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個人的知識體系

如果我們所學的知識點就像一片樹葉,那么構建知識體系的目的是將不同的樹葉匯集在一棵大樹上,讓他們成為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而不是一片隨風飄走的樹葉。

1 確定想要學習的知識

當今社會知識爆炸式出現,如果不能確定自己想要學習什么,那么就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不僅浪費時間,更不會得到想要的東西。明確學習目標,縮小知識范圍,才可以指導個人有效地去學習。

首先從個人最感興趣的知識出發,完善知識體系。將個人在感興趣的領域打造成專家。從個人感興趣的領域出發,一方面是自己已經知道了一些知識,有了一定的基礎,入門相對簡單,另外是自己感興趣,即便遇到一些困難,也比較容易克服,從這兩方面來看,自己學習的最初阻力較小。學到專家水平,更重要的是讓自己體會到這種境界。專家的境界、視角與普通的學習者不同,當自己能夠領略專家應用的水平時,再學習其他領域的知識時,會讓自己借用已有的方法,更快地掌握其他領域的知識。

其次可以從自己最需要的知識入手。迫切需要的東西,是個人當下正在運用的知識,通過學習這些知識,可以上手實踐,邊用邊學,獲得即時反饋。從而可以讓自己有效地構建體系。比如你在辦公時,時常需要用office軟件,但是里面有許多東西不懂,這個時候自己就可以思考,如何去提高,通過查找相關的資料,可以發現存在的不足。如果一個動作需要不斷重復,你就要想它有沒有快捷方式,或者能否自己編制一個宏來提高效率。自己經常用的word,可以設定一些模版,以后編輯時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只要自己思考,就可以不斷地提高實踐能力。

最后是學習一些自己很少接觸的知識。因為功利主義,我們常常只去學習那些感覺對自己有用的知識,而忽略了一些文史哲思想類的知識,但這些對一個人的思維與成長也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只有多方面學習,才可以提高思維能力,從而加快學習速度。學知識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習更多知識,而是要提高個人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只是一個工具,我們不能占有工具,而是要使用工具,只有使用其解決問題,那么這個工具才屬于自己的。大腦對一個過濾器,通過過濾那些有價值的營養,來促進自身的成長。我們要從多個方面來吸收營養,從而達到營養平衡,不斷促進個人成長。

2 理清相關概念

每一個學科,都是人類為了研究方便而化定的,所以他們都是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看問題,但現實是一個整體,是有機聯系在一起的,所以要用整體的視角來觀察發現問題。每一個學科都有其基本的概念組成。學習相關學科的概念,構成知識體系的地基。

學習相關學科的概念,目的是要理解其基本構成,不斷構建完善思維框架,認識學科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我們學習的每一個學科,都是在學習其概念,而概念就像是人的關節,將概念理清了,就可以通過骨頭將不同的概念聯系起來。骨頭就是思維,這兩者構成了思維框架的最基本部分,如果能夠將這兩者搞清楚,那么就可以有效地進行其他方面的擴展。

概念清楚,首先要知道其組成成分,一個概念里面可能會包括其他相關的概念,但是這并不妨礙對概念本身的理解,對于復雜的概念,它可能由其他不同的概念組成,但是對于簡單的概念,只要將其有效地進行聯結,就可以不斷構成知識框架的一部分。概念清晰,要明白其組成成分,每一成分在其中所占的比重。這個概念與其他概念之間的聯系,當然第一次接觸一個概念的時候,可能不會有深入的理解,但是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就會理解的越來越清晰。

理清概念的關鍵是深入思考。將一個概念進行拆分,理清其基本的組成部分,將其最基本的部分進行分解,知道其中的含義,其本質是什么,怎么樣使用,提高理解深度。要理清一個概念,需要通過其他的概念來支持,這就像單獨的一個關節是不會起作用的,只有通過骨頭將不同關節聯系起來,才可以支撐起一幅軀體。隨著對概念掌握越來越多,就會理解更多概念,從而構成更有效的學習空間,從這個視角來看,學習就會變得更順利。

