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財富自由之路》讀書筆記
概念回顧,所謂的個人財富自由,是指一個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而必需出售自己的時間。
財富自用不是終點,那只是個里程碑,后面的那一段很長的路叫做成長。等你過了這個里程碑后賣什么也不賣自己的時間了。
人生最后一刻創造的價值做為分子,以我們度過的時間做為分母,就計算出了,人生的價值效率,我相信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很大的。
當你還在不得不用自己的時間來交換生活的必需的時候,千萬不要把一份工作隨便當做是一份工作了,時間就是生命,所以你不是在工作,你是在賣命。
所以在賣命的過程中一定要正確的出售自己的時間,要注意三條鐵律。
一,成長才是根本關鍵
再強調一遍,成功不是終點,只是個里程碑,這里有兩個思維,一個里程碑思維,和終點思維。
千萬年前,我們的大腦就植入一種基因,一勞永逸。現在的人們也是非常希望的,可以很快看到自己的人生終點。從本質上說這種里程碑思維反映出了一種精神——就是在人的基因還遠遠落后與文明發展時,有些人通過思維的力量,突破了基因對我們行動的操控。
為了成長,你必須選擇。
千萬不要被誤導了,聽信“我別無選擇”之類的話。沒有選擇的情況是少之又少的。很多人總是可以有很多選擇的,當然也就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如何判斷。
選擇判斷的標準有一個就足夠了:我選擇的事能不能讓我積累更多的能力?
兩個例子,快遞和外賣,都是用那么廉價的時間,換來的是重復沒有積累能力的勞動,另外一個就是穩定的工作甚至還頗具高薪,如同一張溫床,不突破,就不會有成長,不需要進一步學習。當然沒有了成長,而一輩子不可能跨越里程碑的。
比如公務員,小學教師,幾年后都出于停止成長狀態。可見未來財富自由的里程碑那將永遠離這些人很遠。但若只是在努力,又怎么能夠離目標更進呢?沒有能力的積累,就是原地踏步。
這個世界是越來越好的,只要你有能力,是不會被埋沒的。能力越強的人,速度越快。進而獲取更多的新的能力,所以每次選擇都要考慮要積累什么能力,還要考慮新的選擇對自己已有能力的發展有沒有幫助。
這里有個誤區,就是很多人在選擇時考慮,這個選擇之后,我過往的能力能否用的上。這其實還是終點思維,正事因為這樣想,所以大多數人習得新能力的可能性越來越低。因為他們不知不覺被自己的已有能力禁錮了,真正正確的思考是,這個選擇之后能幫我完善那個已有能力,能讓我獲得什么新能力。
二.重視價值忽視估值。
每個人就像股票一樣,在一個市場里面都有估值和真是的價值。通過簡單的類比你就知道,外人很那難準確的知道。
對于自己的價值和估值,橋水資本的老大達里奧是這樣的建議的,不要讓自己的估值過分超過自己的實際價值。
如果交易只有一次,那么估值越高越好。可若要注定交易多次,那么情況就不同了,由于太高估值的根源是“終點式思維”可實際上,路很長,交易很多,甚至多數交易干脆算不上里程碑,只不過是路上的雞毛蒜皮,每一次都想已大于估值交易,實際上是完全不可能的。
當你在意自己估值的時候,你就會忘記你的價值,你就會做那些不由自主提高你估值的事;而不是去想辦法,提高自己的價值。長期來看估值是虛幻的,雖有波動,趨勢時間錨定在于價值上。價值不增長,長期來看估值一定不會增長。那么既然有及高估值,也會有極低估值。從冰冷的經濟學角度出發,我們知道忘記價值,追求估值這是很愚蠢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還有個理解: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有尊嚴,因為不顧價值追求估值本質上就是選擇做騙子,比如通過頻繁的跳槽,來滿足短期之內的高工資,即使欺騙了別人,同時也是欺騙了自己。騙到別人也罷,關鍵是把自己也騙了。很多人忍不住這么做成了一種習慣。長久以后,這個習慣幾乎無法根除。
三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耐心的力量相當于交易中的復利效應,并且一定會通過復利的效益展現出來。學校里面是教不會耐心的,甚至可以說很多人達不到財富自由的里程碑,幾乎都是沒有耐心所賜。
沒有耐心的人更容易選擇終點式思維,他們希望快點完事,快一點看到結果,然后就能去他們臆想出來的那個世界了,沒有耐心的人不會有好的積累,他們不會把每件事當做自己的事來做。沒有耐心的人只注重估值,甚至自欺欺人,因為他們只想短期利益。沒有耐心的人甚至都不會思考真正重要的事——價值。
很多人會為自己的缺乏耐心找一個看似很站得住腳的借口,那就是我現在做的事情不喜歡。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事情,等我做到我真正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我就可以了。。。。。。
無論是從經驗還是純理性去想,你會發現,當做不到自己喜歡的的那件事情幾乎是常態,
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要有耐心。天生相貌平平的人永遠放棄了自己可以通過自我提升可以變更好的機會,這顯然是是不明智的。每個人都不是生來就是某個領域的精英。要用心智的力量去時刻告訴自己,覺得困難階段不過是畢竟之路——而這正是耐心的真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就算你極高的成本最終進入了所謂喜歡的領域,你也永遠,不可能達到你所臆想的那種效率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