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弗蘭克老師的第二講,在期待和忐忑中,作業如期而至。what?
竟是素材收集!翻閱簡述三十天熱門文章,選出你最喜歡的的10篇文章,研究觀點、論據、金句,寫出理由。
震驚之后,掩卷沉思,對的,只有先研究熱文,才能寫出熱文。所謂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就是這樣。先分析熱文、吸收精華,然后借鑒模仿,最后才能融會貫通。是的,只有先學吸星大法,再練凌波微步,才能笑傲江湖。
弗蘭克老師,我懂了!
一、熱文研究報告
通過研讀簡書三十天熱門文章,我發現所謂的熱文,離不開以下幾點:
1標題
一定要吸精!撩起讀者的好奇心,擊中他們的小心臟,讓他們喜歡,隨之點擊。
標題設置里有讀者想要的關鍵詞,比如:健康、金錢、職場、兩性、觀點,然后言簡意賅或詼諧幽默或生動形象地用一句話表達,給人提供價值。
2論據
素材選擇都是真實的生活瑣事,是發生在每個人身上,每天都在上演的平常事。
比如熱文《當我27歲的時候正在想什么》,寫的就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年輕人在大都市里面的困境,這種困境和迷茫是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的。
只有共性的問題才容易引起共鳴,拉近和讀者的距離,平常的事例更降低讀者的理解成本,或許這就是這篇熱文占據榜首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
3理由
給讀者一個閱讀的理由。
是干貨文就要教方法、漲知識,比如彭小六的《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我和小伙伴們得到了什么》。是雞湯文就要打動人心、引起共鳴,比如韓大爺的雜貨店《你最絕望的時候是怎么熬過來的》,看罷讓人心中一顫,鼻子一酸。
4金句
一篇好的文章,金句必不可少。金句的使用能起到畫龍點睛,升華主題,讓人過目難忘的效果。如同好茶,唇齒留香,久久揮之不去。
不信,你回首過往,在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在浩如煙海的文章里,你還記得的是什么?金句!
比如咪蒙的:曾經我有詩和遠方,現在我們只想買房。呵呵!好坦白!
比如桃花姐的:若你曾經奮力擠胸,愿你從此心口寫勇。呵呵!夠犀利!
小伙伴不是嗎?
二、十篇熱文歸納總結:
1《二十歲的年紀,做八十歲想起來都會嘴角上揚的事》
觀點:去旅行。我明白有些事情現在不去做,以后再也不會去做了。
論據:選取了旅途中的十件事,都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真實有趣,為我們描繪了“詩和遠方的田野”的美好,讓人心生羨慕。
金句:
1.走很遠很遠的路,喜歡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世界。
2.搭乘最大眾的交通工具,可以觀察到最真實的當地人,捕捉城市百態。
3.尋覓舌尖上的美味,因為每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味道,日后讓你念念不忘。
4.找一家不錯的青旅或客棧,你會發現有些人即使一輩子和自己身處不同的國度,心竟是如此相似與靠近。
5.早起去看日出或獨自看日落。日出,是一種能讓人興奮的瞬間,那是生命的喧囂。而日落,則是一天結束,那是一種歸屬感。
6.尋找那些不熱門的景點,他們或許不有名,卻絕對是你在旅行中最美的偶遇。
7.拍下只看一眼卻忘不掉的陌生人,珍惜每一次相遇的美好。
8.盡量成為一名志愿者,盡微薄之力去溫暖一些普通人。
9.寫明信片記錄當時心情,給遠方有相同情愫的人不一樣的體驗。
10.去當地的圖書館和校園走走。書店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大學校園是段美好的旅程。
喜歡理由:
①標題很吸引人,讓人心生好奇,究竟做了什么事,到80歲想起來嘴角上揚?
