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之路》| 炎小寧解讀
《財務自由之路》| 炎小寧解讀 關于作者
博多·舍費爾,德國理財大師,被稱為“歐洲第一金錢教練”。1960年出生于德國科隆,16歲獨自闖蕩美國,26歲時不幸陷入了財務危機,債臺高筑,但4年后,他不僅擺脫了危機,還創辦了數家公司,通過投資成為歐洲知名的億萬富翁。此后,博多·舍費爾開始向大眾傳播自己的致富秘訣和理財知識,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通過這些方法獲得財務自由,過上幸福的生活。除了《財務自由之路》外,另著有暢銷書《贏家法則》和《小狗錢錢》。
關于本書
本書是理財入門書籍,投資理財或財商教育的必讀書之一。在德國出版后,曾一度成為德國圖書年度暢銷榜的 NO.1,連續110周占據在德國圖書排行榜榜首的位置。這本書還被翻譯成了33種語言,在全球暢銷,銷量超過一千萬冊,改變了很多人的理財觀念。
核心內容
擁有財富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權利,但是要消除對金錢的偏見,不要當一臺賺錢機器,而要擁有一臺自動為你賺錢的機器。只要轉變理財觀念,掌握投資理財的方法,任何人都能實現財務自由,成為金錢的主人,不再為金錢而煩惱,過夢想的生活,擁有成功和幸福的人生。
點擊查看大圖,保存到手機,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關于財務自由
所謂財務自由,就是指你不需要僅僅為了應付生活支出而工作,靠資產產生的利息就可以維持基本的生活開支。換言之,你不再是一臺賺錢機器,而是擁有一臺為你賺錢的機器。擁有財務自由,是我們擁有自由人生的基礎。
二、窮人和富人的差距
窮人和富人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對待財富的信念和原則上,具體表現為四方面:對于財富的定義不同、對待財富和財富目標的態度不同、賺錢的動力不同、金錢觀不同。
- 財富的定義
窮人對財富沒有明確的定義,富人對財富則有著非常明確的定義,比如在多少年內要賺到多少錢。作者提到,要定義財富,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必須知道明確的數字、一定要用筆把它寫下來、要把它轉化為相應的畫面。 - 對待財富和財富目標的態度
窮人從來沒覺得自己一定要有錢,財富目標也總是搖擺不定,換來換去,而富人則認為,我必須要有錢,沒有其他的選擇,因為我無法再忍受窮困潦倒的日子,更不希望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作者認為,要制定大目標,這樣一來,出現問題時,看向目標的視線就不會被擋住,你就會更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 - 賺錢的動力
窮人賺錢的動力不足,借口多,只關注自己的劣勢,而且不打算付出110%的努力,富人卻有著很足的賺錢動力,關注自己的優勢,并全力以赴。 - 金錢觀
窮人普遍對金錢有偏見,看法消極,而富人的金錢觀比較積極。
三、實現財務自由的三步計劃和四個策略
實現財務自由的三步計劃是逐步遞增的,分別是實現財務保障、財務安全和財務自由,這幾個階段性財務目標分別對應著不同的金錢數目。
- 財務保障
就是指能保證你6-12個月內基本生活的儲備金。也就是說,假設你生病了、失業了或是遇到了種種難以預料的麻煩,導致你目前無法工作,這筆錢能夠支撐你度過這段時間或是順利找到下一份工作。這筆錢主要用于應對不時之需,所以一定不能隨意動用,也不可用于任何有風險的投資。 - 財務安全
是指你需要積累足夠的資金,以保證你可以靠利息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假設年利率為8%,你每個月至少需要支出3000塊,那3000*150=45萬,就是你要達到財務安全所需要的資金總額。為了保證資產安全,這部分資金的投資依然要以穩健為主。 - 財務自由
是指資產的利息收入等于或大于你的生活支出。你可以詳細列出你所夢想中的生活所需要的金錢數額,平均到每個月中,再用這個數目乘以150,就是你要達到財務自由所需要的資金總額。假設年利率仍然為8%,你每個月至少需要支出10000塊,那就是10000*150=150萬。當然,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原則是,無論出于任何原因,都絕對不要動用你的本金,即能給你下蛋的“金鵝”。
