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兩個人在一起因為愛情,與年老的兩人還在一起是因為親情!
2017-08-09 第34天
戀愛的煩惱
―――為什么我會愛上不該愛的人呢?
戀愛在人生中的比重
從事心理治療(心理諮商)這個工作,理所當然地會聽到各種人對愛情的煩惱。
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再次感受到「戀愛」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占了多少比重,真的是因人而異。
換句話說,有些人幾乎沒有愛情上的煩惱,但是也有另外一些人經常為情所困。
人生當中其實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煩惱,「工作」上的煩惱、「親子關系」中的煩 惱、「養兒育女」的煩惱、「婚姻」的煩惱、「疾病」的煩惱……而這里想要帶領大家思考的是,這各式各樣的煩惱,對本人來說有什么樣的意義,又帶來什么樣的訊息。
但是,「戀愛」這件事情在這各式各樣的煩惱中,占據了一個不同于其他煩惱的特別位置。
大部分的人,當然程度與頻率或許有所不同,都同樣會煩惱工作上的問題、家庭中人際關系的問題、疾病的問題等等。相較之下,對于戀愛,有些人在人生當中幾乎不曾為其煩惱過,但是相反的,也有一些人從年輕直到晩年,都經常為情所困。由此可知,戀愛是個具有極大個人差異的問題。
世人都喜歡戀愛話題。
在喝酒聚餐的時候,也一定有人熱烈地討論戀愛話題。這樣的人會自以為是地想: 「這個世界上怎么會有人對戀愛話題不感興趣呢!」
但是,我希望各位一定要在下次喝酒聚餐的時候觀察看看,一旦開啟戀愛話題,十個人當中應該會有兩三個人突然低下頭來。事實上,「在喝酒聚餐的時候光顧著談論戀愛話題的人」,可能在「自己不注意的時候遭到三成左右的同事、主管或下屬 (學生的話則是朋友)疏遠,無論同性異性」,因此必須注意。
不戀愛的新生活型態
其實抱著下列這種想法的人意外地多。
我既不曾一頭栽進愛情當中,也沒有經歷過類似「為愛癡狂」的體驗。如果在喝酒聚餐的時候老是受到戀愛話題轟炸,情緒上就會變得「不知為何不想加入這個話題」, 覺得「只有自己沒在談戀愛」,好像在人生的進度上落后一般,而陷入低落的情緒…… 這點也有資料可以證明。
根據電通總研針對日本全國二十三至四十九歲的單身男女所做的「電通『單身』意識調查」(樣本數一千九百九十六人\二〇一〇年二月實施),與「電通『單身』實態調查」(樣本數一千四百四十五人/二〇一〇年九月實施)可知,回答「現在有交往中男朋友」的單身女性,只占全體的百分之三十?七,換句話說,有七成的單身女性沒有戀人。不僅如此,沒有男朋友的人約有一半,也就是百分之三十四?七的人「三年以上沒有男朋友」,再加上有百分之十五?二的人「從來未曾與異性交往」,透過這樣的結果可以發現,三年以上沒有和異性交往的單身女子超過半數才是日本的真實現況。
此外,同樣的調查也發現,對于戀愛采取消極態度,「等待對方主動接近自己」的單身女子占了七成以上,但是單身男子也有百分之六十四表示自己屬于「等待對方接近的類型」。換句話說,現在的單身男女處在「互相等待的狀態」,若以拳擊來說,就是彼此都「光顧著采取防守態勢,不敢主動出擊」的情況。不僅如此,在愛情的必要度方面,回答「談不談戀愛都無所謂」的人,數量也超過「一定必須談戀愛」的人。
分析這份調查的白河桃子小姐,針對這樣的情況發表如下評論:
每十位單身女子當中就有七位沒有男朋友,可見「沒有戀人」是日本單身者的特征。法國的單身者有七成與伴侶住在一起,但日本不要說是同居了,有戀愛對象的男女加在一起還不到三成,甚至每五人就有一人「沒有與異性交往的經驗」。征婚熱潮讓聯誼活動看似熱絡,但「即使認識了異性,之后也不會繼續 來往」。無論男女,自認為是草食系的人都占了六成,而彼此等待對方主動接近的男女當然不可能產生任何火花?,F今的女子覺得「談戀愛很麻煩」,因而 處在「愛情冷感」的狀態。如果問她們「戀愛哪里麻煩?」她們會回答你「男人很麻煩」,她們對于與擁有玻璃心的男子構筑關系,甚至必須由自己主導感 到疲累。或許無論男女,都不想承擔傷害別人,或是自己受傷的風險吧!那么,能夠交到男女朋友的人,與交不到的人有什么差別呢?他們的差別展現在溝通能力上?,F在這個時代,可說是只有積極參加聯誼、出席聚餐,同時還會學習新事物與加入嗜好社團等積極與他人溝通、擁有人際網絡的人才有可能交到男女朋友。光是往返住家與公司就能戀愛結婚的時代,只到八〇年代為止。?
