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時間是海綿里的水,擠擠就出來。
現(xiàn)在,時間是浪費在瑣碎的事情上,理理、省省就有了。
我同桌已經(jīng)二胎了,說好的去海口一起過生日看看她的兩個寶寶,說了5年,一直無法成行。
她問,為啥呢,為啥呢?你就那么忙哦!
真的很忙!每天都在加班中度過,自己動手做飯的時間屈指可數(shù),偶爾還以辦公室為家,別說去海口看她,回自己的狗窩的時間都要很晚。
今天晨讀分享的書是《別再說你沒時間》,看到書名有點啞口無言,就像是每一個控訴我沒時間的朋友一樣,再一次質(zhì)問我,你真的沒有時間嗎?
不,你不是沒有時間,而是你不懂對日常事務(wù)做整理,導致時間一點點被浪費掉了。
看著堆積如山的文件袋、鋪滿桌面的稿紙,還有一些七零八落的東西。我每天都在這種雜亂無章的環(huán)境中工作。表面上的按部就班,頭腦雖然還算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但實際上有時候工作是被這些亂糟糟的雜物搞得沒有頭緒。
不可否認,我急切地想從中解脫出來。那怎么辦?按作者說的,三步走戰(zhàn)略:
第一步,按自己每天日程,對文件進行分類,主要分成四類:今天要做的事情,5分鐘就可以做完的事情,有期限的事情,沒有期限的事情。每做完一件事,標注完成,這樣對手頭上的工作不斷做減法,而不是加法。
第二步,紙質(zhì)資料電子化。無紙化辦公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對資料的查找和整理較之前有很大的改善。聰明的人都善于利用工具來為自己工作,及時處理過期不用的文件,紙質(zhì)資料即刻電子化,建立屬于自己的數(shù)據(jù)庫,不僅資料查找起來方便,浪費時間的狀況也會大大減少。
最后,只保留20種物品。這個不禁想到“李嘉誠的辦公室”,他的辦公室就像他的打扮一樣簡單,有任何獎杯、獎座,沒有文件、照片,沒有音響與電視,甚至連一本襯托學識的書籍都沒有。他的辦公室只有六臺電話機、兩臺計算機,三幅真跡字畫。
從他簡潔的辦公裝備可知,物品越少,注意力不至于被過多分散,才有更多的可能全神貫注的處理工作事務(wù)。向大佬學習,桌上不留紙,今日事今日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