3 不同概念的邏輯聯系

概念之間的聯系是不同的,不同的學科體系中起的作用也不同,只有真正地掌握不同概念之間的深入聯系,才可以構建起強大的知識體系。這個時候,對概念的理解會越來越深入。概念之間的聯系主要可以分成以下2種:

①同一學科不同的概念

同一學科的概念構成了這一學科的基礎,掌握了這些概念,就對這一學科中的知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通過本學科的思維,將概念組織成一體。這樣就可以使自己對學科的整體架構有了一定的掌握。而要深入地理解這一學科,還需要輔助其他相似學科的幫助,不斷打磨對這些概念的實踐,會理解的更深入、更清晰。

②不同學科之間的概念

不同學科之間存在不同的概念,所以它們之間的聯系也不同,所采用的思維方式也不一樣,學習不同學科,是要擴展思維方式,掌握不同學科之間的概念,將學習變得更高效。

學習不同的學科,目的不是提高個人的思維能力。假如只在鉆研一門知識,那么就會陷入局部思維,這個時候自己卻還不知,只有跳出這個思維局限,才可以更有效地去學習其他的東西,而不是只在一個有限的學科內。這也是別人常說,如果手中只有一個錘子,看到的都是釘子,這就是典型的局部思維。為了避免個人陷入這種思維方式中,就需要接觸不同的學科,擴展理解力和思維能力。

對不同學科的概念進行聯系與擴展。成甲新書《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他將物理學中的概念“臨界”,用在知識領域提出了“臨界知識”的概念,當一個人能夠掌握那些臨界知識的時候,就會知道自己真正要學習什么,而不是簡單地重復那些已有的概念。當前比較流行的一個詞是“跨界”,其實也是同樣的概念,跨界跨的是什么?表面上知識,但實際上是思維,將一個領域內掌握的知識通過不同的思維應用在其他的領域。從而構建更強大的學習空間。

4 不斷踐行輸出

最好的學習方式是教會他人。當前條件下,想要將已學的知識傳輸給他人,最好的方法是通過互聯網寫作,將所學輸出。自己身邊可能沒人對自己的所學感興趣,但在互聯網上,一定會有與你志趣相投的人,通過寫作將其傳達給他人,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影響力。輸出的過程,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一個概念只有自己講清楚的時候,才是真正理解和學會了。通過寫作,可以將自己所理解的概念表達出來,寫的過程中,也可以發現存在的問題,同時更清楚自己如何有效地去提高。

知行合一。知道還不夠,還要做到。踐行可以讓自己更深入地認知,知道什么,還有什么需要提高,以及如何提高。只有做到了,才是真正的知道。認知上要向這個方面努力,不斷地提高理解力與實踐能力,從而更好地去構建知識體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第二期彭小六知識管理學習整理 看書的時候總有種感覺,它會一直在...
    凱月閱讀 6,472評論 1 11
  • 多久的時間段 時隱時現的霧霾天 鎖在老百姓的眉間 戴口罩的口頭禪 掛在家長的嘴邊 有心室外鍛煉 趕不走污染指數的糾...
    薇薇dicy閱讀 528評論 8 32
  • 粗談金融交易反人性一角! 大多行業,越努力越有收獲。但,金融之交易市場不可!越努力意味頻繁交易,意味高額的手續費成...
    縱情嬉戲天地間閱讀 616評論 0 0
  • 鄭雪慧看見桌上的菜較之自己天天吃的豐盛多了,便不停地往自己碗里夾菜,伸手夠不到的就嚷著讓鄭豪幫其夾菜,梅子感覺有失...
    上善若水之智愚閱讀 260評論 0 0
  • 我聽流行音樂比較晚。那正是初三的盛夏,別的孩子忙著準備升學考試,我一天到晚想著怎么逃課去打街機。也許你們也知道,這...
    江六郎閱讀 444評論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