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地道的北方人。從小到大,每年都會伴著潔白的雪花辭舊迎新。所以,我對雪依舊有著別樣的癡愛。只要進入冬季,有時就盼望著雪花紛飛。以至于有朋友說,真是有毛病了,下雪有什么好,尤其化雪的時候,凍死人。巴不得能向南方那樣,永遠的暖和,多舒服啊。
這些話,我還真的能理解。的確如此,降雪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在冬天,代表著寒冷的到來。即便是北方人,面對著凜冽的北風,很多人都會覺得不好承受。尤其小時候,家里貧窮,最多燒煤爐取暖。我的腳手都長滿凍瘡。母親為了幫我盡快恢復,都用熱水敷,燙的我大聲的喊叫。
做教師的父親就在旁邊說,忍耐下吧,冬天來了,春天就不會遠,很快就會好的。也確實,現在想來,家鄉的冬天其實挺好過的,最冷的時候也就半個月左右,極限溫度零下七八度。尤其立春季節過后,溫度真的是明顯上升。況且,現在經濟條件好些,能安裝空調,加之全球變暖大趨勢,冬天真的好過許多。
因為工作需要,我今年被派往了祖國的北疆內蒙古。七月份,北京城熱的像蒸饅頭,到了內蒙古卻無比舒適。省府呼和浩特就中午還感覺到熱,到了晚上,特別是凌晨時,還得用薄被子蓋著點,要不感覺嗖嗖涼意。和同事說起,他們充滿了羨慕嫉妒恨,說領導偏心眼。美差都讓我領走了。
沒想到,最好的哥們卻潑冷水,別太得意了,到了冬天,有您好受的。這話倒不計較。對內蒙古還是有些了解的。位于祖國的最北端,夏天尚如此,冬天自然能想得到。小時候曾聽大人講起,內蒙古的冬天,出來小便時,要隨身攜帶根木棍,要不然,撒出的尿立刻會結冰,真的讓人恐怖。
轉眼之間,到了國慶,農歷的十月。別的地方剛邁入收獲滿滿的秋天。呼和浩特氣溫變得更低,早晚出去都要穿厚衣服了。到了中旬,晚上蓋單床被都發抖。和當地朋友聊起,他們笑著回答,沒事,不要著急,馬上就供暖,到時候屋里暖和的很,就算赤身裸體都沒事。不過,隨后會下大雪,很不方便。
還真是這樣,暖氣供給后,屋里真的叫做熱,穿單衣服都行,比京城的溫度還要略許高出點。加之來回出行有車輛,并沒有感覺異常的寒冷。內心空虛時,就琢磨著什么時間飄雪。結果呢,幾乎每天都是太陽高照。當地氣象臺也發出預報,氣溫比往年高出好幾度。
這樣的天氣,對于工作而言,甚是方便。但因為空氣過度干燥,讓我也很是不爽。我對靜電比較敏感,這樣的環境加速靜電的產生。無論是開車門,還是洗澡,只要碰到金屬物,手指尖立刻發麻。晚上脫衣服睡覺,能擦出非常明顯的火花。喉嚨也發干,從早上就開始抱起保溫水杯,成為名副其實的油膩男人。
盼啊盼,想啊想,不知不覺中,跨過了新年。去年年底時,突然有天手機彈出天氣預報,呼和浩特有可能迎來首場小雪。當時真的很興奮啊,不管雪量大小,起碼能濕潤凈化下空氣,讓人能消停會。沒想到,那么好的降雪條件,只是在下午飄了有半個小時的雪沫,隨后很快放晴。徹底的沒戲。
這幾天,強冷空氣席卷全國,預報大部分省份都有大到暴雪,我再次竊喜,總可以了吧。沒料到的是,呼和浩特還是與雪擦肩而過,依舊晴空萬里。而河南,安徽,湖北,山西,陜西全部是被大雪侵襲,一度成災。個別省份交通受創,學校都停止上課。實在難以讓人覺得不公平。
當然,這里提及的只是呼和浩特。而內蒙古的其他地市早已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海拉爾那邊落雪更早。根河的氣溫也降落到零下三四十度,是我生平未經歷過的。但不管怎么說,呼和浩特2018年的第一場雪,肯定比以往晚了些。雪是要下的,這點大伙都堅信。就是擔心到春節突然大雪封門,那讓人心里不高興。正應驗了那句話,雪是好雪,人不正經了。(文/孫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