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我們常常面臨著這樣的困擾,自己做著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最喜歡的,僅僅是為了生存。而且工作內容對于自己能力的成長有限,上班如上墳,沒有一點成就感。
這樣的困境讓很多人陷入了糾結,他們害怕離開了現在的工作崗位或者公司,找不到新的工作,而創業也僅僅只是個想法,遲遲都沒有付諸行動。
困惑的IT男
熙瑞(社群昵稱)是我在的一個社群里比較“話癆”型的群員,完全沒有IT男的“悶騷”,不知道他工作的還以為他是做業務的。
有一天他在群里私我說幫忙看一下他的職業錨,我說明網絡咨詢也許沒有面對面咨詢的效果好,但是由于我們一個在南方一個在北方所以只能在網絡上解決當前最主要的問題了。他說明白,然后開始敘述他的故事。
熙瑞今年33歲,在IT這個行業,用他的話來說做“碼農”是差不多混到頭了。體力比不過新來的那些95后,也沒有辦法像從前那樣長時間熬夜了,而且做了10多年的崗位,早就已經沒有了當初的成就感。現在他在考慮著是爭取升職,坐上管理的位子,還是出去跟朋友一起創業。
“其實我兩個都想嘗試,做管理和出去創業。如果去做管理,雖然也不是我很喜歡的,但起碼可以不用為生計發愁?!蔽跞鸫蜃值乃俣群芸?,一會就打完了一句話,刷刷的幾排霸屏了,“但是如果不升職,出去創業,現在家庭也不允許,孩子太小,媳婦也還沒去工作,家里基本都是我在負擔,如果創業失敗了那真的是全家‘吃土’了。”
熙瑞的字里行間,我看得出他很焦慮。我看了下他的職業錨,基本上每個項目的分數都很平均,而且還有4個同分項。我問他是不是這幾項同分的都在現實生活中有所經歷和體驗,還是都感興趣呢?他回答,都沒有,10多年來一直做技術。
這確實是一件很糾結的事,就像同時擁有好幾種能力,但卻沒有一種是最拔尖的。而熙瑞從事了10多年的技術崗位,在這個崗位上也已經找不到他自己想要的成就感了,現在想要跳出來,首先得明確知道自己的目標。
三點定位找到目標、優勢和價值觀
根據現在一些非官方的統計,我們一生當中大概要換6-10次的工作。以我們22歲畢業,60歲退休(以后還有可能是65歲退休)來說,我們的工作年限是38年,也就是3-6年左右就會換一次工作。
當然也是有一輩子只做一個工作的人,這個數字的意義在于,我們會不停地面臨選擇。而如何在眾多的選擇面前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那就需要先認識自己,還有了解你想選擇的職業。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三點一線”的模型,來了解一下自己目前的有什么目標、能力以及價值觀。
通過這個定位模型,熙瑞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和價值觀,升職是優先考慮的,但是他還是想嘗試下創業,可目前創業還是個想法,并沒有具體的項目。
我只能給他幾點建議:
1.在保證自己當前生存能力富足的情況下,去尋找創業項目,從兼職做起。
2.看看自己平時空閑做的最多的事是什么,盡量去挖掘自己的興趣,在業余時間把興趣發展起來。
3.提升自己的能力,去找到相應的圈子,拓展人脈。
熙瑞看完后發了一段很感激的話,表示自己會認真考慮我的建議。由于網絡咨詢的條件有限,所以咨詢到此結束。
我們的一生中會面臨很多的選擇,成就的可能性也很多,但是只有最適合的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選擇。
而生涯規劃師所能做的,不是給你明確地指出你該走什么路,而是通過引導,和你一起規劃出通往屬于你自己的夢想路徑。
愿我們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