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Tim Keller作序的《Thoughts to Make your heart sing》,是一本讀給孩子聽的靈修美文,適合六到九歲。(作者Sally Lloyd-Jones還寫了公認經典的圣經故事《The Jesus Storybook Bible》,以每個故事都指向耶穌而著稱。)不確定這本靈修書有沒有中文版。我因為想讀給孩子們聽,就自己草譯了一遍,剛翻譯到三分之一的時候,就覺得自己也很受益。我常常感慨,如果我們小時候能聽到這些,人生該會多么地不同呢!我想簡單分享一些,特別是關于怎樣和孩子談創造、罪、救贖、赦免、榮耀這些有點難懂、卻又極其重要的主題。當然,透過圣經故事,孩子也能領悟到很多關于這些主題的信息,而這些靈修美文是在圣經故事的基礎上,展開來說了。
開篇,當作者談到創造,就談起了舞蹈:
起初,神譜寫出所有的生命——又為了歡樂——使整個宇宙翩翩起舞。
神站在中間,站在一切、一切的最中心。
就像行星在太陽面前的舞蹈那樣——旋呀,轉呀,繞來繞去,繞了一圈又一圈——神造了整個世界、整個宇宙,造了祂兒女們的整顆心來環繞著祂——來跳一支美妙的歡樂之舞!
你——正是為這舞蹈而生。
*“那時晨星一起歌唱, 神的眾子也都歡呼。” (約伯記 38:7 新譯本) *
這舞蹈的關鍵之處在于,神站在中間。如若不然,就會發生災難:
如果行星們想取代太陽,都把自己放在中間,會怎么樣呢?
災難!
圣經上說,當我們犯罪的時候,就是像這樣。
神造了祂兒女們的心,想要他們加入那美妙的歡樂之舞——繞著祂旋轉。但是,我們卻把自己放在中間,取代了神。**我們把自己放在神的位置——這就是罪。 **
這破壞了神那完美的世界。現在,我們的心就和神、和宇宙、和他人以及我們自己不合拍了。
然而,神卻有一個計劃。
一位救主。
有一天,耶穌會來到世上,把因為我們犯罪而帶來的災難挪到祂的心里。
然后,帶領我們重新跳起那支歡樂之舞。
“你要再次...和那些歡樂的人一同跳舞。 ”(耶利米書 31:4 新譯本)
在另一篇里,作者這樣談到罪:
什么是罪呢?罪就是想要逃離愛我們的神——想離開神,按我們自己的方式生活。
圣經上說,我們不是簡單地不小心走錯了,迷了路;而是像飛奔的馬一樣離開祂。我們就是這么地想要離開神!我們就像一匹戰馬,直沖向我們想要的東西。
然而,神能夠勒住逃跑的馬。
然后溫柔地引領他們歸回。
沒有人為自己的惡行后悔...他們各人繼續走自己偏差的路,像戰馬直沖入戰場。 (耶利米書 8:6 新譯本)
救贖和愛的信息滲透在許多短文里, 其中一篇這樣說:
圣經上說,罪轄制了我們——我們成了它的奴隸。罪使我們在生命的每個方面,都不能做真正的自己。它搶去了我們的自由,拴住了我們的心。
奴隸怎樣才能獲得自由呢?得有人“贖回”他們——付上贖價將他們從奴役中買回來,使他們得自由。
圣經上說,耶穌把我們從罪的奴役中救贖出來,怎樣救贖的呢?
祂付了贖價,買我們回來。
**贖價是什么呢?
祂的生命。 **
“因為人子來...要舍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可福音10:45新譯本)
關于赦免,許多大人也是何等需要明白呢:
**當神說祂赦免了我們,意思是說:“我已經把你做過的錯事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了。 我把它們用力拋出,遠到誰也看不見,連我也看不見!” **
你去旅行過的最遠的地方是哪里?神已經把你的罪扔到比那更遠的地方了。
你所能想象到的最遠的地方是哪里?一百二十億光年外的星系?
神把你的罪扔到比那還遠的地方!你再也看不到它們了。
“東離西有多遠,他使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 (詩篇 103:12 新譯本)
讀到這樣的文字,有誰會不動容呢!我們,需要像小孩子一樣領受神奇妙的恩典!
關于榮耀:
神告訴我們要榮耀祂。“榮耀”的意思是“很當回事兒。”當有人特別把你當回事兒的時候,你就會滿心歡喜。
但是,為什么神需要我們把祂當回事兒呢?為什么祂需要我們來得到快樂呢?
祂不需要。從最開始的時候,天父和祂的兒子耶穌,以及圣靈就已經一起存在了——在這個充滿愛的家庭,祂們彼此榮耀,跳著奇妙的喜樂之舞。
**不。神創造我們不是為了使自己喜樂——祂已經擁有喜樂了。
祂創造我們,是為了分享祂的喜樂。
祂知道,這是最能使你的心快樂的一件事。當神說,“來榮耀我!”祂其實是在說:“充滿喜樂吧!” **
祂正在邀請我們:進入祂永恒的歡樂。
*“我們所講的,是從前隱藏的、 神奧秘的智慧,就是 神在萬世以前,為我們的榮耀所預定的;” (哥林多前書 2:7 新譯本) *
這本書大概有一百篇靈修短文,而我只舉了幾篇。書中還有很多內容,用生動的比喻、優美的詩歌、和感人的故事,將經文解開,娓娓地訴說神那難以言傳的愛,以及各種寶貴的生命功課,能引導孩子更清晰地認識和經歷耶穌。正如每個圣經故事都指向耶穌,因為耶穌是福音的核心,作者說,要想真正看清神那奇妙的,永不止息、永不放棄、永不斷絕的,從始至終、存到永遠的愛,就必須看見耶穌。只有耶穌能做到哥林多前書13章那愛的清單。說到底,愛通常不是一個清單,而是一個人。翻譯過程中我的心也多次被點亮。誠如Tim Keller所說的,盡管這本書是為孩子設計的,卻會使我們所有人的心歡唱起來。他還提到,從小被灌輸圣經知識和教義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大都出現一種不平衡:信息多,體驗少,即神同在的體驗很少。而這本書正好幫助孩子建立與耶穌個人的生命關系,能一定程度上糾正這種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