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當你坐在高考英語考場,已經做完了所有題目,離考試結束還有10分鐘,你決定再檢查一遍單選題,第一題考的是介詞,你選擇的是A,但是又覺得正確答案可能是B,你很糾結。
離考試結束還有3分鐘,你還沒想好是選A還是選B。
考試結束鈴聲響起,你決定不管了,賭一把,把答案改成B。
你賭贏了,考試結束的第二天你拿著報紙對答案,發現那題正確答案是B。分數線下來,你發現你剛好考取你理想中的院線。
你賭輸了,被調劑到另外一所學校。
其實無所謂考沒考取,只是你會前往不同的城市,結識不同的人,英語考場上的A和B,其實也決定著你人生的兩個方向!
哪一個方向更好?
做出選擇時候,你就是薛定諤的貓,你走向了某一個選項的平行宇宙,另一個平行宇宙將是你永不能觸碰的無何他鄉。你選擇了A,就永遠不會知道選擇B的人生是更好還是更壞。人生是一個個不可逆的單項選擇,絕沒有更改選項的機會。
A還是B?
看完《無姓之人》,也許會找到答案。
《無姓之人》是導演雅克·范·多梅爾歷經十年打磨出的口碑燒腦片,扭曲和跳躍的時間線考驗腦細胞的耐受力。我選擇一個笨辦法,放到剪輯軟件里,一幀一幀去看。
導演選擇了愛情這個母題,來講述人生的無數偶然。
主人公尼莫·諾巴蒂有3個愛情選項,她們是小時候的鄰家小蘿莉:小紅安娜、小藍埃莉斯、小黃吉妮。
她們分別是:相愛的,你愛的,愛你的。
《無姓之人》的情節反轉跳躍,迷宮一般復雜,先來梳理一下吧。
注意:以下全是劇透
我其實對電影本身想要講的故事并不是很感興趣,我感興趣的是如此復雜的故事線,還有正向的時間,逆向的時間,那么,導演如何把這個故事說清楚?
按時間線梳理:
其實就電影本身來講,我覺得過于復雜了,影響了情感的表達,導演想要說的事情太多,以至于讓這部片子太“燒腦”。關于這部電影的解讀有不少,但是沒看到讓我心服口服的。
所以,向安宇來說說我的想法吧。
這部片子有一個設定,簡單來講是這樣的:
宇宙坍縮設定
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我們所處的宇宙處在一個不斷膨脹的過程中,地球乃至所有的星系都在不斷遠離宇宙爆炸的中心點,時間也是隨著宇宙的膨脹往前走。當有一天宇宙膨脹到極點的時候,會開始坍縮,所有星系從遠離爆炸點變成不斷靠近爆炸點,而時間也將倒轉過來,由正向的流動變成逆向的流動。
所以,這個故事其實是:尼莫出生,長大,死去,然后時間倒轉,尼莫回到出生之前,再次出生——長大——死去,他就處在這樣的永恒輪回中。
然后《無姓之人》還有第二個設定:出生前的小孩是知道所有事情的,出生時候遺忘天使把手指放到小孩嘴邊,說“噓”,小孩就會遺忘所有事情,標記就是在小孩人中位置留下一個淺淺的凹槽。
但是,遺忘天使漏掉了尼莫,尼莫出生后并沒有遺忘,他依然擁有人類的天賦技能:知道所有事情,包括未來的事情。
尼莫人中位置是光滑的
人生很多種可能,沒有選擇的余地。
“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一切都是馬上經歷,僅此一次,沒有準備”“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沒有活過一樣。”
——昆德拉
但是,尼莫,可以活很多次。
2092年宇宙開始坍縮,時間倒轉,他可以回到出生前,可以做很多遍選擇。一種選擇意味著一種生活,在這樣不斷出生、死去的永恒輪回中,他可以把每種選擇都做一遍,把每種人生都經歷一遍,然后,選擇其中的一種不斷輪回下去。
不同的人生里,尼莫將和不同的女人共度一生。
三個人,導演分別用三種顏色代表。
黃色:吉妮,代表快樂,富貴。吉妮是那個“愛你的”人,娶了吉妮的尼莫,當上公司大老板,有一個深愛自己的妻子,過著富足的生活。
