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23日,是所謂的世界讀書日,那么意味著昨天發生在這個世界上的書單推薦可能要比平時多一點。我們的一生經歷大大小小的榜單,讀書時有成績榜單,前十名、前二十名,甚至全班的名次都在列;工作時有績效考核榜單,誰優秀,誰沒達標,一目了然。
全世界人都熱愛榜單,榜單的存在,好處很多,重在篩選,從琳瑯滿目的總量中挑選,突出重點;全世界人都喜歡看榜單,閱讀書單、電影片單、富豪榜等等等等,榜單的存在幾乎一種宗教式的存在,不少人熱衷閱讀榜單、收藏榜單。
然而那些收藏書單的人究竟有多少人是認認真真去研究、發現榜單里自己真正喜歡的呢?不得而知。還是僅僅只是一種收藏榜單的愛好,然后收藏庫里一堆榜單放著,僅此而已?
所以,在我看來,書單的存在不在于按圖索驥一個不落地追隨,而在于發現、研究、挑選、落實。發現書單的特點、研究列書單者的喜好、挑選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部分、落實自己的讀書計劃。
發現書單的特點:即書單的主題是什么?主要是涉及什么領域類型的書單集錦;書單羅列的標準是什么?是業內評價大眾口碑還是銷售業績;書單推出的目的是什么?是私人分享組織評選還是商業目的
研究列書單者的喜好:從書單的羅列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喜好或興趣異同點。比如,是側重于閱讀文學小說類還是社會科學類,是喜歡推理小說還是雜文詩歌,是注重小領域專業深入還是廣泛涉獵。
挑選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部分:結合自己真正喜歡的方向,挑選出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不可盲目一股腦照單全收;同時,對于那些不感興趣或從未涉及的領域,也可觀望關注,并嘗試整理出從入門到深入的一份自己的書單,多多擴寬自己的閱讀視角也至關重要。
落實自己的讀書計劃:一定要行動起來,落實自己的閱讀計劃,分清自己當前的閱讀重點板塊和次要攝取板塊,并整理好從別人書單里汲取的部分吸納入自己的待看書單;必要時規劃好自己的閱讀時間。去找到那本書、拿起來讀才是書單存在的最大意義。
做好這四步,我覺得才是一個書單對于讀者來說存在的真正價值。
我很少列書單,但也閱讀了不少書單,什么年度書單、好評榜熱銷榜、讀書達人的書單、專家學者的書單,數不勝數;同時,我也是個雜書愛好者,讀書以純粹閱讀為樂趣,只要是好玩、有趣、有料的書都會拿來看看,不拘泥于類型,但在乎口碑和評價。
最后,還是免不了俗,推薦幾部好書,各個類型都有,供各位同好之人發現、研究、挑選、落實。
1.《我打電話的地方》
喜歡讀短篇小說的人一定繞不開這位美國極簡主義大師,雷蒙德卡佛。卡佛的小說充滿著一種迷人的魅力,它來自于作者的生活經歷和人生苦痛,并被幻化成文字的力量,我們不會對它感到陌生,因為這大抵是屬于絕大多數人的境遇。
讀卡佛的每一個短篇,會讓人大呼過癮,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它會從哪開始,以及從哪結束,并最終優雅地來一句粗口,和卡佛一起,和生活的種種不歡作對。
每篇文章仿佛都是在講同一個故事,突然的開頭,突然的結尾,永遠都在你想象不到的地方戛然而止,任由你懸在半空像個猴子被耍般。每個故事仿佛都是在同一個長篇里截取出來一樣,莫名的留白和精取的細節,反而打開了閱讀空間。
這本《我打電話的地方》由雷蒙德?卡佛親自編選,囊括其所有最重要的作品,包括大名鼎鼎的《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么》、《大教堂》等,號稱“最卡佛”的卡佛小說集。
2.《北回歸線》
《北回歸線》注定是那種一看書名就讓我入迷的書,沒有理由。一看開頭便注定對味,之后便昏天暗地了。最后一卷讀畢時也未能明白作者為什么將此書取名為《北回歸線》,然而我卻能夠深刻體會美國著名詩人、意象派代表人物艾茲拉?龐德的這句評價“這大概是一個人可以從中求得快感的唯一一本書。”
