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印象(二) 風的街道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日本是個不喜吵鬧的國家。在出發前,房東就特意在房屋入住規則里向我們強調,日本人是害羞且友好的,他們喜歡清靜,所以盡量不要制造出太多聲音。攻略上還說,即使是在人最多的地鐵上,人們也會將手機關成靜音,以免打擾到別人。

? ?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我們的住所在淺草寺附近的居民區,一下車,周圍的一切都很靜,除了偶爾有電車從不遠處“哐嘡哐嘡”地駛過,幾乎就聽不到任何聲音了。當然,除非是在銀座、表參道那樣繁忙又摻雜著各國旅客的地方,嘈雜是理所當然的,其他街道,即使比平時降低了音量,也可能引人側目。這樣的寧靜不得不讓我們有些負擔,顯然,對于早已習慣“人聲鼎沸”的我們,要時刻警惕自己習慣性帶來“噪音”,一時半會是需要點適應時間的,尤其是處于這個什么都能讓我們驚奇不已的環境下,難免稍不注意就會聊上興頭,于是每當這種興致進行到一半,又不得不連忙說“噓,我們小點聲吧!”

?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如果說有什么樣的外表就會有什么樣的心靈,那么這份寧靜,讓我突然明白了為什么這個小小的島國能以“工匠精神”著稱于世。人們正是在這樣的安靜中積蓄著內心的力量,涵養著生活的智慧。專之以靜,投之以情,這便是對生活最大的敬意了。

? ? ? ? ? 也許是人們似乎都不愿在街上有什么過多的交談,走在居民的街道上,迎面的行人都是沒有太多情緒寫照的,反而是道路兩旁被人們精心打理過的花草,在風中搖曳生姿,熱鬧極了。每一戶都有一個精心打理的花園,或是有著修剪整齊的,富于禪意的樹木,點綴著排排修竹,顯得十分清幽;或是種滿了各式小花,并任由綠油油的枝蔓從刻意擺放的自行車座上傾瀉而下,充滿情趣。半開的低圍墻上鄭重地掛著每戶人家的姓氏,想必你若讓花園顯出殘枝落葉的景象來,必定是會遭人鄙夷的,“松下君家的花園真是這一片的敗筆了!”因而,我覺得那掛在門前的名牌,就像人們對自家“杰作”的落款,“瞧,這便是我櫻木家的作品了。”每處私人房屋及花園的設計都隨著主人的偏好不盡相同,卻不叫人覺得違和,反倒顯露出一種精致的美來。

? ? ? ? ? 悄悄幻想著,人們會在某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或是夜風習習的晚上,推開這靜靜的房門,拿著那些我瞥見卻叫不出名的園林工具,并用溫和的目光去注視著這一草一木,慢慢的、靜靜的,創造著這屬于他們自己的生活藝術。沒有路過的行人,會用格格不入的喧鬧破壞這一虔誠的儀式,不會有亂七八糟的聲音從“花匠人”耳邊飄過,破壞這一秒的靜謐和愜意。反而,他們也許會如我,靜默而仔細地欣賞這一切。一個理想的花園,難道不就是人們在與自己的心靈進行了某段對話的成果嗎?把心情留在花草間,既不靠言語虛張聲勢,又留得一段芬芳和清新,這樣的生活,不就是旅人想要的嗎?

? ?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流連在東京民居的花園前,暗自思忖,有些話不必說,像含蓄溫和的櫻花,輕柔素雅的風鈴草,來年花開了,人們就懂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