藍色:埃利斯,代表憂郁。埃莉斯是那個“你愛的”人,埃莉斯愛著別人,尼莫愛著埃利斯。
如果尼莫的母親嫁給了尼莫的父親,尼莫就會出生。如果尼莫的母親沒有嫁給尼莫父親,那么,尼莫就不存在,他母親的兒子將不是他,而是另外的人。這一點,也是這部電影很詭異很容易讓觀眾費解的一點,尼莫會存在在一個不存在尼莫的宇宙里。
然后在尼莫存在的宇宙,因為薛定諤的貓箱子打開的一瞬間,尼莫所做出的決定,而分成兩個平行的宇宙:母親的宇宙,父親的宇宙。
貓箱子打開的時間是尼莫9歲時,尼莫父母離婚,尼莫在火車站必須做出的決定:跟隨母親生活,還是留下來和父親生活。
9歲前,尼莫第一次見到安娜,是在游泳館。
后來尼莫跟蹤母親到小樹林,發現母親出軌。
尼莫繼續跟蹤這個母親出軌的對象,見到了河邊的安娜。母親出軌的對象是安娜的父親。
再次膜拜導演,從森林里走出,一陣狂風吹過。遠處是一對父女,一個是母親出軌的對象,另一個是自己暗戀的小女孩,這種曖昧復雜糾結的心情,都在這一幀里。
9歲時候,尼莫父母離婚,母親將乘火車離開,尼莫有兩個選擇:A,留下跟隨父親生活;B,上車和母親離開隨母親生活。
A:母親的宇宙(追上火車,和母親生活)
跟隨母親生活,將和兒時的青梅竹馬安娜(紅色代表安娜)重逢。在湖邊,安娜過來邀請尼莫一起去游泳。但是尼莫不會游泳。
選項A:死要面子不承認自己不會游泳,沖安娜說:我不跟白癡一起游泳。
安娜罵他有病,離開找其他小伙伴玩。尼莫和安娜從此分開,多年后在紐約的火車站(又是火車站)重逢,安娜已嫁作他人婦,并有了小孩。
選項B:老實承認自己不會游泳,安娜留下來陪著尼莫,兩人情愫暗生。
這段青澀感情導演對電影語言的把控真讓我驚嘆,肩膀輕輕一靠,一切盡在不言中。
順便贊一句扮演15歲安娜的朱諾·坦普爾,尼莫的母親和安娜的父親結婚,他們介紹尼莫和安娜認識,安娜這個躲閃的眼神、壓抑不住的偷笑,這個表演哪怕沒100分,90分是要給的。
他們只是法律上的兄妹,并沒有血緣關系,安娜也始終否認尼莫是她的哥哥,他們偷偷在一起了。
尼莫和安娜從此美好滴生活在一起?
No,愿天下所有有情人是兄妹。
他們的戀情被父母發現,繼父無法接受“亂倫”,父母離婚,安娜隨父親前往紐約,兩人分開。
分開前相約在燈塔等對方。
之后兩人分開,悲痛的尼莫甚至去尋死。
后來安娜給尼莫寫信,被尼莫母親截住,并搬家換地址。從此兩人失去聯系。
若干年后,兩人在紐約火車站相遇。
一陣激情過后,安娜覺得她需要時間適應。
于是安娜留下電話之后離開。
這個電話號碼是“斐波那契數列”,中間數字8后面故意多了一個“1”
然后,因為尼莫六個月前買牛仔褲時候選擇了一條便宜一些的,成為壓垮巴西牛仔褲制造業的最后一根稻草。兩個月前的一天,一位巴西的牛仔褲工人因為失業呆在家里,他煮了一個雞蛋。煮雞蛋的蒸汽形成一個微型氣候,溫度細微的變化使得兩個月后的地球另一端下起了雨。
于是乎,天上一滴雨,模糊了號碼,兩人再次失散。
尼莫想起之前的約定,開始不分晝夜每天守在燈塔下。
嗯,用粉筆畫了個圈圈,等安娜進圈。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等到了安娜。于是結婚,于是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Happy Ending?
No,和安娜結婚的尼莫,34歲的時候,下班開車回家的路上,為了躲避一只麻雀,方向打得過急,掉進了河里。
Game over。
但是,尼莫真的可以選擇么?在這個到處都是蝴蝶亂扇翅膀的世界里,太多的偶然。比如:因為一個奸商為了賺錢,制作出了十分劣質的鞋帶。
火車啟動后,尼莫開始追趕母親乘坐的火車。
然后鞋帶斷掉了。
所以,尼莫只能留下來跟父親一起生活。
B:父親的宇宙(沒追上火車,和父親生活)
在酒吧里,尼莫遇見了埃莉斯(藍色代表埃莉斯)。
酒吧外,埃莉斯讓尼莫發誓在她死后把骨灰撒到火星。
愛一個人是怎樣的呢?是似曾相識?