各位如何理解這樣的調查結果呢?
真要說的話,白河小姐似乎對這樣的傾向抱持著否定的看法,認為這是加速日本不婚、晚婚、少子化的原因,但我的看法略有不同。
我認為最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愛情的必要度方面,「談不談戀愛都無所謂」的人,在數量上超過了「一定必須談戀愛」的人。
這不就是對一九八〇年代之后,持續近三十年的市場主導型「愛情至上主義」(愛情教)提出的無言抗議嗎?
我是這么想的。
日本幾乎沒什么基督教徒,卻莫名其妙地慶祝圣誕節。
連續劇、歌曲、綜藝節目,全都只有關于愛情的內容。
在這個幾乎可說是信奉「愛情教」的社會中,絕對有不少人因為情路坎坷而烙上自我否定的烙印,覺得「談不了戀愛的自己很沒用」,并且不知為何,似乎還必須抱著「連身為『人』的尊嚴都遭到否定」一般的痛苦心情活下去。
大家終于開始意識到,必須反抗這種淹沒日本的「愛情教」。
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我這么說并不是要否定愛情的價值。
我想表達的是「成熟的社會是一種能夠認同、尊重各種生活方式的社會」,因此我們也應該把「不戀愛的生活方式」,當成一種有價值的生活方式來認同、尊重。
換句話說,談不談戀愛是個人自由。
但過去我們的社會卻沉浸在「不談戀愛就不是年輕人」「不談戀愛就不配當人」這 種「愛情教」的氣氛當中。而現在,這許許多多壓抑著自己心情活下去的人,終于開始喊出自己的心聲!
我的課堂上也出現了這樣的場景。
這個場景發生在大教室,當時我們正在課堂上討論「你想不想談戀愛」的問題。
我在聚集了數百名學生的教室中試著拋出這樣的提問:「你們當中,有沒有人對異 性完全不感興趣呢?」臺下有數名學生舉手……而且全都是男生。
從前的學生在這種場面中,即使有這樣的想法也只會悄聲討論,很少有人會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然而這些學生卻光明正大地舉起手來。我覺得他們可能有話想說,因此把麥克風遞給其中一個人,問他「為什么呢?」結果他回答:
「因為很麻煩?!?/p>
我試著再問得更仔細一點:
「但是,如果在各位這樣的年齡,一般也會有『需要發泄』的時候吧?」
結果那名學生說:「老師,這種時候也是自己處理更輕松吧,自慰輕松多了。自慰跟做愛也沒什么差別不是嗎?而且做愛的話還要滿足女孩子。與其注意這些麻煩事,還不如自己來更方便?!?/p>
他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
而這位學生又繼續補充:
「我一直覺得社會上這種將『必須對異性感興趣』的價值觀投注在大學生身上的風潮很奇怪。應該不是這樣吧?我一直覺得,這種事情應該屬于個人自由不是嗎?」
只要是心理諮商師,應該都經常聽到這樣的煩惱:
「我連一次戀愛也沒有談過,是不是有什么天生的缺陷……」
這并不是什么缺陷!
