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歸于嬰兒》4
【摘錄內容】
“不要讓文化成為疾病的溫床”,摘錄如下:
1.主要闡述了疾病既是自然現象又是社會現象,它具有一定的社會功能。如調節家庭關系、調節人人之間的關系。在此之外,社會文化也會制造疾病,如運用醫學、衛生文化直接暗示使潛意識受到影響。如很多病都會被貼上不治之癥的標簽,人們潛意識會受到影響。
2.對待疾病的正確原則。對疾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破除可憐、被照顧、休息、責任等方面的想象,確認疾病只是一現象,什么也換不來,是件愚蠢的事情。如果用疾病來逃避或者獲取是可悲的事情。
3.潛意識制造疾病的隱喻語碼。日常生活中我們會不經意使用的一些語言是疾病的隱喻。如有人說“咽不下這口氣”、“那事太噎人了”等,常常反應在咽部、食管等部位,讓人感覺到那種堵塞感。治療方式可以先找到原因,想明白了或者咽下了或者吐出來了那種堵塞感便會很快消失。這就是隱喻。
4.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隱喻會有所不同。前面介紹過,疾病制造時會整合素材、人的背景、經歷等,所以在不同的背景下,所有的隱喻都會與其所在的環境一致,也就是說如果不是在一個國家,同一個部分的疾病反應的問題會有所不同。
【我的思考】
最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與我的中醫理療師也有所溝通,也翻閱了一些心理學的書籍,發現有很多共通之處。比如隱喻的事情,在龍騰辟谷中被作為心法使用,治愈了大批被醫院宣布“末日”的人。如果想遠離疾病需要有正確的三觀,把心放正,要觀已,內心有力,無需外部的力量,當我們一切處于正常狀態,無思慮、無不安、無擔憂,自然身體也會處于一個良性運行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