這本書被稱為亨利米勒自傳三部曲的第一部,書中以回憶錄的形式追憶了作者同幾位作家、藝術家朋友在巴黎度過的一段時光,揭露了表面上看似浪漫美好的巴黎社會實質上的黑暗與墮落,并“不像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樣”,人們還是要生活,要生活就得向生活低頭。
有趣的是,作者本身也不斷地面臨著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巴黎里的各種人和事,既有和朋友們一起喝酒喝咖啡的美好時光,也有一起去嫖賭玩樂的頹廢日子。當一個作家朋友浸淫在與女人歡樂的時候,作者拒絕過也順從過,如同在巴黎這個光怪陸離的城市無法避免的魔咒一樣,愛它也恨它,當你愛它時你會忘了它的奢靡,當你恨它時卻無法舍棄它的好。
亨利·米勒對文字的駕馭如此讓人贊嘆不已,每個深陷小說的人都會被它的文字深深吸引,想象力相當豐富。中文文本尚且如此,英文原版就不用說了。袁洪庚的譯本是最好的文本,沒得說。亨利米勒在書中的人物塑造中大量使用意識流寫法,劇情隨著主人公的內心發展推進,讀來痛快異常,讓人一口氣也喘不過來。
3.《羅生門》
與芥川龍之介的相遇是一次偶然的美好,初讀時極為震撼,立刻愛上了這位日本文壇獨樹一幟的短篇小說大師。他的寫作風格如同他的人,怪趣不羈,瀟灑古雅,自小浸淫于古典文學,對中國文學如數家珍,喜歡日本俳句,有研究。
《羅生門》是芥川眾多短篇小說集里的代表作,收集了19個短篇,題材廣泛,包括《河童》《松林中》《地獄變》《羅生門》《某傻子的一生》《律子和孩子們》等都是我的私人鐘愛,其中《竹林中》更是被日本電影導演黑澤明改編為影史經典佳作《羅生門》。
如同其它作品集般,《羅生門》展現了芥川龍之介精彩的改編功力,短短篇幅寫盡長篇之野心,以古典段子為底子,融入芥川之雅美文筆,情節詭異奇特,浪漫與現實并行。三言兩語間勾畫出人性之美惡,世間之百態。
4.《看不見的城市》
伊塔洛·卡爾維諾的大名可謂如雷貫耳,不少中國作家都是他的粉絲,王小波、蘇童、朱天文、梁文道等等,王小波在他的《一只特立獨行的豬》里就屢次提起這位對他影響頗深的意大利作家。
《看不見的城市》包含了卡爾維諾對于城市的所有想象,借用馬可波羅與忽必烈的對話,穿越時空,描繪一幅幅極富意境和現實指涉的城市圖景,城市與記憶、欲望、符號、眼睛和天空,時空交錯,流動與變化。
卡爾維諾用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猶如一位畫家般構筑了一幅色彩斑斕的作品,超現實的筆觸呼應著現實主義的靈魂,冥冥之中,悄無聲息地,繪畫、寓言和詩歌三位一體。
5.《蘇菲的世界》
在看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之前強烈推薦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的這本有趣到要命的故事書,這可能是最富趣味的哲學入門書。作者用講故事的方式通過一個哲學老師與一個小女孩的角度將整個西方哲學史的重要精華娓娓道來,絲毫沒有枯燥之味。
更厲害的是,作者還給這層故事做了一個嵌套,也就是說哲學老師跟小女孩說也許我們并不是真實的,也許我們正在被監視永遠無法逃出去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多么神奇啊!這不就是正在和讀者互動么,以及使得書的主人公和讀者史無前例地同時進行哲學式的思考,并深深地被主人公的命運走向所吸引,閱讀欲望被無限放大。
正如有人評價此書,這就是一本披著小說外衣的西方哲學史!因此,這本《蘇菲的世界》可能是閱讀羅素那本世界哲學經典《西方哲學史》之前的最佳敲門磚。
6.《拿破侖傳》
在我為數不多的人物傳記閱讀經歷中,《拿破侖傳》無疑是最具分量的一本。拿破侖傳記的版本很多很多,而德國作家埃米爾·路德維希的此版可謂個中翹楚,以時間為線索,以史實為基礎,描述了拿破侖叱咤風云的傳奇一生中經歷過的各次重大戰役和心路成長的歷程。