談不談戀愛是個人的自由,沒談過戀愛的人不需要抱著低人一等的感覺。
很多人即使不談什么戀愛,依然活得理直氣壯。
所以你也可以抬頭挺胸,堂堂正正地活出「不談戀愛的人生」。
就像「不結婚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新的生活型態」,「不戀愛的生活方式」也同樣是一種「新的生活型態」!
為什么會愛上自己知道不該愛的人呢?
如果「不戀愛的生活方式」是一種生活型態,那么「愛得轟轟烈烈的生活方式」也同樣是一種生活型態。
而選擇「愛得轟轟烈烈」這種生活方式的人,必須面對的就是所謂的「外遇」。
這種時候,就會浮現出「為什么會愛上自己知道不該愛的人昵?」這個「實質上的問題」。
首先,我們先從一些調查的結果來看,到底有多少已婚者有過為「外遇」所苦的經驗。
有一份顯示已婚者外遇比率的數據。隨機抽選了三千名十六至四十九歲的男女進行調查,并以一千四百六十八名有效回答數為基準進行統計。
我們首先根據這份統計來看「過去一年內擁有兩名以上性伴侶的比率」,也就是在過去一年內,與包含妻子在內的多名女性,或是與妻子以外的多名女性發生過性關系的丈夫比率,其中未滿三十五歲的男性有百分之四?六,超過三十五歲的則有百分之十五?八。至于已婚女性方面,過去一年內與包含丈夫在內的多名男性,或是與丈夫以外的多名男性發生性關系的人,未滿三十五歲有百分之六?八,三十五歲以上則有百分之四?二。
接著再來看,「與現在法定對象外(非配偶)的人成為性伴侶比率」。未滿三十五歲的男性有百分之六?五的人曾與不是妻子的人發生過性關系,三十五歲以上則有百分之十一?二。另一方面,未滿三十五歲的女性有百分之八?七的人曾與不是丈夫的人發生過性關系,三十五歲以上則有百分之十一?〇。
從這些數據當中我們可以發現以下兩件事: 一、如果只看三十五歲以上,處在所謂 「外遇」、「偷情」關系中人以男性較多。相反地,未滿三十五歲的族群中,處在「外 遇」、「偷情」關系中的女性則多于男性。二、已婚男性即使有「外遇」或「偷情」的 對象,多半還是會與妻子上床,但有較多的已婚女性只與婚外情的對象上床,不與丈夫發生性關系。
此外,三十五歲以上的男性及女性與配偶以外的人擁有性關系的比率沒有太大的差異,分別是男性百分之十二 ? 二與女性百分之十一,這點也令人印象深刻。
實施調查的媒體或對象會大幅影響愛情相關調查的結果,尤其「外遇」、「偷情」 等關系到隱私的事情更是如此。B-GLOBE網站在二〇一一年八月,以四十歲左右的 「熟女」為對象實施有關愛情、婚姻的問卷調查。針對「妳曾經愛上過伴侶以外的人嗎?」這個問題,她們的回答是:
沒有愛上過?百分之四十九
曾經愛上并且交往過?百分之二十八
有過單相思?百分之二十三
由此可知,約有半數四十歲左右的已婚女性愛上過丈夫以外的人,并且約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曾與這樣的人實際交往過,也就是有過外遇經驗。
