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太美了,美的就像做了一場夢,那么不真實,那么虛幻,每每想起都恍如隔世;童年太快了,快的就像一陣風,瞬間就刮過去了,好像眨眼間我就長大了。
我的童年是在農(nóng)村度過的,30多年前的農(nóng)村,天是藍的,水是清的,田地里是有無限樂趣的,房子低矮,家庭卻是溫馨和諧的,人口不多,人們卻是純樸善良的,兜里沒錢,日子卻是悠閑自得的,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可不就是世外桃源嘛!
我們那個年代的女孩子,不流行嬌滴滴的小公主,個個都是女漢子,我也不例外,每天放學后,就和一群小伙伴跑到村外一個小樹林里去玩,記得小樹林外面還有一堵墻,我人小腿短,爬墻很是費勁,每次都是用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爬上去。
在小樹林里最喜歡玩的就是爬樹,爬樹很是需要技術(shù),我到現(xiàn)在都還記得第一次爬上樹后那種高興勁呢,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是考個一百分遠遠比不上的,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我會爬樹了,見到誰都要告訴人家,還得拉人家去親眼看看,那種自豪感就別提了,很長一段時間,我看到樹就想往上爬。
爬樹運動終止于一次重大失誤,有一次我爬上墻以后,順著墻頭來回穿梭,嘴里還“嗷嗷”的喊著學狼嚎,不知道有多快活!可是人有失足馬有失蹄,樂極生悲的我一腳踏空了,驚慌失措手忙腳亂時抓住了一棵棗樹,一時間尖叫聲響徹寰宇,手被刺扎的沒法抓,順勢往下滑,衣服被劃爛了,腿上鮮血淋漓,我哭的稀里嘩啦,驚天動地!回去后被勒令不許再爬樹,于是我后來就沒再去過小樹林了。
村子東南有一個磚窯場,那里也是我們的樂園。兒時的我們對什么都感到好奇,操著外地口音的大人,擺的整整齊齊的土坯,一些奇奇怪怪的機器,都那么神秘莫測,我們一群毛孩子,總是想方設法靠近那里,總想去里邊一探究竟。
可是最吸引我們的還是房頂上那一排排煙囪口,應該是煙囪口吧,當時也不太清楚。秋天的田野,最不缺少的就是螞蚱了,我們捉住后,用一種有長長的莖的草把它們穿成一串,小心翼翼的掀開蓋著煙囪的瓦片,里面會有熱氣冒出來,我們把螞蚱放在上面烤,等兩面都烤到金黃,就可以吃了,第一次吃的時候,真叫一個香!當然也有失手的時候,有時烤的時間長了,草會斷掉,螞蚱串會直接掉落下去。
留在記憶深處的,有那種探險般的新奇有趣的感受,有烤螞蚱散發(fā)出來的迷人的香氣,有和小伙伴一起大聲說笑的愉悅,后來長大后,再經(jīng)過磚窯場時,已經(jīng)沒有了當初那種感覺,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物是人非吧。
有一陣子我們特別流行拜師,我說我會孫悟空的七十二變,所以特別順利招了幾個徒弟,特別正式的磕頭行了拜師禮,有了徒弟,很是得意了幾天,每天放學后就四處溜達,有時周末也有活動,但只是爬樹啊,烤螞蚱啊,顯不出師父的厲害,得帶她們練本領啊!
終于,在某一個周末的午后,我們突發(fā)奇想,玩出了新花樣。
我家東邊的鄰居搬走了,院子是空著的,而他家東邊臨著街,街上不知道誰家的一個麥秸垛,為了表現(xiàn)我們的勇敢,為了練本領,無知無畏的我們決定從房頂上往下跳,跳到麥秸垛上,我是師父,當然是第一個跳了,我先來了個助跑,從西邊房頂開始跑,到了房檐邊,沒有停留,一個縱身就跳了下去。
跳下去的剎那,那種真實的刺激和暈眩感讓我頓時就后悔了,恐懼緊緊攫住我的心,還聽到了風從耳邊呼呼的吹,好像過了很久,等落到麥秸垛上時,我的心似乎都停止跳動了,兩眼發(fā)黑,雙腿發(fā)軟,頭暈惡心。后來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我做夢都是那種暈眩感。
這件事情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我恐高了,突然就恐高了,連房都不敢上,我家的梯子離房頂有一段距離,中間是窄窄的墻,原來我都是如履平地,健步如飛,這件事后,每次都是爬行前進,兩手緊緊抓著墻的兩頭,身體慢慢向前挪動,每次上房,都要被一家老小群嘲一番,上一次房,等于要一次命!