一個軍事天才的政治之路,跌宕起伏創造歷史。東征莫斯科、萊比錫戰役和滑鐵盧之戰是這位科西嘉人戎馬生涯中走向失敗的關鍵性戰役,然而真正打敗拿破侖的其實是他自己,身體里流淌的血和頭腦里充斥的神,一直在爭斗;軍事天賦、政治才能和家國情懷的天平,也一直在他內心搖晃著。
當初閱讀的是從圖書館借閱的浙江文藝出版社2008年的一版,如上圖所示;之后便毫不猶豫購入中華書局2012年精裝版收藏,實在是值得一讀再讀的經典。
7.《自私的基因》
《自私的基因》很有意思的一點在于它首先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出發去重新詮釋達爾文進化論,即基因水平而非種群或個體物種。開篇即刻提出:地球上的生命不過是基因為了自我復制得到傳遞的儲存器,所謂的優勝劣汰究其原因是基因的自私性。
生態學家理查德·道金斯小心謹慎又極富趣味地向我們論述萬物之間隱藏的基因進化論,當我們從基因水平去分析自然界的競爭、互利等行為時顯得更加有趣而富有啟發性。道金斯通過遠古時代“湯”中基因的生成、基因的復制原理與發展從而引出基因機器的概念,并伴以大量生動有趣生態學現象,比如鷹和鴿子的進犯與防御、螞蟻和蜜蜂的群居生活,借以科學實驗探討很多好玩的想象,但好玩的背后是被人忽視的遺傳學原理,這可關乎了螞蟻蜜蜂們的生存大事啊。
更有趣的是本書的后半部分作者試圖從親代與子代間的爭斗(關于親代如何對待自己的子代,是否一視同仁,偏愛是否有利于基因的生存)、兩性之間的爭斗(為何總是母性飼養親代的情況居多,而魚類相反)等等來看待基因在復制遺傳方面的“自私性”,當然,這里用的“自私”并非指個人本身的主觀意志,而是一種借喻。
8.《社會性動物》
說起心理學的世界級經典,大概還是要談到那本《烏合之眾》。在我看來,《烏合之眾》屬于社會心理學的開山之作,但存在不少不嚴謹之處。而這本《社會性動物》號稱是“美國社會心理學的《圣經》”,影響力頗為深遠。
作為一本結實、翔實、平實的心理學著作,此書科學地運用了我們很熟悉的“控制變量法”對一系列社會現象進行分組實驗。比如,旁觀者效應,面對黑夜大街上的搶劫為何無人伸出援手?又如,事后聰明偏差:一旦知道了某個事件的結果,人們傾向于高估自己的預測能力。以及涉及社會認知,選擇性注意和選擇性記憶、認知的局限等等。
“什么是我們,怎么說出了,為何這么做”試圖解釋生之為人如何做出自內對外的反應,自知的和不自知的,我們何以成為現在的我們,如何被過去所縛,受現在所惑,引未來之果。
9.《火星救援》
看過電影《火星救援》的朋友肯定不會對此書感到陌生,電影即是改編自該本同名小說,2009年,安迪·威爾陸續將他的小說《火星救援》貼在自己的個人網站上,供人免費閱讀。在眾多讀者的強烈要求下,他在亞馬遜平臺上發布了作品,收費0.99美金,哪知花錢買他小說的讀者比免費閱讀的讀者更多。2013年3月,蘭登書屋以六位數買下小說的版權。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小說完全是屬于逗比風格的,電影的喜劇元素遠遠不到小說的十分之一。小說以獨自落難火星自我救援的主人公為第一人稱口吻并以日記體的方式成書,主人公人物屬性相當逗比,各種樂天派無厘頭和爆粗自娛自樂,簡單概括來說就是“哎呀要死了要死了,咦,有辦法了不會死了死了,哎呀又要死了又要死了,咦,又想到辦法了哈哈哈”
同時,不同于以往科幻小說或影視作品,《火星救援》的科學態度實在是嚴謹得不像話,涉及了大量天文物理、化學、生物學等等,卻絲毫不枯燥,因為大多時刻是中學所學,而主人公主要要做的是:制備氧氣、制備水、種土豆、種土豆和種土豆。
10.《你今天真好看》
最后推薦一本去年大熱的漫畫書,《你今天真好看》,萌到爆炸!收錄了莉茲?克里莫150多張逗趣漫畫。書中集結了所有你能想到的各種萌物,恐龍、棕熊、兔子、企鵝,甚至還有傘蜥、獾、土撥鼠、狐獴……在詼諧的對話中,它們展現出一種與生俱來的幽默感和令人艷羨的生活情趣。一個個小故事,各種動物的蠢萌冷幽默,十分輕松自在的床頭書,瑣碎時間拾起的樂趣。
不要讓書單僅僅成為了你的“喜歡”和“收藏”,把它們吸納融匯成自己的書單并趕緊讀起來顯得更為重要!
感謝讀書,讓身處世界各地互不相識的我們因為共同愛好一本書而彼此有了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