接著,再問不管已婚還是未婚的四十歲左右女性「妳曾經與相差十歲以上的對象交往過嗎?」她們的回答是:
沒有?百分之五十一
與比自己年長的人交往過……百分之三十四
與比自己年輕的人交往過……百分之十一
兩者都有……百分之四
換句話說,四十歲左右的女性約有半數經歷過相差十歲以上的「忘年之戀」。
此外,女性周刊雜志「女性SEVEN」也針對五百名四五十歲的主婦實施調查。針對「妳有過外遇(與丈夫以外的人上床)經驗嗎?」這個問題,百分之十四?八的主婦回 答「有」,另外則有百分之八十五? 二的主婦回答「沒有」。而她們也表示夫妻間的對話時間長短,及夫妻間有沒有性生活與外遇無關。接著再詢問「有過外遇經驗」的人―――「與多少人發生過外遇呢?」回答「二至五人」的主婦最多,占了百分之六十?八,其次是「一人」,占了百分之三十六?五,至于「六至十人」則占了百分之二 ?七。同樣再詢問「有外遇經驗」的人「外遇最常持續多久」,長達三年以上的占了百分之四十八?六,一個月到半年的占了百分之二十二二,一至三年的占了百分之十三?五,未滿一個月的占了百分之十?八,半年至一年的則占了百分之六.八。(「女性SEVEN」二〇一三年一月十日、一月十七日號,小學館)
我試著同時列出這幾項調查結果,發現根據調查,三十五歲以上 的已婚女性中有過外遇經驗的占了百分之十一,在B-GLOBE的網絡調查中,四十歲以上的已婚女性中有過外遇經驗的占了百分之二十八,而「女性SEVEN」周刊的調查則顯示,有過外遇經驗的四五十歲已婚女性占了百分之十四?八。身為一個研究者,對于調查結果會因為調查媒體與調查手法的不同而產生這么大的差距相當感興趣。
戀愛的本質是什么?
我在進行心理諮商時,聽過不少人描述他們「無法控制自己愛上不該愛的人……」這種痛苦悲傷的心情。
他們當中也不是沒有人表示「一想到是別人的東西,就會忍不住想要吧!」或是「得不到的東西,更會讓人燃起熱情吧!」
不過這頂多就是暫時的輕浮的愛情。日語當中的「偷情」寫做「浮氣」,或許就是用來指這種「輕浮」「隨便」的戀愛。
但是,因為愛上不該愛的人而痛苦煩惱到需要前來諮商的個案,絕對不會說出這種話。
「雖然說是外遇……但也只不過是偶然喜歡上了某個人,后來才發現他有老婆罷了……基本上我覺得就像一般的戀愛一樣。戀愛原本就是一股完全無法控制的強烈情緒左右了自己的意志?!?/p>
這才是他們的心情。
而這樣的心情(因為對方有家庭的關系)無法公開只能藏在自己心底,卻也反而變得愈來愈強烈。
沒錯。外遇也好,不是外遇也好,本來就都是戀愛,是一種強烈左右自己,不受自己意志掌控的痛苦、悲傷的情感。
愈來愈多人改用「婚外情」來表達已婚者陷入的「真正戀情」,而不用輕浮的「偷情」或「外遇」。換句話說,他們想說的或許是,這種戀情的本質并非「違反道德的事情」,而是絕對的「愛情」。
我曾經聽到:「結婚是半永久性的戀愛節食?!惯@樣一句話。
這確實是一句名言。因為無論做出多少節食宣言,如果看到眼前擺出了「幾乎是人生當中未曾品嘗過的美味食物」,還是會有不少人忍不住吃下肚吧!
