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突然想起,去南京考試那會兒。下了車走反了方向,南轅北轍 。考試學校側面是一條狹窄的小路,路邊停滿了私家車,左右倆側都是湯食小面的店。中午十二點已過,我拖著行李箱,拿著手機百度著路線,手機鈴響起,是那時常和我聊天侃山的人(他也有些許記掛和擔心,不過沒那么真心誠意,后來便越來越疏遠了)我著急慌忙的找訂的賓館,越來越迷糊,說了兩句就匆忙的掛掉電話。
那是我又一次出發去取一個陌生的城市,雖說小時候被大人領著逛過南京,但我長大了,為了自己的前途和未來,自己不得不拖著行李箱四處奔波。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那條有起有落的坡道上,一來一回一去我走了三趟,小雨打在臉上,糊了眼睛,弄臟了頭發,打濕了衣服。仿佛淅淅瀝瀝的雨世界里就我一個人拖著行李箱,箱子里明明有傘,卻沒心思替自己撐起。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明白自己走反了方向后,也明確了賓館到底在哪個方位之后,走進了一家餛飩店,打包了餛飩接著奔向住處。那一次的南京行我遇見了很久沒見面的小學同學,在我人生多個過客中又增添了一位,很熱心的小伙子,后來為了感謝南京的幫忙和款待,我特地從淄博買了特產陶瓷杯子,略表感謝。
很久后的這個午后,驕陽似火,我卻腦子里一閃而過當時的雨,不知道為什么那場景會咻得冒出來。也激發我寫下當時的場景,可能是在為未來拼搏的那些日子,我淋過的不少雨滋潤了我的尸體。每一次都倔強的不打傘,即使它就在背包里,雨使人凌亂,使人落魄,使人模糊,但雨又使人暢快,使人清爽,使人明晰!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