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晨讀感悟)
(一)要不要辦健身年卡?
健身年卡一年3600元,月卡一個月400元,你想辦哪一種?
讓我們來算一算賬:年卡一年3600,一個月才300塊,比月卡一個月就便宜了100塊,傻瓜才辦月卡呢?
我就是這種傻瓜,哈哈,因為我實在是舍不得一下子拿出三千多??!不過呀,我在經濟學家眼里卻是聰明人,因為我這個決定恰好符合經濟學的原理:你要是沒有健身習慣,還是辦月卡吧,因為辦卡是為了不去健身,哈哈。
不過,我現在更摳門了,因為在家里就可以健身,抱孩子呀,做家務呀,不用花錢去健身房。
(二)稟賦效應
稟賦效應,說中國話就是敝帚自珍,就是人們對已經有的東西就希望保留。
最近讀《極簡生活》,里面談到人們對要丟棄的衣物會有一種失落感和痛感,就是稟賦效應在作怪。書里談到,如果人們開始丟棄不需要的東西后,就會有一種人巴不得丟東西,因為丟東西也會有快感。不知道這在經濟學里,又叫什么效應呢?
(三)完美禮物
經濟學上的完美禮物,就是無謂損失最小的禮物。經濟學家認為,最壞的禮物是代金券,啊,我認為這是最好的禮物呢!
其實,經濟學上不能用經濟學原理來解釋完美的禮物,因為完美的禮物一定是蘊含著感情的禮物,送者有情有義,受者感到溫暖。
(四)對付熊孩子
怎樣對付熊孩子?一定要對他的行為的及時反饋(最近看了好多書,都講到反饋的重要)。這個反饋,不是言語,也不是棍棒,而是小時候老師對我們采用的辦法:小紅花與小黑叉。在家里,可以把它與零花錢掛勾。
其實吧,做老師那幾年,我也用過這種方法對付熊孩子,不過對小一點的孩子還行,上了初中的孩子就不行了。俗話講,債多不愁,虱多不癢,對那些習慣了調皮搗蛋的孩子,這種方法的刺激已經近乎于零。所以,不知道經濟學上有沒有對付這種熊孩子的辦法呢?
(五)如何分蛋糕
?曾經看過分粥的故事,說是有幾個人分粥,掌勺的人分了之后,其他人自由挑選,掌勺的要拿最后一碗。為了保證最后自己拿到的盡量多,掌勺的人會盡可能地平均分配。
其實分粥也好,分財產也罷,都是一個博弈問題,每個人都想自己利益最大化和對方利益最小化,最終雙方都接受的方案一定是接近平均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