因為「真正戀情」而煩惱的已婚者,大部分都表示「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的愛情」「如果知道自己在人生當中會有這樣的愛情,我就不會結婚了」。
或許因為如此,采訪過許多婚外情的作家龜山早苗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并非所有與配偶者以外的戀情都是錯誤的?!?/p>
人不會知道自己這一生當中會發生什么事情。人生也只有一次。在人生當中雖然需要成人的冷靜判斷,但還是會想要「盡情發光發熱、燃燒到最后一刻」地活一場。
--------龜山早苗,《復活外遇》
「戀愛的本質」就如同龜山所說,是「燃燒生命到最后一刻」。這代表一場真正的 「戀愛」就像「工作一樣」,擁有值得自己付出生命去成就的重大的意義。
我認為,戀愛的本質就是能夠在這樣的體驗中,感受到「超越這個世界的無上光芒」,并且透過「血肉之軀」來互相交換彼此的感受。換句話說,戀愛體驗的本質就是 「無上美麗的光芒與現實肉體合而為一的稀有體驗」。
男女兩人彼此凝視的時候,超越這個世界的無上光芒將把兩人包圍,電流也會流竄過兩人體內。這個瞬間,「戀愛是什么」「人生的意義與目的是什么」等問題全都消失 無蹤。「幸福」也好,「生存的意義」也好,這所有的感受都存在于「現在」這一瞬間。戀愛就是有這種特別的力量。所以,當人們認真談戀愛的時候,就能從所有的疑問當中解放。他們不再需要問這些問題,所有的疑問都消失了。
「生存的意義」也好,「真正的幸福是什么」也好,這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存在于「真正的戀愛」當中。我是這么想的,真正的戀情,即使只是單相思,也會為我們帶來「生存的意義與理甶」。這不是歪理,而是藉由流過全身的血液教會我們的道理。
「真正的戀愛」就像這樣,能夠突然顛覆整個世界的樣貌,賦予每天發生的小事意義與喜悅。對于墜入愛河的人來說,這樣的戀情正是自己生存的意義、生存的理由。 村上春樹在《舞?舞?舞》的某個橋段當中,充分地表達了這種戀愛的感情。
某位已婚男性墜入愛河,并且拋棄了工作與家庭。這時他是這么說的:我還是愛著我的妻子,真的愛著她,現在還是。但是我在第一次見到雨的時候,就無可自拔地受她吸引,就像掉進漩渦一樣。(中略)這是一生只有一次的體驗。(中略)而我是這么想的,和這個人在一起,我大概總有一天會后悔 吧,但是如果不和她在一起,我的存在本身就失去了意義。
------村上春樹,《舞?舞?舞(下卷)》
由此可知,「真正的戀愛」有時候會成為一個人「生存的意義」,然而正因為如此,當失去這段戀情的時候,付出的代價也出奇地大……
許多人從失去戀情的那一瞬間,整個人生就開始亂了套,彷彿突然失去了人生所有 的理由與意義……
「真正的戀愛」擁有強大的力量,有時候甚至會將人逼入自殺的絕境。
我在進行諮商的時候,遇過好幾位因為失去「真正的戀愛」而感到生不如死的個案,但是從來沒有遇過因為這樣而否定戀情的人。反而大部分的人都會這么說:「我如果沒有遇見那個人,或許就只能在無法真正了解戀愛是什么、人生是什么的情況下,渾渾噩噩地活下去吧,一想到會變成這樣就覺得不寒而栗?!苟簧偃艘矔@么說:「正因為有了與那個人彼此相愛的回憶,我才能夠活下去?!?/p>
真正的戀情即使在失去之后,其回憶也會一直在內心深處支持我們,繼續帶給我們生存的理由與意義。
從文學中看男性戀愛的本質
古典愛情小說之一《瑪儂雷斯考》,是充分描寫出從男性角度看待這種戀愛本質的作品。