②作者因為旅行,體悟了不同的山山水水,這些體驗和感受,內化成了個人作者的獨特魅力。使得他有故事有文采,有趣有料,閱讀文章,就像看一部紀錄片,娓娓道來這些年,因為旅行,作者一路走過的路,見過的人,悟出的道。
③思路清晰,語言簡潔,截取旅途中的十件事,每一件事都有一個理由,這理由堪稱金句。且每一件事都附有相關圖片,圖文并茂,很有畫面感。
④這篇文章讓我想到那句話:旅行是見世面,見天地,見眾生,最終是為了去見自己。好的文章應該給人啟迪,它做到了。
獨特的經歷是寫作的源泉。因為旅行,感受到他的氣質里,藏著走過的路和讀過的書。寫作者本身應該是一個有趣有料的人,這樣才能寫出打動人心的文章,是這篇文章帶給我(一名寫作者)的最大啟發和收獲。
2、《當我27歲我正在想什么?》
觀點:生活波瀾不驚,平淡如水,就這樣迷茫而又堅挺的生活。
喜歡理由:以誠感人,以情動人。
講述自身的真人真事,真實的惆悵和哀愁,直播生活中的無可奈何和一地雞毛,真實呈現生存壓力、愛情不順、前途渺茫、輕度抑郁,勇敢的剖析自己。
在這個“真”稀缺,“假”泛濫的年代,作者的“真誠”和“勇敢”刺痛了我們麻木已久的神經。或許這是它長期雄踞榜首,贊賞數達到277成為的熱文的原因吧。
金句:
1.你看,人到了27歲,連一歲都必須瞞著,小時候恨不得多報幾歲,長大后卻恨不得年年都是18歲。
2.27歲,內心已經蒼老,不是18歲時為賦新詞強說愁,而是從內心散發的一種疲憊。
3.我今年27歲,一直貧窮,可能會嫁不出去,堅持碼字,但未必有很多人看,也未必能寫出好的文章,還未必能一直有靈感,生活波瀾不驚,平淡如水,就這樣迷茫而又堅挺的生活。
一個人究竟要說多少謊言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真誠和勇敢是這篇文章帶給我的最大感受。
3優秀的人,憑什么要和你在一起?
觀點:只有自己變得優秀了,優秀的人,才會選擇和你在一起。
喜歡理由:
①標題里面有關鍵詞“優秀”,我們向往成功,渴望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可作者拋出質疑:優秀的人憑什么要和你在一起?吊足我們的胃口,想一探究竟。
②開篇點題,一針見血的指出他的論點:優秀的人也合群,只是他們合的群里沒有你。
③以自己和學長的切身經歷舉例,文字樸實,言語真誠。追問式的思考加坦白式的交談,層層深入,使服讀者心悅誠服接受他的觀點,不能同意的更多。
金句:
1.優秀的人也合群,只是他們合的群里沒有你。
2.比我們優秀的人,都比我們努力。
3.量變引起質變,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
4.只有同等的實力,才能平等地對話。
清晰的結構( 觀點+論句+金句)和坦誠的交流,對于閱讀有多么重要。這是閱讀本篇文章帶給我的最大感受。
4想努力卻又努力不起來怎么辦?
觀點:行動
喜歡理由:
①標題簡潔有力,直面困境。闡述了是什么?(想努力又努力不起來)。怎么辦?(打開來,看文章)
②結構清晰,語言風趣,閱讀理解0距離。開篇列現象,接著剖析問題根源(懶),最后教方法。
金句:
1.其實細想想,咱們人都這樣,沒有誰真正說“老子天生愛吃苦”“我時時刻刻都充滿正能量”的,那不現實,那是甲亢。
2.能堅持下去的秘籍不是“后邊有鞭子在趕著你”而是“前面有塊肉在等著你”。
3.時刻記住,所有你面臨的問題,基本上是。
一篇有閱讀量的文章,清晰的結構層次非常重要。閱讀本篇文章,我再一次對框架有了更深理解,這是本文帶給我的最大感受。
5當家人生病時,我才知道錢有多重要
觀點:金錢很重要。
喜歡理由:真實接地氣。
①標題里面的關鍵詞“金錢”,作者坦承,金錢很重要。夠坦白!
