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
南宋愛國詞人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章造詣都很高,其中詩的成就最高,陸游的詩簡潔明了,章法嚴謹,早年雄渾奔放,晚年恬淡閑適,有的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飽含拳拳愛國熱情,對后人影響深遠。
陸游一生宦海沉浮,屢不得志,長期隱居山陰,因此創作了許多田園山水詩。陸游熱愛生活,善于從各種生活情景中發現詩材,無論是高山河川還是花草蟲魚,抑或是風情習俗、生活點滴,“凡一草、一木、一魚、一鳥,無不裁剪入詩”。不少作品觀察細膩,描寫生動,寓含哲理,富有情趣,意韻十足。
就拿荼蘼花來說,陸游寫了近二十首詩詞,對荼蘼花的形態、情致進行了惟妙惟肖的描寫和抒情,我們就擷取其中幾首,看看陸游是如何詠嘆荼蘼花的。
荼蘼,又作酴醾,這是一種比較文藝范兒的花,作為暮春花卉,常見于詩詞文章,尋常卻很少見其蹤影。古往今來,關于荼蘼的詩詞也不盡相同,大概是由于古人同名異株現象所導致,從整體形態來看,現在普遍認為荼蘼是薔薇科薔薇屬的懸鉤子薔薇。
《春游至樊江戲示坐客》
江頭蕭蕭春色暮,柳陰游魚飽飛絮。
芼羹箭筍美如玉,點豉絲莼滑縈箸。
銀鞍烏帽尋春客,朱戶青旗沽酒處。
浮生細看才幾時,一笑自應忘百慮。
綠杯到手不肯盡,寶帶照地身何與。
酴醾爛漫我欲狂,茗艼還家君勿遽。
這首詩從內容來看,應該是陸游年輕時候的作品,和朋友們一起游覽紹興樊江,面對美好的景色,群花爛漫的雪白荼蘼花,江南特有的美味佳肴,詩人意氣風發,雄心萬丈,一切憂慮都拋之腦后,觀花飲酒,酣暢淋漓,觥籌交錯,放浪形骸,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東陽觀酴醾》
福州正月把離杯,
已見酴醾壓架開。
吳地春寒花漸晚,
北歸一路摘香來。
這首詩作于紹興三十年(1160年),詩人初入仕途,從福州決曹掾上被調回臨安,心情愉快,描繪了一路景色。從福州正月出發,暮春三月到達浙江東陽,一路上因為氣候不同,荼蘼花從正月開到三月持續開放,沿途觀花聞香,非常愜意,也表達了詩人的樂觀心情。
《對酒戲作二首》
手摘酴醾剪牡丹,山家草草亦杯盤。
溪頭一夜風吹雨,又作殘春幾日寒。
亂插酴醾壓帽偏,鵝黃酒色映觥船。
醺然一枕虛堂睡,頓覺情懷似少年。
這兩首詩是晚年所作,描寫的詩人的閑適和情趣。荼蘼花晚春開放,和牡丹花期相近,晚春也有倒春寒,于是詩人小酌一番,幾杯黃酒下肚,醺然微醉,對酒賞花,摘下荼蘼牡丹花,亂插在發髻上,幾乎把帽子都擠扁了,無憂無慮,酒后酣然而睡,頓時感覺猶如到回到了年輕時。該詩情景交融,把詩人的醉態描寫的惟妙惟肖,躍然紙上,展現出一派清凈閑適的田園風光。
詩人偏愛荼蘼,因為荼蘼似雪,圣潔高雅,清香四溢,長期隱居的詩人,對如何觀賞荼蘼有獨特見解,我們來看:
《海棠》
月下看荼蘼,燭下看海棠。
此是看花法,不可輕傳揚。
荼蘼暗處看,紛紛滿架雪。
海棠明處看,滴滴萬點血。
詩人用荼蘼和海棠做比較,喜歡夜深人靜的時候欣賞花卉,并且指出月下從暗處品荼蘼,燈光下近處賞海棠,這樣才更能突出花卉的特色,可以說獨有情趣。
《東園小飲四首?其三》
三月園林日漸長,閑從鄰曲答年光。
酴醾獨殿群芳后,醽醁能令萬事忘。
下豉莼羹誇舊俗,供鹽梅子喜初嘗。
烏靴席帽知何樂,自古京塵瞇眼黃。
農歷三月,白天漸長,閑著無事,和鄰居閑聊年景,賞花飲酒打發時光,荼蘼花在群花后開放,后來居上,美酒能讓人忘卻煩惱,江南名吃豆豉莼羹,鹽漬梅子,欣喜可以立刻品嘗,(試問),穿著長長的管靴和管帽多么受拘束,自古以來都說宦海沉浮,前途難料,朝廷都被錢財瞇了眼(還是當老百姓自由自在。)。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以看破官場,有志難伸,還不如歸鄉享福,賞花飲酒。其實暗含著對當時的權貴的不滿,然而又迫于無奈,只好聊以打發時光的郁悶心情。
《睡起》
睡起披衣弄素琴,房櫳槐柳綠成陰。
春殘鵯鵊如多恨,雨惡酴醾欲不禁。
羸病強行常踸踔,戇愚多慮每噫喑。
行年九十猶賒死,誰測高高厚厚心。
陸游有多首《睡起》詩詞,這是其中之一。早上起來,披衣調琴,看看屋外槐柳成蔭,晚春后鵯鵊(bēi jiá)鳥很早就鳴叫,如傷春之恨,春雨嫉妒荼蘼花開,肆意澆打,然而卻不能禁止荼蘼如此爛漫,年老多病走路都顛簸而行,生性愚鈍憨直,憂國憂民,如今也無奈不語,年近九十唯欠一死,誰還有功夫去猜測錯綜復雜的人心。這首詩,詩人面對暮春景象,風光雖美,令人傷悲,身體羸弱,憂憤成疾,多次獻策復國策略,卻被束之高閣,因而心灰意冷,況且年齡已大,也不愿意去猜測朝廷的動向,全詩貌似無奈,其實內心卻蘊含著強烈的報國欲望,頗有烈士暮年壯心未已的不甘和抱負。
關于荼蘼的詩,陸游還有很多首,限于篇幅,這里就不一一列舉,有興趣可以自行閱讀。
2019/5/7榆木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