有一次放學忘了帶鑰匙,家里也正好沒人,我從南邊鄰居家串房子回家,從他家房頂?shù)轿壹覗|偏房的房頂有一段窄窄的墻,我決定克服一下,就鼓足了勇氣下去了,當我趴在那段墻上,兩手抱住墻時,身體立刻僵硬了,全身不聽使喚,一動也不敢動,街上人來人往,都駐足腳步,奇怪的看著我,我更不敢動了,然后一群人在下面鼓勵我,讓我站起來走過去,我連往下看一眼的勇氣都沒有,只是更緊的抱著那堵墻。一直到天快黑了,我媽從地里干活回來,我還在墻上趴著呢。
在秋天,放學后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去捉蟋蟀,弄一個大袋子,口上縫上一圈鐵絲,這樣可以起一個很好的支撐作用,一口氣跑到地里,地邊上堆著許多麥秸垛,把袋子放在麥秸垛一邊,用手一拍,無數(shù)只蟋蟀爭先恐后的跳到袋子里去了,然后換個地方,繼續(xù)拍,又是無數(shù)只……也不知道為什么,那時的蟋蟀那么多。蟋蟀是很好的雞的食物,那個季節(jié)的雞,下蛋特別勤。
那時候不但蟋蟀多,各種小昆蟲都多,螞蚱,喇叭蟲,大燈虎,蜻蜓,蝴蝶,各種各樣的小蟲子,都是我們捉著玩的對象,印象里有一種帶殼的黑色的亮亮的小蟲,你用力按住它下邊,它就會用力打挺,發(fā)出啪啪的聲音,特別好玩。傍晚時分,拿著小瓶子,去地里捉喇叭蟲,有黑的,有金色的,黑的個頭小,我們都不稀罕,我們喜歡金色的,具體捉來做什么,倒是忘記了,大概也是喂雞?也許吧。
那時的小昆蟲多,鳥也多,每天早上醒來,窗戶外都能聽到嘰嘰喳喳的鳥叫聲,有麻雀,也有小燕子,我家屋檐下就住著一窩小燕子,我二哥經(jīng)常想近距離觀察一下,有時還試圖逮一只來玩玩,那時我就會立刻告訴我媽,我媽就會立刻找來一根玉米秸追的二哥滿院子跑。
有一次,二哥和他的朋友們在大門下面掏出了一窩麻雀,他們竟然烤了吃,我也分得了一點,味道不是一般的好。
我二哥膽子很大,有一次,他騎車帶我回家,路上看到了一條蛇,他面不改色的下車,抓起蛇,順勢盤在車把上,回家后,一刀剁下了蛇頭,然后找來一條繩,把蛇掛在院子里的晾衣服的鐵絲上,一下就把蛇皮褪下來,露出白白的蛇肉,放在案板上,手起刀落,蛇分成了幾段,被放在大鐵鍋里做成了蛇羹湯,整個過程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我親眼目睹了整個過程,不但沒有害怕,反而看的津津有味。
我當時大概有八九歲吧,而我二哥也只不過是個十一二歲的少年。后來我還要了一截蛇皮,蛇皮有很美麗的花紋,我很是喜歡了一陣。只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吧,天不怕地不怕的,可不像現(xiàn)在,別說看到蛇了,看到小蟲子都嚇得花容失色。
童年里發(fā)生的趣事太多太多,在教室比吃大蒜啊,中午趁家人都睡覺偷偷去騎驢結(jié)果下不來急的大哭啊,一起去地里邊趕的人家的牛跑到鄰村去被牛主人訓斥啊,太多太多了,那些畫面將永遠印在我的心里。
童年漸漸的離我遠去,那些歡笑和淚水,那些美好和青澀,都將只能成為回憶,我很慶幸我能擁有如此五彩斑斕的童年,如此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