開封的酒釀,正含苞的花蕾,在心里已然有了隱隱的期待。
某一天夜里,忽聽得窗外傳來了滴滴答答的雨聲,有落在水池中的,有打在蓮霧樹葉上的,也有掉到草叢中的,細聽似乎還有些微的區別,頗有“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的意境。
次日清晨,大約是久旱逢甘露的緣故,空氣清新得宛如過濾過一般,一呼一吸間,感覺得出有清冽的氣息淌過,沁人心脾。
晨跑途中,突然發現了小徑上躺著幾朵淺紫色小花,大約是剛被夜雨打落下來,小花尚無絲毫枯萎之態,單薄的花瓣有著小小的折皺,邊緣是一圈不規則的裂缺,看來宛如金魚游動時的尾,六片花瓣便象是小金魚們頭碰頭正商量著什么似的,小小的腦袋形成了一簇細細密密的花蕊,是金黃絲線繞出來的百轉千回,將層層疊疊的愁緒,委婉成“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的詩句。
心念一動,抬頭尋覓這花的來處,沒想到竟是高高大大的一顆樹,只因先前她的枝丫總與周遭的綠混在一處,以至于我每日清晨總是從她身邊無視地跑過,而未曾發現她是何時開始孕育起這些美麗的花?
不過,這也委實怪不得我,畢竟跑步這事不比散步,可以氣定神閑、悠哉游哉,倘不是這些掉落在地的花朵,恐怕我還會與她們失之交臂。
花與人,人與花,世間萬物的交會無不是出自機緣。其實,不論我今日是否注意到她,那枝上的紫薇都會自顧自成串成串地綻放,滿枝繁華,就如明《廣群芳譜》中所說“一枝數穎,一穎數花,每微風至,妖嬌顫動,舞燕驚鴻”, 紫薇,如驕傲的公主,又如天上的仙子,傲然地俯視著眾生。
世間之美,總以各自不同的形態存在著、變幻著,那些花兒,或高居樹冠之上,或處于灌叢逼仄之地;這片海,時而水天一色,時而波瀾壯闊;空氣中,有芬芳馥郁,就有疏影暗香,只是,欣賞這種種的美,需要的不僅是善于發現美的眼睛,還有善于捕捉美的心靈,更需要我們把匆匆的腳步放慢下來,如此,生活中的種種美好方能不被錯過,亦不被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