也許,在另一個平行宇宙,你和她一生相伴,冥冥中各個平行宇宙之間有著神奇的感應。
在這一個宇宙,你雖然第一次遇見她,卻有著共度一生的熟悉感,就像是在另一場生命里見過。
不過電影里,尼莫和埃莉斯是小時候的鄰居,只是多年后的重逢。尼莫愛上了埃莉斯,帶著情書前去表白。
表白日,埃莉斯早上出門時候和男友一起出門。
尼莫沒有表白,傷心地轉身離開,為了發泄,深夜騎車狂飆,出了車禍,摔成了植物人。
躺在床上成為植物人的尼莫,開始想象如果沒發生車禍會怎樣。
然后回到變白日,薛定諤的貓箱子再次打開。
一、表白被拒絕的宇宙
尼莫前往埃莉斯家門口,準備表白。
埃莉斯早上出門時候,男友提前了10秒出門。
埃莉斯出門稍晚一點點,尼莫沒有見到埃莉斯男友,于是尼莫有機會攔住了埃莉斯,向她表白。
但是埃利斯說她愛的是她的男友斯蒂凡諾,表白失敗,心灰意冷的尼莫決定:娶第一個在舞會上和他跳舞的人。
舞會上,埃莉斯和她的男友秀恩愛,尼莫轉頭時,見到了吉妮(黃色代表吉妮)。
于是吉妮成為了“第一個跟我跳舞的人”。
從舞會出來的尼莫,騎著摩托帶著吉妮,做出了6個決定:
第一,不再順其自然與世無爭;
第二,娶吉妮;
第三,要變富;
第四,要買一棟帶花園的房子,并漆成黃色;
黃色代表著吉妮
還要生兩個孩子;
黃色的房子前,一個孩子紅色衣服(安娜),一個藍色衣服(埃莉斯)
第五,要有一輛紅色敞篷車,和一個泳池,還要學會游泳(游泳館認識安娜,湖邊游泳和安娜重逢);
紅色代表安娜
第六,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從尼莫六個決心的顏色就知道,尼莫愛安娜、愛埃莉斯,但是不愛吉妮。娶了吉妮的尼莫,一心撲到事業上,生活富足,要啥有啥,就是沒有愛。沒有愛的尼莫開始感到生命空虛。他跳到泳池里要淹死自己(埃莉斯救了起來),寫下絕筆書:“我的生命虛耗,安全又枯燥無味”,開始自殘……
最后,34歲的尼莫實在過不下去了,干脆離家出走,跑去冒充別人,然后被“別人”的仇人,一槍崩了。
Gameo Over。
二、表白成功的宇宙一
再次回到表白日:當尼莫帶著情書去向埃莉斯表白時,埃莉斯說她愛的是斯蒂凡諾,但是尼莫并沒有就此放棄然后去飆車摔成植物人,而是對埃利斯說:我發誓會把你灑到火星上的。
然后感動了埃莉斯,兩人結婚。但是結婚后的埃利斯并不愛尼莫,依然放不下之前的男友,于是在一個深夜,離家出走了。
獨居的尼莫在34歲時,在家里被洪水淹死。
Game Over。
三、表白成功的宇宙二
表白成功,這里還有一個分支,就是雖然和埃莉斯結婚,但是在婚禮日當天,前面的油罐車爆炸,埃莉斯被炸死,尼莫半邊臉毀容。
尼莫有天下班路上,同事出車禍死掉,參加同事葬禮的尼莫,發現同事的遺孀正是安娜。
尼莫后來去找安娜,但是安娜不認識他,躲開了。
尼莫前往火星將埃莉斯的骨灰灑在火星。
在火星,尼莫和安娜重逢。
之后,兩人一起死于流星撞擊飛船。
Game Over。
看起來無論怎么樣,尼莫都會死在34歲。那1920年過118生日的尼莫是哪里來的?
