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怪誕又實用的日常心理學 》讀書筆記

起初我是被這本叫《那些怪誕又實用的日常心理學》的書名吸引了,我那時以為這本書會介紹一些生活中一些奇葩的心理問題,所以就好奇地想讀一讀。當我讀的時候才發現,這本書的內容其實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不過也很有趣。作者在書中用一些有趣的實驗分析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怪”現象,比如:為什么人們總是找不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方法?有時候答案就在眼前,為什么人們偏偏看不見?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和發明家的創新靈感來源于哪里?

源于網絡

整本書的宗旨就是鼓勵我們用心發現生活中的“大猩猩”。這里的大猩猩暗示著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經常忽視的事物,也稱為“心理盲點”。

大猩猩是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制作出來的一部短片的主角,短片只有三十秒,是他們用來研究視覺心理學的。短片所展示的內容是:三個穿白色T恤和三個穿黑色T恤的人在玩球,但是球只在穿白色T恤的人中間傳遞。在他們傳球的過程中,會有一個裝扮成大猩猩的人出現。他慢慢走近人群,然后對著鏡頭拍打胸口,最后從這六個人身邊走過,然后離開。

研究人員要求實驗的參與者,也就是短片的觀眾,在觀看影片的同時統計穿白色T恤的一組人的傳球次數。等短片放映結束后,詢問他們有沒有在觀看過程中發現異常。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極少有人察覺到大猩猩的存在。這個實驗成為心理盲點的絕佳例證。

正是因為心理上有盲點,我們才錯失了很多東西。人們太專注于統計穿白色T恤的人的傳球次數,忽略了不期而遇的事物—大猩猩。就像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問題,神經就會變得很緊張,大腦只會去專注于去思考問題,有時候答案明明就在眼前,我們睜著眼卻傻傻地看不見。

每個人的心理都有自己的“盲點”,正是這個盲點讓我們對那些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案視而不見,讓我們深陷錯綜復雜的問題漩渦卻看不見捷徑所在,讓我們與那些可能改變一生的良機失之交臂。

為了不讓我們錯過一些重要的東西,我們的大腦需要時刻準備著去尋找隱藏的大猩猩。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不僅需要認真思考,也需要適當地放松,接納一些其它的觀點,也許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時候,就在我們大腦放松的一剎那間,突然找到了靈感。

這本書不像其它心理學的書那樣只是巴拉巴拉地講實例和大道理。這本書的有趣之處就是你會一邊讀一邊練習找大猩猩。我們讀者仿佛成了這本書的實驗者,會用自己的親身答題經歷來印證作者的觀點,也同時證明自己的大腦是多么的局限。

在書中,作者列舉一些令人腦洞大開的問題,來測試我們的玩商指數。越愛玩的人,大腦越放松,也越活躍,就比其他人更容易發現身邊的大猩猩,創新的靈感也更強。每次我嘗試回答這些的問題時,我都很糾結。我本以為我的腦洞就夠大了,沒想到測驗的時候,大腦死死地卡在了那里。也許是我太過于緊張,或者太注重問題的答案,大腦反而不能思考,陷入了為了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死扣中。但當我嘗試休息一下,不刻意去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反而回答問題的順利度明顯提高。說實話,我覺得找大猩猩的過程還是蠻奇妙的。


讀書筆記:

第一章: 開啟大腦,時刻準備著

大腦在全神貫注于那些預期中的事物時,就會忽略不期而遇的事物

如果你的大腦已經準備好了要解決一個特定的問題,它就不自覺地過濾掉各種讓你分心的事情,使你專心處理這個特定問題。

不是把問題完全拋諸腦后,也不是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問題上。你要做的就是找到這兩者之間的平衡,也就是既要保持對問題的關注,又要保持開放的心態,能夠接受預期以外的事物,這就是我要告訴大家的秘訣。

給大腦一個問題,認真思考,然后放松,打開心扉,吸納多元、新穎的觀點,你就會遇到全新的解決方案。

第二章:視角的力量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是因為他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感知事物?!?詹姆斯(美國心理學家)

觀察角度決定了我們看到的世界,也決定了我們能否發現存在的機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大腦所產生的特定看法是由諸多因素導致的。有時源于你的成長方式,有時取決于你所處的現實境況,有時某些觀點會帶給你情感上的共鳴,有時又會被周圍人的觀點左右。問題是一旦你的大腦形成思維定式,它就很難改變。

不要因為腳下的路好走就認為是選擇了一條正確的路。—逸名

第三章:認真玩耍

人不是因為年老而停止了游戲,而是因為停止了游戲才會變老的?!菝?/p>

左腦更擅長分析,理性,專注;右腦則更容易統攬全局,感性,幽默。因此,當你的狀態放松時,右腦就會比較活躍,幫助你跳出迷局,看清廬山真面目。

第四章:是時候叫醒大腦了

往往那些簡單尋常的事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卻常常對它們熟視無睹。—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奧地利哲學家)

還有一招可以叫醒你的大腦,那就是轉換視角,用新眼光看待老問題,把大腦從“自動駕駛”模式切換到“手動駕駛”模式。

當世界變得讓人越來越熟悉時,大腦就會盡顯疲態,機械地處理問題,不再探究,不再留心外界事物,機遇就會離你而去。所以你需要做的事就是激活你的大腦,改變休眠的狀態。

注明:以上讀書筆記的內容源于書中原句,版權歸作者所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