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狀:
我們知道刷手機、看電腦浪費時間,而且對眼睛有傷害,但我們依然在手機、電腦上花費了大量時間。我們知道早睡早起的習慣養成很重要,但我們依然到凌晨一兩點才睡覺。我們知道堅持鍛煉能讓身體更健康,但我們依然不想去運動。我們知道要趁著年輕多學點東西,但我們依然去追星刷劇。我們知道寫文章是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沒有誰一上來就能寫得好,但我們依然抱怨為什么我的文章沒有閱讀量。等等等。
就是明明知道了這么多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我們時時刻刻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明明知道了這么多大道理,卻依然做不出好選擇。為什么知道卻做不到呢?到底是什么阻礙了我們“做到”的步伐?今天的剽悍晨讀分享的書《知道做到》,為我們分析了原因,并給出了解決方案。
2.原因及解決方案
01 信息超載
互聯網時代,我們每天接觸到的信息可能比過去幾十年人們接觸到的還要多。如果不懂得篩選,就會被淹沒在信息的海洋里。
比如,現在內容付費火了,網上充斥著大量微課、分答小講、得到訂閱專欄等內容,它們披著華麗的營銷外衣,讓你看了怦然心動!“哎呀,我正想學這個呢”,“這正是我需要的呀”。動兩下手指,支付,這個課就是你的了。結果,手機里躺著一大堆的課程,沒有時間學,看著都覺得累。
針對信息超載,我們首先應該學會篩選。根據自己的需求,理性選擇,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來,追求結結實實的改變,而不是進行數量上的比拼。
其次應該定期復習。根據艾賓浩斯遺忘規律,我們學習一項新知識,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遺忘,所以隔段時間就要復習,通過間隔性的重復,你才能把這些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能力。
02 消極過濾
看到某個觀點、某件事情,我們的大腦會第一時間判斷,這個觀點和我的想法是否一致、這件事情可不可行。這就是我們的價值觀在發揮作用,“我”還沒有做判斷,“我的價值觀”就已經替主人——“我”做出了判斷了。我們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這個世界的,這個有色眼鏡就是我們的價值觀。
比如,當領導交給我一個比較有挑戰性的項目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哎呀,太難了,我做不好啊”,而不是去想如何做才能把項目做好。
當李笑來老師在專欄中推薦購買GAFATA(在美國上市的六家公司的簡稱)股票時,我心想,“這個我從來沒有接觸過,超出我的能力范圍了”,結果連試也沒去試。而同時學習的戰友,就有人去開通了美股,購買了上述股票,早已經把專欄學費賺回來了。
要打破“消極過濾”的魔咒,就要保持開放心態,多使用綠燈思維,成為可能性思考者。
03 缺少跟進
每次決定學英語,我要背很長時間的單詞,但是學了幾十年,還是開不了口,看不懂英文報紙。寫文章寫了4、5個月,可還是寫作小白,閱讀量只有個位數。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沒有真正堅持下來。
書中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制定“跟進計劃”,并執行,設定“反饋監督機制”,督促自己執行跟進計劃。比如,我比較缺乏自信心,看了《小狗錢錢》,就仿照書中的小女孩,每天寫一篇成功日記,培養自己的自信心,并發布在簡書上,并讓簡友們監督我。
總之,不去做然并卵,只有持續不斷的行動,才能從“知道”邁向“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