答案是:這個尼莫不存在。
這是一個9歲小孩想象的世界,一個違背物理定律的宇宙。標志就是這個格子毛衣(那位催眠尼莫的醫生白大褂下面也是這件毛衣。)
或許尼莫始祖在史前死去,或許尼莫父親在5歲時候滑雪撞死,活血尼莫父母沒有邂逅……總之,尼莫沒有出生,尼莫的母親沒有生下他,而是生下了亨利。
這個想象的世界里,有新新紐約火車站,有醫院,有直升機吊著海水組建大海,118歲的尼莫還和34歲的尼莫隔著時空有一段對話。
但是這一切,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個9歲尼莫想像出來的118歲的尼莫,找到了某個答案。
人生可以重來,相愛的(安娜)、你愛的(埃莉斯)、愛你的(吉妮),怎么選?
答案是:不選。
9歲的尼莫,既沒有跟父親,也沒有跟母親,而是Give Up:
但是不去選,也是一種選擇,選擇了放棄,選擇了“被動強制”。
其實人生里,更多的時候,是沒得選。
但是現實往往沒有美好到給你這三個選項。相愛的錯過了,你愛的夠不著,愛你的遇不到。最終只能選D選項:合適的。
但是合適不合適只有結婚后相處了才清楚,合適、不合適,各自50%幾率。你沒那個勇氣選,所以把選擇權交給父母和七大姑八大姨,最后選了個E:條件好的。運氣好,婚后培養好感情,幸福一生;運氣差,婚后沒感情,但吃穿用不愁,也可以過一生。畢竟對很多人而言,感情生活、精神生活,都遠沒有物質生活重要。所以E選項風險最低,所以相親如此流行。
但是還有的人相信:物質是暫時的,可以變好,精神上的默契卻是找不到的。不在一個頻道,聊不到一塊去。
《無姓之人》給了尼莫一個選擇,宇宙坍縮讓時間倒轉,當他經歷了一次又一次輪回之后,雖然無論怎么選擇都是34歲死亡,118歲的尼莫選擇了安娜。
這個選擇,是一種理想吧。
我愛的人剛好愛著我。
這種相遇,可能性小到讓人絕望。尼莫遇上安娜,需要:
史前某個懷孕到女人不在冰天雪地里凍死;
尼莫父親不在5歲時候滑雪撞死;
某個夏天有一片葉子剛好飄到尼莫父親腳下讓他摔倒,剛好尼莫的母親路過,于是他們認識;
某個奸商生產的劣質鞋帶沒有在尼莫追火車時候斷掉;
安娜約尼莫游泳時候尼莫沒因為自尊而貶低同學;
失去聯系的兩人能在紐約火車站和千萬人擦肩時再次相逢;
再次失去聯系的兩人能夠在燈塔再再次相逢……
尼莫和安娜最終的相逢,簡直就是神話,可能性低到可以忽略。你愛的人剛好愛著你。這太難得,如果遇上,請好好珍惜。
但是,人是會變的,今天喜歡鳳梨,明天可能喜歡別的,今天相愛,明天可能各奔東西。結婚了依然有出軌的可能。而且我最為恐懼的,是相處時間久了會太過于熟悉,各種邋遢也不在躲開對方,愛情的熱度降溫成為親情。如果僅僅如此倒沒什么,兩個默契的人,解決了生活的問題,總有時間來收拾愛情、經營愛情。可是當感覺到親情占上風時候,兩人沒有結婚,沒有變成對方的親人,是不是真的無法挽回?
如果象尼莫和安娜那樣彼此深愛呢?認為失去彼此人生就失去意義,幾十年沒有對方音信,卻依然各自單身思念著彼此……這種近乎神話的愛情,導演依然沒有給他們Happy Ending。尼莫車禍死掉了。
向安宇看電影是很認真的。認真到有時候會把自己帶進去。Mr.Noby,全民Nemo Noby,Nemo在拉丁語里也是“無”的意思,這是一個不存在的人,也可以是每一個人。
電影里尼莫不去做選擇。
他認為所有的經歷都具有同樣的意義。
《無姓之人》里,尼莫在死后,宇宙坍縮,時間倒轉,回到9歲前和安娜在湖邊玩耍的過去。
然而現實生活不是電影,時間不可逆。每一個經歷、每一個選擇,都不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這些選擇正是生命的重量。選擇你,我的生命才有意義。
坐在高考考場,選擇題的答案,必須在A和B中選擇一個。但,如果來到A的宇宙,就不要后悔,不要羨慕B的宇宙。選擇和你共度一生,我就來到有你在的宇宙,你就是我的宇宙。
我的宇宙里,不能沒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