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管你接不接受,反正 Swift 官方出了一個包依賴工具,它就原生的集成在 Swift Toolchain 里面,你安裝了 Swift 到 Linux 上的時候,就已經擁有了一個包依賴的工具。
Swift 包依賴工具和 Carthage 工作原理類似,都是去中心化的包管理系統,它要求開發者提供依賴包的 Git 地址。
使用他人提供的包
當你需要使用一個他人提供的 Swift 包時,需要知道他的 Git 地址,這里有一個現成的 Demo 包,是我寫的。
https://github.com/PonyCui/swift-demo-student
這時候,還記得每個工程下面都有一個 Package.swift 文件嗎?
編輯它,改成以下內容:
import PackageDescription
let package = Package(
dependencies: [
.Package(url: "https://github.com/PonyCui/swift-demo-student.git", majorVersion: 1)
]
)
上述代碼的意思是,幫我從 https://github.com/PonyCui/swift-demo-student.git 上拷貝代碼回來,我要的版本是 1.x.x 。
接下來,回到命令行執行 swift build,如果出現以下提示,那么你就成功導入了一個包。你會看到根目錄下出現一個叫 Packages 的文件夾,它就導進來的包。
如果失敗了?翻墻試試?
Compiling Swift Module 'Student' (1 sources)
Linking Library: .build/debug/Student.a
剩下的事情,就是盡情地使用這個包,只需要 import 包名稱,即可使用。
import Student
let student = Student(name:"Pony", age: 8)
print(student.mySchool())
更新包
包的作者一般都會定時維護這些包的代碼,當包在Git上存在更新時,如果本地已經存在 Packages 文件夾,那 swift build 不會自動更新包文件。
要更新本地的包文件,你需要把 Packages 文件夾刪除,然后再次執行 swift build 命令。
制作一個包
要制作一個包,你必須將代碼放到 Git 上,不管這是私有的 Git 還是公有的 Git。
創建一個工程, Sources文件夾下存放所有源碼,在需要公開給他人的成員變量和方法前添加 public 關鍵字。
// 這是一個例子
public struct Student {
public let name: String
public let age: Int
public init(name: String, age: Int) {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
public func mySchool() -> String {
if age < 12 {
return "Primary School"
}
else {
return "Other School"
}
}
}
修改 Package.swift 文件
//把 name 改成你想要的
import PackageDescription
let package = Package(
name: "Student"
)
然后,為 Git 庫打一個 tag,tag 的名稱就是版本號,比如 1.0.0 。
最后,提交所有修改到遠端,就可以了。
包可以依賴包,依賴包也可以繼續依賴包,以此,構建一個依賴鏈。
結語
Swift 提供的依賴包工具目前還不完善,還有很地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一門成熟的語言,擁有依賴管理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對于開發者來說,掌握依賴管理工具的使用也是邁向更高水平的第一步,現在的就可以使用依賴管理工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