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悟冥—————
幾天前,老家的一位朋友給我打電話。說他結婚,我要不要回去。
我簡單收拾后,就直接回去了。
為什么我執意回老家參加朋友的婚禮呢?
雖然擁有從小玩到大的同村伙伴,而且還有親戚關系的原因。但這永遠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可以學習。
通過這幾天參加朋友的婚禮,我所了解的曾經不曾了解的如下。
一!關于婚禮與相親
朋友與新娘是經人介紹認識的,通過幾天的了解就確定了婚禮。
轉帖,定了結婚的日子。
然后,發請帖。
新家裝修,新家具置辦。宴請賓客。
請同村有能力的人來安排此次婚禮。
鄰居們也都過來幫忙。
而新郎所要注意的,則要更多。從置辦新家具到裝修,從宴請賓客安排吃桌,到后面的送客歸去,再有就是關于同齡人的關注。
而農村的彩禮錢,依舊很高。
而我在車上聽一位已經結婚幾年的大哥有感而發,其實結婚最重要的不是彩禮這些物質的東西,結婚后對于一起生活的兩個人,沒有芥蒂才能過好一生。
相比城里而言,我們這里結婚還是注重早結早省心的,至于后期的相處。則留給慢慢成長的新郎新娘來處理。
二!關于結婚習俗
對于結婚習俗,各個村子都不一樣。
我朋友這次結婚,就因為一個習俗未達到被女方村里的老人說的。不過這也不會怎么樣,畢竟,我們年輕一代對于這些習俗不感冒也不是太在意的。
雖然說,結婚習俗最重要,但是在結婚面前都不值得一提。而且,習俗這一方面,村里有經驗的人都有能力擺平的。
三!關于新娘的心理
新娘談到過,面對結婚心情是怎么樣的——激動,激動,還是激動。其他的心理活動,都沒有。
相比城市里的新娘來說,因為與農村的文化認知差異,城市里的女孩對于結婚都是比較敏感的。而且對于結婚這件事也是最在意的,不然也不會出現,談戀愛1年分手、談戀愛10年分手的情侶了。
四!結合近幾年關于婚鬧的新聞
老家這里對于婚鬧還是很熱衷的。(主要是與新郎同齡的年輕人)但是對于與新聞上婚鬧嚴重的,倒是不至于發生。
我們這里的年輕人都懂得。
1!不管怎樣鬧,不能讓女方受不了。
2!而我們這些年輕人里,雖然有熱衷于婚鬧的,但是總有幾個明事理的,不會讓婚鬧惡化。
3!我們這里的女孩子,對于婚鬧這類習俗是不敏感的。相比之下,城市里的女孩子對于這些習俗則普遍有點感冒。
五!關于婚禮酒席
首先,結婚是對于新郎新娘一生的大事,宴席的大小對于男女方家里也有面子。
其次,喝酒于賓客對新郎也有一定的拉關系效用。“喝酒喝酒,越喝越有”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新郎結婚后,對于個人關系網的建立也開始了。招待好同齡的年輕人,對于新郎自己的關系建立也有一定效用。
當然,在酒桌上也不免有些人喝醉的。為陪賓客而喝醉,雖然是為了拉關系,但是傷身體還是最為重要。
而一場酒席就得到一個朋友,雖說是比較理想化的想法,但是每個人都是會比較關系的。這并非是作為年輕人擁有的,而是這個社會擁有的法則。
六!關于結婚
我發現,同齡的那些年輕人。對于人情世故的處理還是比較趨向于理智的。
有些朋友,的確擁有需要我學習的地方。
例如,有些人對于任何人的那種痞氣。雖然不能完全學習,但是有一定的借鑒學習性。還有些人對于事情的處理也是比我有理性的,這些都是能夠學習的。
我為什么執意要回老家參加朋友的婚禮?
因為我所得到的遠遠要比我所花費的金錢、時間、精力要多的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