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兩類人更適合創業,有你嗎?
第一種:最簡單、最赤裸、就是渴望發大財賺大錢的人。
某種程度上,你甚至可以認為整個人類的商業史,就是一個窮人試圖通過商業經營活動和個人奮斗來改變自己貧窮的一部歷史。
有錢始終都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會非常幸福。
如果你是一個渴望發大財賺大錢的人,很可能你是適合創業的。
第二種:不甘于平凡、需要獲得更大的滿足感、成就感的人。
有的人是天生胸懷大志,當然也有一些是天生有幻覺,或者僅僅是容易被那些胸懷大志的人的故事感動。在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成長的挫折和困難之后,仍然沒有喪失這些東西,而且嚴重的不安分,時不時還想搞點什么東西,搞點什么創作,那可能是非常適合創業的人。
簡單的講,有兩種人適合創業,一種人想發大財的,第二種是不甘平凡的,這兩種都是非常好的適合創業的一個基本素質。當然最完美的就是結合了這兩點的人,即渴望發大財,又不甘于平凡,追求更大事業上的成就感的人。
2、這六類人不適合創業,注意了!
一、那些特別怕累、特別怕麻煩的人。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創業一定是一個特別苦、特別累,特別麻煩的事情。所以如果你本來特別怕這些東西的話,創業前一定要想清楚。
另外,你創業的時候選的項目是不是你自己熱愛的,是不是讓你有激情的,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是自己熱愛的,你能比別人多挺很長時間。
這個過程中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是非常重要的,你不要老想著創業取得成就后才有幸福感,如果你選擇做的項目是自己熱愛的,整個過程就是幸福的。
總之,首先不適合創業的人是那些怕累怕麻煩的人,要想清楚,如果你喜歡這個項目,有可能改變一些東西。否則的話,怕累怕麻煩的人是不適合創業的。
二、做事情沒長性,容易放棄的人。
無論你選擇做的什么項目的創業,一定要想,從第一天開始想,它是一個萬里長征,在這樣的情況下,做事情沒長性,比如說一個事情,一輩子做任何事情就是一兩年的熱情就過去的人,是不適合創業的。
三、抗壓能力差的人,絕對不要創業。
創業過程中要承受的壓力和恐懼是超出你的想象的,他會讓大部分抗壓能力正常的人都崩潰,一定要是抗壓能力優于常人的人,才適合創業。
四、如果你對要不要創業這事猶豫、困惑了很久,多半也是不適合創業的。
那些一想到創業就激動不已、難以克制的人,他們就算猶豫,也是為了具體項目的選擇、具體方案的操作方法等等感到猶豫,這是有本質區別的。
除非把自己和要干的這個事都想的非常清楚,否則不要盲目的跟風去創業。
五、希望自由、不想打工受委屈的,也不適合創業。
馬云老講,企業家的內心都是被委屈撐大的,你就知道一個人做老板要承受的委屈,要比他打工的時候承受的委屈要多無數倍。
另外,你做了老板,就會很痛苦地發現,你的時間都被助理給安排完了,而且大多數時候大部分的安排,可能你都改不了。
所以一定要記得,覺得自己受不了委屈,不喜歡被人安排時間而出來創業,這個理由是非常荒謬的。
六、對和家人相處時長很在意的人,可能也不適合創業。
關于創業的一個最大的謊言,就是所謂的平衡好家庭和工作,這件事在理論上絕無可能。一旦啟動創業,就全是工作,家庭是很難兼顧的。
3、如何選擇創業方向?
一、顛覆性的技術或產品
如果你擁有了一個顛覆性或者是革命性的技術或者是產品,這簡直是理想的創業方向。
現實: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講,這個機會幾乎為零。如果你真的撞上了這么一個,那就是祖宗積德了,正常情況下是不會有的。
二、發現一個小的藍海,在細分市場做出新品類
你發現了一片藍海,發現了一個市場需求的重大機會,這是比較好的創業項目。
發現一片特別大的藍海需要聰明、敏銳的觀察力,而多數人發現的所謂藍海,其實是意淫出來的假藍海、偽需求。那么多人都在創業,怎么可能留有大量被忽視的領域等著你呢?這是一個小概率事件。
從概率上比較可能、比較務實一點的情況是發現一個小的藍海,在這個小的細分市場上做出一個新的品類,做出一點成績來。運氣好的話,成績也不會太小。
有沒有可能從里面發現一個新的需求,做出一個新的品類呢?這是有可能的。
當然,引導消費者去追隨你要做的新品類的時候,也要看看他們可能被引導過去的基礎條件是不是具備。比如說在中國,喝豆漿本來就有群眾基礎,再加上牛奶出事,所以你引導他們去喝豆漿,這個是成立的。
但如果你去美國賣豆漿機,教育美國的消費者喝豆漿,這基本上就沒有什么可能。就算有可能,可能需要你一輩子的時間。
三、找到一個供給不足的增長行業
這是絕大多數平庸的人的選擇,某個行業在增長,已經有了一些市場供給,但是供給不足,或者是可能供給不足,這種情況是多數人創業時候的常見選擇。因為從選擇項目的角度來講,它是比較務實和難度相對低的,但相應的代價就是你執行起來難度非常高。
現實:如果投身的是這樣一個領域,就不要指望能非常快速的成事,這個創業過程一定是一個疲勞的、艱難的、緩慢的過程,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如果對時間周期的預期嚴重誤判,會走的格外辛苦,就是這樣。
創業方向分析:
第一,革命顛覆,不太現實,第二,大的藍海沒找到,找到一個小的藍海,那說明你在項目選擇上,如果沒看走眼的話,還是比較聰明、有優勢的。最慘的就是第三種,某個行業還在增長,你也沒有發現什么藍海,只是覺得這個行業的增長勢頭還沒有完,可能跟著能分一杯羹,這個相對是最困難的。
四、為了實現自己長久的夢想
還有比第三種更糟糕的就是第四種,為了實現自己長久以來的一個夢想,比如說從小想做索尼這樣的企業,想做蘋果這樣的企業,然后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盛田昭夫、喬布斯這樣的偉大的明星企業家。
長久以來懷有這樣的夢想,于是有一天創業,就靠著這個夢想的支撐選擇了項目往下走。一般說來,如果你單獨是由夢想構成的選擇,是剛才講過的幾種創業項目選擇里最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