實現財務自由的四大策略:按一定的比例儲蓄金錢、用這些儲蓄資金投資、想辦法增加收入、從每次加薪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錢進行儲蓄。簡言之,就是存錢、投資、開源、再存錢再投資。 - 儲蓄一定比例的金錢
使人變富有的,不是收入而是儲蓄,儲蓄是最基本也最簡單的理財方式。就連全球投資之父、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約翰·鄧普頓也非常重視儲蓄。他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就和妻子共同決定,把每個月收入的50%存下來,即使是在掙得特別少的月份也堅持做到這一點。股神巴菲特早在當報童時,就將自己省下的每一美元都存起來,因為他更關心自己在未來的財富。巴菲特透露,變得富有的秘訣很簡單,就是:儲蓄,投資;繼續儲蓄,繼續投資。 - 投資
只靠存錢是無法讓我們在短時間內變得富有的,而且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財務自由,能夠更自由、靈活地運用金錢,所以,有了一定的資產后,就用投資所得去消費,而不是一味地壓制自己的消費,把自己變成一個守財奴。
要進行投資,我們就要先搞清楚投資和債務的區別。區分它們的關鍵在于:金錢是在流向你還是遠離你。如果金錢流向你,那就是投資;反之,就是債務。比如汽車就屬于負債,這是因為汽車從剛買入的那一刻起就開始貶值了,而且它需要停車費、汽油費、洗車費、保養費等等,錢不斷地從你的身邊流走了。 - 增加收入
增加收入的方式有很多,作者的建議是找出你的天賦和熱情所在,給自己訂一個目標——3年后成為你所在領域的專家,然后朝著這一目標努力。
有一個絕佳的技巧:假設現在就是3年后,你已經成了所在領域的專家,你可以給寫一個廣告宣傳自己,向大家介紹你的產品或是能提供的服務。這樣做,可以讓你就從客戶的角度出發,考慮到自己的優勢所在,同時也能意識到如何最大化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在寫廣告的過程中,你或許就能確定自己到底喜不喜歡這一領域,如果真的不喜歡,就可以盡早轉行,選擇別的領域。與此同時,你也可以尋找其他的收入來源,逐步將你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收入豐厚的工作上,逐漸減少收入低又耗時的工作。 - 把增加的那部分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存起來
如果你的欲望不高,依舊保持原有的支出水平,除了拿出一些錢購物獎勵自己,就可以把增加的所有收入都存起來,然后拿這筆錢再進行投資。在具備了相應的投資知識之后,投資得越早越好,因為復利的魔力大到驚人,而影響復利的兩大因素就是時間和利潤率。而且,要實現財務自由,最好遵循“一半一半”的投資原則,也就是一半用于中風險投資,一半用于高風險投資,多學習,多實踐,或者拜成功者為師,進行投資。
金句
- 窮人總是更加關注“為什么”,而不是“怎么做”。
- 我們對于金錢的潛意識看法會出賣我們,有些想法可能連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嘴上說著不要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如果你對金錢的看法非常消極,在內心深處認定有錢并不是一件好事,那就很難變得有錢。
- 你所飼養的“金鵝”越多,它們下得金蛋就越多,也就是說,你能用于投資的資金總額越大,越能盡快地實現財務自由,這樣的話,或許根本用不了7年的時間,你就能實現財務自由。
- 7年之后,希望我們都能擁有持續賺錢的能力,實現財務自由,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夢想中舒適、有尊嚴的生活,不再為金錢所困,讓金錢為我們服務,掌控自己的人生。
撰稿:炎小寧腦圖:摩西轉述:滿超
5366人寫了筆記
寫想法 復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