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孫偉
什么是“三拳合一”
孫公什么時候說過“球勁”
好像是沒有說過
孫老只說過
“形意譬如鋼球鐵球,內外誠實如一;
八卦譬如絨球與鐵絲盤球,周圍玲瓏透體;
太極如皮球,內外虛靈,有有若無,實若虛之理,”
孫老不過借三球的狀態性質
來形容形意八卦太極三拳
勁就是內勁,沒有什么球
用三球的狀態來形容三拳的不同的一些個性狀態
孫祿堂先生說:“內外如一,是誠中也,合乎儒家;不丟不頂,勿忘勿助,是虛中也,合乎道家;無拳無意,是空中也,合乎釋家。
得道在拳曰得內勁
孫祿堂先生說:“余嘗自揣三元性質;形意譬如鋼球鐵球,內外誠實如一;八卦譬如絨球與鐵絲盤球,周圍玲瓏透體;太極如皮球,內外虛靈,有有若無,實若虛這理,此是三元之性質也.形象雖分三元,要不出人丹田之氣也.天地人三才,亦即太極一氣之流行也,故三家合為一體.以后好武諸君,務去彼此之見.諺云:一處不到一處迷”
“余嘗自揣三元性質
形象雖分三元,要不出人丹田之氣也.天地人三才,亦即太極一氣之流行也,故三家合為一體。”
求球勁,妄也
三球的比喻不過是形容三拳都有內勁都是內勁,是的三種拳有各自特性的不同形態
“故三家合為一體.以后好武諸君,務去彼此之見.諺云:一處不到一處迷.”
說的都是練內勁
有點像三種球的狀態。但終歸還是當中那一點子。就是金丹,在拳來說,就是內勁
形意拳,誠中,實打實,硬打硬進
八卦拳,鋼絲球。這個鋼絲球可不是刷碗用的,是原來舞獅子的鐵球,會傳,上面雖然纏著絨布,里面可是鐵的,不和你硬撞,但是,逮住機會,打你的時候照樣是鐵球。
舞獅子的球,里外都轉
“橫走,微也,”
那不是實質,是變化,
“豎撞,精也,”
這才是打你的實質
太極拳,是皮球,氣球,有若無,無若有,乃是玩你,逮住機會,打你或者是鐵,或者是讓你摸不著,但是真要你命的時候,還是鐵球
這個道理,好多人不知道,先聲明,我的版權啊。
從三個球你才能理解“方知其所以然之理.自此以后晝夜習練,至三年豁然大悟,能將三家之勁合為一體.心中方無形意,八卦,太極之意.又始知三家皆三元之理.夫八卦天也,形意地也,太極人也,三家合一理也.練習之法,形意以經之,八卦以緯之,太極以和之,”的意思
八卦,天,在圓圖中求,所以轉圈,轉圈,就是“緯之”的主要練法。形意拳是實心,硬打硬撞,所以經之,太極拳兩者兼有,加之人變。所以和之。
三球
說的是三種拳的三種主要狀態
再說一遍,三拳合一,說的是三拳的根本練的是“當中一點子”。
也就是儒家誠中、道家虛中、釋家空中
儒家的太極,道家的金丹、佛家的圓覺。
練家子是什么呢——內勁
孫祿堂先生在《太極拳學——自序》中說:
“余受教于為真先生,朝夕練習,數年之久,
略明拳中大概之理,又深思體驗,
將夙昔所練之形意拳、八卦拳、
與太極拳,三家合而為一體,
一體又分為三派之形式。
三派姿式雖不同,
其理則一也。”
其理則一,說的就是內勁的理,
這才是孫老的三拳合一的真正思想
自得園拳社由孫偉先生創辦,先生為孫祿堂公第四代孫,其祖父為祿堂公長子孫星一先生,孫偉先生從學于姑祖母孫劍云先生,研習數十年,至今仍辛勤教學授徒,傳播孫老拳術中和之道。“自得園拳社”之“自得”二字取自《孟子》:“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