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女人都容易保有純潔和幻想,同時顯得稚嫩和軟弱——根據電影《黃金時代》談談蕭紅。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是在看《黃金時代》嗎,還沒看夠吶?

我舍友是這么跟我說的。

去年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寫了一些東西的手稿被我不小心扔掉了,跟認識的人夸下海口的影評還是要寫。長達三小時的紀錄片式的電影,除了花五個小時的時間體會每一個機位、燈光、臺詞、敘事手法、演員演技、人物性格等等以外,我并沒有別的捷徑寫一篇令自己滿意的影評。

此刻我穿著睡裙,外面套件兔毛開衫,戴框架眼鏡,腿上蓋著蘇格蘭格紋的搖粒絨毯子,坐在電腦前碼字,舍友說這樣的我像專欄作家,她天天騙我,可我就吃這一套。

我希望有人可以陪我耐心看,聽我講起蕭紅時青鸞舞鏡一般的顧影自憐,不偷摸在心里發笑,也不微微忌妒,反而握著我的手;“別擔心,窗外凄風苦雨由我擋著,你慢慢說。”

蕭紅最打動我的地方是“不怨恨”。

對窮人的嘆息,對漂亮有錢的外國淑女友善的羨慕,對蕭軍兩次出軌對象的高貴態度,這是一個真正的文藝女青年與凡夫俗子最大的不同之處。

她在文學成就上相當英武,區別于后天的刻苦和努力,靠天才和感受創作。她深情、慷慨、才華橫溢,為人處事卻并不練達,不夠聰明、容易上當、笨拙、莽撞,卻永遠可愛。

影片開頭第一人稱,蕭紅自述生平,胸部以上近景平拍,黑白非默片,直接客觀。

第一任男友陸哲舜(已婚),私奔事件鬧得蕭紅一家聲名狼藉,男方權衡家庭壓力舍棄了她。這之后蕭紅跟自己的弟弟張秀珂見面喝咖啡,有一個小細節,她用餐具發出響聲大,吃飯咂嘴,手上有老繭,跟兩個名媛形成鮮明的對比。

第二任汪恩甲是蕭紅背叛過的未婚夫,兩人同居后,拋棄了當時正懷孕的蕭紅。

第三任蕭軍,1932.7.13黃昏他們第一次見面。蕭軍看蕭紅面容憔悴,感受到她生活的拮據(激起保護欲),發現蕭紅的手稿,看到雙鉤的字,畫的畫和寫的詩(有才華、可愛),后來聊人生也很投機。這樣一個女人,任誰也無法不愛她吧。

他后來寫過這樣的文字:“這時候我似乎感到世界在變了,季節在變了,人在變了,當時我認為我的思想和情感也在變了,出現在我面前的是我認識過的女性中最美麗的人。我們的話似乎說的有些多了,我幾次起身要走,而終未走成,但我幾次要將你來擁抱,卻也未擁抱得成。”

他走的時候留給蕭紅五角錢,是他僅有的坐車的錢。因此他只能步行十公里回家,蕭軍的愛多打動人,蕭紅多迷人。

第二天他們就上床了。

在他們相愛的時間里,蕭紅是真正快樂的。他們貧困,住旅店租不起鋪蓋,用臉盆喝水,但是他們有愛情,熾熱的愛情點亮了冰冷的生活,蕭紅甚至丟棄了與汪恩甲的孩子,義無反顧地陷入到這場愛情里。他們一起喝酒,吃豬頭肉和帶湯的肉丸子,一起理直氣壯地走在大街上,蕭軍把自己的鞋帶割下來幫蕭紅系......

后來他們的生活也逐漸有了改善,然而第一次見面,他們的聊天內容已經為日后感情裂變做了鋪墊。

我最近喜歡樓下一位姑娘,當她給我一個微笑時,我覺得什么威脅都沒了,愛便愛,不愛便丟開。這就是蕭軍的愛的哲學。

蕭軍第一次出軌是精神出軌。對象是一起學車的程姓中學生,蕭紅寫《棄兒》的時候,大概也曾問過自己,值不值得。“如果我沒有想象中的才華,你還會愛我嗎? ”

這點我感同身受,我固然喜歡別人欣賞我夸我,同時我也害怕別人說我萌、可愛、善解人意,生怕自己一旦做不到別人期待中的樣子 就伴隨著這喜歡和欣賞的結束,我怕我令人失望。所以我很少對別人做出期待,常年喜悅就好了,我總是這么說。

蕭軍第二次出軌對象是蕭紅的朋友,并且珠胎暗結有了孩子,是肉體出軌。這是二蕭感情正式破裂的開端,一方面性格追求不同,蕭軍是才子,才子多自戀,大男子主義。蕭紅是才女,是女人,和別的女性一樣,想要的只是一個舒適的可以寫作的環境,過尋常百姓的夫妻生活,沒有吵鬧、譏笑、不忠。另一方面,蕭軍自負又自卑的性格局限根本不能容忍蕭紅在創作上才華和成就均比自己高。

布爾喬亞的端木蕻良是蕭紅的第四任。“其實呢,我是不抽煙的,不過我在看你的《生死場》的時候抽了一根”。這是他對蕭紅說的。

他膽小、懦弱、愛逃避、不能共患難,他看起來哪兒也比不上蕭軍,他同樣十分有才華,但他能發自內心地接受蕭紅的成就比自己高,是難能可貴的。光這點的勇敢和對蕭紅的愛,足以彌補他性格上明顯的不足,在我的眼里變得偉大起來。蕭紅病重時,俯身吸出蕭紅喉嚨里的淤血和膿,輕輕擦拭傷口的那一幕,不管我看第幾遍都難忍潸然淚下的沖動。

寫到這里,如果你問我,我愛誰?我愛蕭軍。

我知道這回答讓人大跌眼鏡,但我只是誠實地遵循了自己此刻的內心想法。我與蕭紅一樣,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感情勝過理智,知道那道理是道理,情感上卻總不行。如丁玲所說,也許女人都容易保有純潔和幻想,同時顯得稚嫩和軟弱。

我個人不太喜歡王志文演的魯迅,臺詞說不順,總像背書,也許是我太苛刻,真正能演夠出魯迅風骨太難了。最喜歡張譯演的蔣錫金,給蕭紅借到一百五十元逃難用的情節,印象深刻,每念及此,心中酥麻,不能自已。

已經不知道邏輯跑到哪里去了,反正也圓不回來了,那就以蕭紅和蕭軍第一次見面時候的一段對話作為結尾吧。

“人為什么活著?”

“你現在自殺的條件如此充足,那你為什么還眷戀這個世界?”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點能讓我死不瞑目的東西存在。”

“我也是。”


? ? ?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米勒老師從不宣揚多讀書,也從未跟學生提及他們很多人不愛讀書!真的要少說少說再少說。嘗試大于警告,尤其是對男孩子,科...
    XX_359c閱讀 268評論 0 0
  • 又是躺在床上躺著度過的 頹廢的一天 不想動更不想動腦 但卻又在床上冥想 總是想的很多 做的很少 想找個好一點的房子...
    月半青爭閱讀 211評論 0 0
  • 其實真的不是這樣的。 很小我就聽許多同學對我說:“你真堅強!”那個年代很少用堅強這個詞。因為父母離異這種少有的故事...
    離群索居的野獸閱讀 25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