主角戴葛羅是一名年僅十七歲的學生,他家世良好,在學校中也被推舉為模范生, 前途一片光明。然而他在一間旅館前,遇到了一名即將被送入修道院(以矯正她崇尚享樂的性格)的美麗少女瑪儂。結果發生什么事呢?在此之前品行端正,「既不曾對異性感興趣,也不曾仔細看過女性」的戴葛羅,立刻被瑪儂所吸引。于是他數度以連自己都吃驚的大膽與口才向瑪儂傾訴衷情,而兩人也決定私奔。戴葛羅將自己完全奉獻給瑪儂,但瑪儂是沒有快樂就活不下去的女性,因此好幾次都背叛他。后來,戴葛羅一度斬斷對瑪儂的愛戀,決意回歸學問與信仰的生活,但當他再次見到瑪儂時,立刻拋棄自己的決心。戴葛羅是這么說的:
「(中略)我為了妳連自己的幸福與名譽都可以舍棄。妳也很清楚事情會變成這樣,我在妳美麗的眼中看見了自己的宿命。但是,無論變得多么悲慘,都不可能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妳的愛無法撫慰的。就連命運的寵愛也無法動搖我的心,榮耀對我來說也只是一抹浮云,我所有關于教會生活的計劃都只是愚蠢的妄想。換句話說,我除了與妳共度的幸福之外,其他什么東西都不想要。因為只要妳用那雙眼睛看我一眼,這所有的東西,無論是什么,就連一瞬間也無法進入我的內心?!?/p>
?安培?普雷沃著,《瑪儂雷斯考》
戴葛羅就像這樣舍棄了自己的所有,選擇與瑪儂一起生活。他為了得到瑪儂的愛,什么事情都愿意去做。詐欺、襲擊、掠奪……即使是從他正直的性格無法想象的事情,他也若無其事地完成。
然而,相對于戴葛羅的犧牲奉獻,瑪儂的行為就是徹底的自我中心。她為了自己的快樂,毫不在乎地不斷背叛戴葛羅。
某天兩人擬定了從某個男人之處騙取金錢的計劃。但是瑪儂卻沒有回到在外面等待的戴葛羅身邊,她潛入詐騙目標家里,卻被那里如女王般奢華的生活蒙蔽了雙眼,并與那個男人共度了一夜。瑪儂甚至把那個男人從前的女友送到戴葛羅身邊,告訴戴葛羅 「希望她可以暫時排遣你的寂寞」。
戴葛羅雖然對這樣的行為感到憤怒,最后卻依然繼續將自己奉獻給瑪儂。而他也失去了原本一片光明的前景。
從第三者的眼光來看,戴葛羅的人生可說是「被狐貍精攪亂的墮落人生」吧!然而這里最重要的一點是,盡管如此,戴葛羅對于自己這樣的轉變還是一點也不后悔。
這部小說以世界第一本描寫娼妓型女性的作品而聞名。而譯者河盛好藏對這部小說,也做出了讓人看了都要溼了眼眶的評論。
如果有人讀了這篇故事,而對戴葛羅的軟弱窩嚢皺眉,這個人一定不知道真正的戀愛是怎么一回事、被女孩子迷得暈頭轉向是怎么一回事。大概只要是男 人,都會像安納圖?法朗士一樣,在闔上這本書時回想瑪儂「談一生戀愛,但是只維持一星期貞節」「就連在逃離監獄的馬車當中也依然美麗」的身影,并且忍不住吶喊「噢,瑪儂!如果妳活在這個世界上,我會多么地為妳癡狂!」
人只要不放棄生而為人,就會一直有男性前仆后繼地為瑪儂這樣的女子奉獻生命吧!
——河盛好藏:「關于作者」。安培?普雷沃著,《瑪儂雷斯考》
「真是沒辦法啊……」讀了這段話之后,各位也會忍不住嘆息吧!
我認為這部作品,至少直接地展現了男性眼中「認真的戀愛」是什么——這在某些時候,會成為「活在世界上全部的意義與理由」!所以,一場「真正的戀愛」即使會攪亂人生,讓人變得墮落,人們也絕對不會否定這樣的體驗。
今天作業:
回頭想想戀愛的體驗與其意義?
*「我人生當中最轟轟烈烈的一場戀愛是__________。在談這場戀愛的時候,這份戀情正是我活在這個世界上全部的理由與意義。」
*「我人生當中,關于愛情最痛苦的體驗是__________。然而,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個體驗有__________的意義。」
*「戀愛讓我在不知不覺當中發現、學到了__________?!?/p>
*「我的人生因為與__________相遇而產生很大的改變。這是我人生的必經之路?!?/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