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我讀到朋友的一篇文章,大意是盛贊他從前的一位同學,在寫作上取得了如何如何的成就,在刊物上發表了多少文章,成為了當地的小有名氣的文化人。朋友感慨,雖然是從小玩到大的同學,在寫作上自己終究是難以望其項背了,由此引發了自己對于寫作的更多的思考。
? ? ?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這位朋友第二次寫介紹他的那位文豪同學的文章了。他在文章里說,“我為什么會在讀到同學的文章后產生這樣的不安?而在讀林清玄等大家時,反而心安理得,自然接受并且獲得非同此般躑躅的力量呢。”他對于那位自己曾經忽視的同學心里頓生佩服。
? ? ? 朋友的心情我完全理解。對于一般寫作者來說,一些成功的名人背后有著怎樣勵志的故事,我們不清楚,但在自己身邊忽然有一個熟悉的人成為成功的典范,那種給人帶來震撼的感覺是強烈的。
? ? ? 學生時代,我其他的功課考不過班上的學霸倒也沒覺怎么樣,但如果語文考不過人家,或者人家的文章比我寫得好,那一定會激發我強烈的好勝心,并努力在下一次考試中重回王者的位置。
? ? ? 我上高中的時候,我的一位發小在一所省重點中學就讀,加入了校園的文學社。在我的印象中,這位發小的寫作水平頂多與我差不多,他那時給我寄來樣稿,他寫了許多詩歌都發表在校園期刊上。那時這件事對我的觸動也是很大的。他的那些所謂的詩歌在我看來只不過是青春期的懵懂囈語罷了,讓我感動的是他的那份對文學的執著和熱愛的情懷。雖然許多年過去了,發小終究沒有成為詩人,我也沒能成為作家,但回望那段歲月,總是令人難忘,青春的時候誰曾經沒有過夢想呢?
? ? ? 我瀏覽了這位朋友的平臺主頁,看得出來,他的確是一位熱愛寫作的人,洋洋灑灑六七百篇文章,90余萬字。作為一名普通作者來說,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也難能可貴。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在寫作這條路上,他認為自己還沒有達到心中理想的高度,與他的那位同學相比,更有一種自嘆弗如的感覺。他感覺到了不安,說明他是一個勤于思考的人。
? ? ? 我想告訴這位朋友,他其實大錯特錯了。他不應該羨慕他的同學,堅持自己的理想,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一個人的性情、生活閱歷、文化程度以及對周邊事物的感悟力,決定了他寫作的境界。正因如此,每個人寫出來的東西也就千差萬別了。別人的長處我們可以借鑒學習,但永遠不要期冀自己成為跟別人一樣的人。
? ? ? 每個人的寫作風格和生活閱歷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學習模仿的過程中,一定要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字風格。不必羨慕別人,更應該看到人家成功背后的付出與汗水,以此鞭策警醒自己。正如一首詩中所描繪的,“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或許總有一天,你也會成為別人眼里的風景。
? ? ? 在寫作這條路上,保持一顆平常心,努力做好自己很重要。當然有些東西并不是自己努力與拼命就能實現的,比如成為作家,在我看來,天賦和機緣更重要。如果一個人自命有一定的天賦,但卻仍然沒能成為作家,那一定是他努力不夠了。
? ? ? 對于自己喜愛的文學,沒有一種“糾纏如毒蛇,執著如怨鬼”的精神,是很難進入繆斯的神圣殿堂的。所以不問前路如何,自己努力過就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成敗不必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