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中的月亮是真實的嗎?許是這問題有些怪。很多人認為它能看到,但卻拿不到,所以是虛妄不實的。不過猴子不這么認為,否則他們為什么去撈呢?
?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我們所看到的太陽與月亮都是幾分鐘以前的樣子,乃至身周所看到,聽到與感覺到的一切都是過去的事了。因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傳遞到大腦,且由大腦處理成我們可以理解的樣子。
? 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是以每個人對世界的認知都不同,而往往人們卻會因為這些想法而遮蓋事物的本質。比如你看到一只麻雀便會去想它飛行的樣子,看到狗兒在咬骨頭便會認為它喜歡吃骨頭。也許那只麻雀受傷飛不了了呢?也許那只狗兒咬的是塑料骨頭呢?
? ? ?故道德經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 若能于觀一切物,聞一切聲,入一切味,覺一切觸時不為己之一切知見(我們從出生到現在所接受的外界的一切)所障,我們所看到的便是最真實的一切,是什么便是什么。
? 有人稱這個境界為道境,亦有古來大德稱其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然而這卻不是最徹底的。于此留一玄機,日后再言。
? ?閑話少敘,書接正文。
? ?是夜飯食畢,回至公司宿舍,依法修行。想要打坐時卻犯難了,宿舍是一個大房間,有三個臥室,每個臥室有兩個上下床。我一人睡上鋪,這邊加上我一共三人。想要打坐的話恐怕得被罵神經病了,索性便不打坐了,脫衣側臥。
? ?師言須不隨那些念頭走,遂依法行持,整晚都想著不隨不隨,也沒真的不隨了,而后一片昏沉,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 第二日起床時頂著個黑眼圈,很困,便去工作了,人在犯困時總會忽然的恍惚一下,此刻心地一片空靈,便是最好的休息。
? 我便恍惚了一下,而后又雜念紛飛為諸般妄想所遮,腦袋又疼了,因為以前出過幾次車禍,腦袋傷著了,所以一想多便會頭疼。也不知是福是禍,想來這便是注定吧。
? ?我不知道那種狀態便是老君說的“恍惚”,只覺得很好,又想起《道德經》中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便做事、聞聲、嗅味時皆不用心去做。不用心去做就是不刻意去想著它,不刻意因為做而做。做了也沒做,事過境遷,無需掛礙。反正都是機械性的重復工作嘛。很久以后我偶然看到《莊子》中的“天下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無用之用”,而知道了那便是無用。但尚不知妙用。
? 不知不覺間,整個人便空空靈靈,觀物非物,我不知道怎么用文字去說,也很難用文字去說那種狀態,任何文字所說都是接近,而不能說明白,想要明白唯有自己實際操作,到了便悟了,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便是。
? ?既已入,頓覺眼之所見從未有過的清晰,工廠很吵,但是聽人說話卻能聽的很清楚,心靈從未有過的自在,讓人不愿意出來,只想呆在那里。此時身側有人叫我說下班了,便想了想晚上該吃啥,此念一生,便從那個境界中退了出來。
? ?晚上睡了去,既不能不隨諸般念頭走便入于白日那般吧,整晚也不知睡沒睡,整個人若嬰兒般(就是沒有任何出生后由外界所學到的知識,打個比方說,嬰兒看到桌子時,便只看到桌子,而不知它是桌子,也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看到其他東西也是的,即沒有任何以文字所形成的思想,不能沒有思想,沒有的話便和石頭一樣了)。算是在睡嗎?我也不明白,只是第二天不困了。
第二日,由于精神好多了,便早早去了公司,坐在箱子上,整個人還是在那種狀態里,有人問“小清,你在打坐念經嗎?”我挺奇怪的,便說道:“沒有啊,你怎么看出來的?”
? ? ?她想了想說道: “我說不出來,反正你給我的就是這種感覺,挺空靈的,腰也筆直的。”
? ? ?“好吧,我沒在念經,你想多了”我笑著說道。
? ?她是個女娃子,據其本人說,她是李時珍的后人,因長得憨厚可愛,遂被同事起名“熊二”,挺有趣的一個人。家里世代從醫,現在父母在家中開著個小診所,目前家中仍有本草綱目原本,不過家里的醫學知識是傳男不傳女的,所以便出來工作了。
? ?因要開早會,所以便都去開會了。這幾日也一直在這恍惚的狀態中,不過自己不知道這是恍惚,也沒去想這么多。始終未能體會到山人說的靜極一陽無欲動。
? 七日后于宿舍入靜,忽覺腹部有一股熱流上升,未去理會,因未理會腦部亦有一股熱流下降,與腹部熱流融匯于胸口,水火皆相融,頓覺飄飄欲仙,此際一陽無欲而立,至于感覺不好形容,同若男女之事般。此二股熱流便為靜極而動的動,此動以靜為基。當下明悟,此后不疑修行為虛。
? 想起山人與我所言,便明了了,也該去找山人了,不,應該是師父了。
(未完待續,不定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