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末,睡個懶覺起床,看看桌子上的碗筷,再看看低頭坐在沙發上玩手機的老葉,埋怨道:你怎么空著,也不洗碗,你媽掃馬路回來又要煩了。老葉回我:你不是睡到現在才起床啊。我說:咱們分工,你洗碗,洗衣服,我抹地板。老葉表示同意,各自分頭干活。
臨近11點,婆婆回來,一看飯沒燒,冰凍的鵝塊還好好地躺在水池里解凍,便開始嘮叨:看來要1點鐘才能吃飯咯……,我一聽也不響,動作麻利把米淘好,插上電飯煲,燉上幾段香腸,再把冰箱里的土豆、番茄拿出來,土豆刨了皮,切成絲,再把漿用水沖干凈,切上2個紅辣椒。番茄洗凈,切成塊,打2個蛋,調勻,切上幾段小蔥。隨著飯香飄出,酸辣土豆絲、番茄蛋湯相聚出爐。期間婆婆討好地來望望我,我說:老鵝來不及燒就晚上燒唄,中午馬馬虎虎吃點么好了。婆婆連忙附和:對咯,對咯!鵝就晚上燒。婆婆看我動作麻利地切菜、炒菜,便偷偷地跑陽臺上洗衣服去了。11點半,我喊母子倆吃飯,看著還在陽臺洗衣服的婆婆說道:你覺得累嘛,衣服就叫你兒子洗唄。婆婆答道:是我自己的襪子,洗雙襪子……。中飯就在2菜一湯中解決了,吃好飯,婆婆便開始收拾碗筷,抹桌子,看著滿頭白發婆婆我不禁感慨:婆婆是老了,還要天天去掃馬路。這2天,天氣不好,風大,落葉灑滿路,婆婆干活又認真,從不肯偷懶,每次都要把路掃的亮堂堂,回家還要做家務,是挺累的。所以每每周六周末看到兒子像個大爺似地坐在沙發里,擺弄手機,坐等吃飯,是要發牢騷的。換做是我自己老媽,我定然是舍不得老媽這么干活的。但是婆婆脾氣執拗,勸說多次,非要掃馬路,有時干累了么,回家要發牢騷。
中國的父母幾乎是一個模子出來的,對自己的子女都是寵愛有加,飯要盛好,筷子拔好,寧可自己干,也不讓子女干活。殊不知自己已漸漸老去,體力不支,而子女也到了應該分擔家務,盡孝之時。我一直埋怨老葉不會做家務,責任在于婆婆太勤勞,從小到大十指不沾陽春水,養尊處優慣了,父母幫自己干家務,覺得是理所當然的。想起時下流行的一句話:你沒法養我一輩子,為什么小時候對我這么好。這是值得國人父母反思的一個問題。
父母老了,生我養我,已經不易,烏鴉尚有反哺之意,人更要懷有感恩之心。陪伴父母,孝敬父母,是我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切不要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