②講發生在自己家人身上的事情,呈現血淋淋的生活原貌,很真切!
③最后明白,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賺錢,讓自己過上好日子,讓逐漸年老的父母,安度晚年。合人性!
金句:
怕自己努力的腳步,追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挖掘生活點滴,深入思考,事事可寫。是閱讀這篇文章帶給我的最大感受。
6你最絕望的時候是怎么熬過來的
喜歡原因:寫出了人類的共性困惑,如何面對絕望。我以為是解決痛苦的干貨文,讀完發現是雞湯。但這雞湯有營養!讓我喝了不后悔。想起那句話:時間贈人以閱歷,世事皆可原諒。
有真實的人真實的事,真切的感悟,金句頻出,高湯好濃。
金句:(好習慣,我要拿筆記下來)
1.其實人的一生就是不斷的絕望與希望相伴而行,好一陣子,再壞一陣子,吃一點苦,快要吃不消的時候,再來一點甜。
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顧慮,真到了某個節骨眼上一根稻草都能把我們壓垮。
3.“不要停止邁步,只要抱持雙腳交替運動,天會亮,你會到家的。”
4.“保管好那張門票,不管暫時的戲好不好看,起碼坐一會,撕了,就回不來了。”
人生路上,我不孤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絕望和困境。前路漫漫,知道自己是誰,要什么,然后堅定的一直不斷地跑下去。天自己會亮。是我閱讀后的感想。
有背景鋪墊,有轉折事件,有感悟升華,讓我眼角濕潤,大為感動,這雞湯,真營養,有價值。
7《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我和小伙伴們得到了什么》
喜歡理由:
①選擇簡書一哥,不需要理由。
②語言簡潔,節奏明快,實實在在的簡潔風。
③有文有圖(思維導圖),圖文并茂,滿滿的干貨。
是干貨文,就教方法,漲知識,提供價值。六哥做到了。
8《專業單身二十年如何利用充裕時間成為更好的自己》
觀點:感激那些一個人的時光,起碼在學會愛別人之前,先學會了如何愛自己!做我想做的事情,過我想過的生活!成為更好的自己。
喜歡理由:
①吸引我閱讀的是題目,有關鍵詞“成為更好的自己”
②讓我喜歡的是簡潔的文風,明了的框架,先提問題,然后1234教方法。
這篇文章和上一篇簡小六的風格很相似,一樣的簡潔明快,一樣的層次清晰,作為讀者的我再次提醒作為寫手的我,這個點我必須掌握。
9《從現在起,培養五個獲益終生的思維習慣》
觀點:思維方式讓我們和優秀人拉開了差距
金句:刻板成見是個害人不淺的東西,它不僅讓你變得偏執而封閉,目光短淺,更會殃及你思維的獨立性,影響你與他人良性關系的建立。
喜歡理由:同上
怎么回事?連續喜歡了三篇簡潔風格的干貨文。我是太饑渴、太上進了嗎?
10《我覺得自己寧愿成為咪蒙背后的男人,也不愿成為她本人》。
觀點:我不愿成為咪蒙本人。
喜歡理由:
①標題里面有關鍵詞“咪蒙”,她是迷一樣的熱點,我好奇作者對她的解讀。為什么不愿成為她本人?
②作者解讀很客觀,不偏激。從咪蒙作品到人生經歷,得出的結論是不贊同,但理解。
金句:如果她是一種潮水的方向,我還是愿意選擇不同的浪花。
這項作業花了我三天時間,研究熱文、拆解熱文、反思自己做好筆記。累,并收獲著。
21天的課程會結束,但學會了“研究學習”確實可以相伴終生。先研究成功的文案,再分析別人的過人之處,慢慢吸收消化,最后為我所用。
課程有盡頭,學海卻無涯。學習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