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才想明白了一些問題,原來到處都有規(guī)則,不是你在規(guī)則里,就是規(guī)則在你懷里。都一樣。本以為當初的努力都是被老師,父母,還有這該死的高考制度逼出來的,現(xiàn)在才明白,別人永遠無法決定我的意志,除非我想。而我的努力,我的態(tài)度,我所做的一切看起起來特傻逼的事情都是因為自己,過去如此,現(xiàn)在也一樣。有時,我真在想,我是祖國的花朵,可我能為祖國做什么呢!做科學家,小學老師這樣對我說。而我也曾天真的那么想過。考上一所名牌大學,中學老師這樣說。我也沒懷疑過,但終歸是事與愿違的。世俗總喜歡拿領多少薪水,住多大的房子,開多好的車來衡量一個人是否真的實現(xiàn)了理想,實現(xiàn)了所謂的人生價值。但,理想真的有高度嗎?
大家恐怕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思修,陽光,早晨,老頭。這一切都是我沒料想到的,至少是在上大學前。但當這一切真的發(fā)生時,我也只好感嘆一聲,不好意思第一回上大學,沒經驗。說實話,我還是蠻喜歡政治的,可被人捆綁著去學,心里心里終歸是有一些抵抗情緒的。好了,說正事。我記得大概是第二堂課,談理想。思修老頭舉了一個例子,有個叫萬剛的(好像是這個,忘記了,懶得去查)經過了不懈的努力終于當上了部長,就是特牛逼。老師說他實現(xiàn)了他的理想,聽完這句話,我就在心里想他怎么知道萬實現(xiàn)了他的理想,難道僅憑取得的成就。我是尊重這個老師的,這么大歲數(shù)了不容易,上面講的大汗淋漓,下面鼾聲一片。但,我實在不能同意他的看法,至少我覺得,他像學生傳送了一個錯誤的觀點,一個錯誤的人生觀:理想有高度。
理想有高度,科學家宇航員能稱為理想,而農民清潔工就不是理想了嗎。對不起,或許我忽略了一個背景,這是在中國。畢竟我們是有著幾千年封建傳統(tǒng)的天朝啊!等級制度深入人心,雖說嘴上不那么說,但心里也那么想,我想在大多數(shù)場合下,一位清潔工不會比一位公司老總收獲的尊重多吧。人啊,總是用不同的角度看人,雖然我們始終強調人人平等。這是一個大背景,現(xiàn)實是殘酷的。也就是這種種的一切外加環(huán)境下的誤導與錯誤的價值觀使我們在小時候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舅舅舅媽老師所有的人都在告訴你說,可千萬別像我們這樣一事無成啊!努力努力再努力,學習學習還是學習。不做個科學家,也要做個總經理。他們說的對,我們不能像他們那樣始終都沒看清自己的方向。
理想沒有高度,努力從來都是自己愿意,沒有人逼你。社會大環(huán)境賜予我們的不幸難道能成為我們思想上的包袱行動上的絆腳石嗎?至少我不想這樣。看過太多的人放棄了太多,究其原因也只有一句為了生活。是啊,生活從來都沒那么容易。我們這些人在生活里沉浮,努力的想抓住些什么,到最后也只不過發(fā)現(xiàn),我們所能抓住的也就是那個能叫理想的東西。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他們說這是我們的幸運。但我說也是我們的不幸,這是個拼爹的時代,這是個浮夸的時代,我們沒有時間空談理想,更沒有時間思考人生。我們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奮斗上,也許我們會成長,會成功,腰纏萬貫。但,最怕的是,當你生命的最后一刻時回想過往發(fā)現(xiàn)所謂的成功根本一文不值。你發(fā)現(xiàn)還有好多人沒有見,好多事沒有做,好多地方沒有去,而那個叫做理想的東西雖然你緊緊的抓住過,但其實早就放了手,被逼也好無奈也罷。所能做的也只有扼腕嘆息了。這樣的情景是可怕的,怕的就是想起了理想?yún)s沒有了時間。
理想哪有什么高度啊!所謂的標準也只是我們這個浮躁的社會強加的準則罷了。我很配服那些說走就走的人,一個背包,一身衣裳。天南海北,都有他們的足跡。放棄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已經上升到了一定高度。我堅信自己沒有那么的灑脫,身邊的人都一樣。對于一個行者來說,擁有的好像并不多又好像很多。他們沒有豪車,沒有豪宅。有的只是一雙腳,還有一顆追求理想的心,(還有我的一聲贊嘆)但他們很快樂,快樂于自己的堅定,快樂于自己的勇敢。追夢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快樂的過程,理想對于他們高嗎?不高!矮嗎?似乎也不矮吧!我們都有理想,只是缺乏勇氣。
其實么反過來想一下,社會也只能算作我們悲慘生活的催化劑,而所謂的原材料還不是我們自己提供的。我們大多是這樣一種人,表面上看起來云淡風輕,對待所有的事情都不太在意。別人說我們活的隨性,但其實這樣一種人更辛苦。一方面忙于掩飾自己的急迫,一方面還得小心翼翼的追趕,生怕被這個浮夸的世界落下一步半步。時間久了,努力也許就變成了一種順其自然的事情。這也許是件好事,但可能更大的是件壞事。或許自己從來都沒給過自己半杯茶的時間想想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所謂的榮耀感也絕對不是別人的一兩聲贊嘆所能達到的。這個浮夸的社會上有這樣一群人,有著不錯的工作,住著不錯甚至大部分人一生都無法企及的房子,但除去了工作的忙碌,人情的喧囂。獨自一人時守著這張偌大的床,看著電視里的人演繹著童話版跌宕起伏的人生時,才會似有非有的感悟些什么吧。這些所能達到的看是高高在上的理想真能被稱作理想嗎?真正的榮耀感從來都是自己內心中最深的那聲贊嘆。這種感覺就像做出了一道很難的數(shù)學題一樣。
理想沒有高度,但也絕對不是任由著性子做一些毫無價值可言的舉動。至少我們大多數(shù)人對社會對現(xiàn)實都會有清醒的認識,我們的心大概也都有一個方向,雖然不是很清晰,但是有的,千萬不要傻到憑借一己之力顛覆這個社會對價值的取向,真正的滿足感是滿足自己而并不是是所有人對你的行為心生贊嘆。批評永遠比贊嘆來的真實得多。
晦澀難懂的語言說了這么多其實也無非是想讓自己和別人對待理想多一些認識,理想從來就沒有什么高度,就像社會生活所宣揚的人人平等的口號一樣,但最大的不同是前者的主體是你,后者的主體是別人。我們永遠無法改變別人的看法,他們也許嘴上說著平等,但心里其實不平等的要死。理想從來都是自己的事,自己要有清醒的認識。社會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公平起來自己都會覺得不舒服。我們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對得起自己的心。也許我并不需要大房子,也許我并不需要一輛拉風的車子,我只想要一分安穩(wěn)平靜的生活,別人看起來毫無高度和質量可言,但舒不舒服自己又怎么會不知道呢。找半杯茶的時間問問自己,問問自己的心。
可能說的有點反復,可人心不都是反復的嗎?規(guī)則從來都沒有消失過,從來沒有人逼迫你。現(xiàn)實理想也許就是那么一回簡單的事,想開了倒也沒什么了。理想沒有高度,我始終堅信,這是我內心頑強的自我陳詞。
張愛玲說她想站成一棵樹,站成永恒。我說我想變成一匹馬,只希望有草原。最后,我的理想:做一個有故事的,有錢的,好人。我看不得苦難,我忍受不了空洞,我內心經不起譴責。
201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