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啊,看夠了風景就回家吧。
最后一次見到天帝,是去中谷山收茶葉的路上。小茶棚生意不錯,茶葉消耗得很快,原來的茶葉供應商喜事將近,被家里長輩逮回去籌備婚禮了,我只好出門去找新的供應商。
中谷山在楚地,接近云夢澤,整個山脈以丘陵為主,坡度和緩,土質(zhì)較酸,終年云霧繚繞,正是最適合茶葉生長的環(huán)境。我挑著個小蘿筐,晃晃悠悠地走,也不著急趕路,權(quán)當看了風景。
離中谷山還有幾百里地的樣子,云夢澤的水汽已經(jīng)氤氳了過來,那濃霧里肅容疾行的不是天帝又是誰。他看見我,過來打招呼:“你怎么跑到這么遠的地方來了。”我顛了顛籮筐,笑道:“茶葉用完了,來進貨呢。您呢?”
不知是不是我的錯覺,我覺得天帝身上的悲哀似乎沒那么濃了,他重又打起精神來,又成了天界高高在上的主宰。“我該回去了,瑤說,這么多年了,她們也想回來看看。”天帝的聲音里有幾分欣慰,更多的是愧疚和悲涼。盡管他不是個太稱職的父親,他的女兒們卻在他看不見的地方長成了頂天立地的模樣。
瑤出生的時候,距離桑離開又是很多年了。被女兒們傷透了心的父親似乎再也沒有親近女兒的意思,他怕他掏心掏肺想要愛護的女兒到頭來又用不理解甚至痛恨的眼神看他,他覺得他承受不了。
這樣一來,瑤幾乎是被放養(yǎng)的。沒有人虧待她,也沒有人教導約束她。她開開心心地在天地間游蕩,紅色豹皮鋪在桂枝制成的香車上,葭蘭荔芷裝飾了每一個細節(jié)。她來時也許帶來一陣雨,她走時又引來一片云,她長待的地方總是有仙人的傳說。
也許是天帝在背后默默保護,活了幾百歲,沒有經(jīng)歷過風浪的神女依舊眉眼清澈,像一個稚童。瑤始終是一個人,起初覺得有些孤單,后來習慣了,覺得很自在,聽說桑姐姐以前被父親管得可嚴了,還有大姐姐,每天要學很多東西。瑤覺得自己很幸運,沒有人管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她不想學法術(shù),現(xiàn)在天下太平,天道穩(wěn)定,萬民安居樂業(yè),說路不拾遺夸張了些,但是作奸犯科者著實不多,學法術(shù)這么累做什么。
又過了幾百年,不知怎么就覺得天地間太過空曠了些。有一天在凡間游蕩,看見一戶農(nóng)家小院,男人把女兒高高舉起,小孩兒揮著小手興奮得咯咯直笑,旁邊一個正在紡線的婦人停下了紡車,望著父女倆柔柔地笑。瑤心里一酸,竟有些羨慕他們。想不明白到底羨慕的是哪一個,要動腦子的事她向來不太愿意做,于是就簡單粗暴地理解為想要找個伴。
所以說啊,父親在女兒的生命中多么重要,最起碼,如果有了父親的正面形象,就不會有因為缺少愛和陪伴而輕易被花言巧語騙走的女孩。
是夜風疾雨烈,山上樹影幢幢,隱隱傳來虎嘯猿啼,一身白衣的公子撐著十六骨傘緩緩行來,握著傘柄的手指節(jié)分明,素白如玉。瑤揚起小臉對公子笑了,天真又嫵媚的笑臉映著屋子里溫暖的光,像終于找到舒適巢穴的小動物。
楚地的人總是那么浪漫,一枝花、一片葉都能吟唱成最動人的情歌。那是瑤最快樂的日子:他們泛舟江上,嫩白的足尖浸在溫涼的水中,撩起的水珠在陽光下笑鬧成滿懷的憧憬;他們攀登高山,松柏旁依傍著辛夷,松柏下蔭蔽著杜若,枝葉交纏,根系相繞,猶如命運的相依相伴。后來回想起來,瑤在晚霞的琴弦上把這段日子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譜成了曲,叮叮咚咚的音符散落成墨黑天幕上閃閃的星。
是從哪一天開始呢?瑤準備了嫁衣,卻等不到那個說要娶她的人了。朝來暮往,云送雨歇,花開葉落,日仄月滿,開路的文貍修成了人形,驅(qū)車的赤豹厭倦了蘭芷的芬芳,嬌俏的神女終于成了詩人筆下的山鬼,日復一日等待在楚人的祭歌里。
原來她已經(jīng)死了。她把心交出去卻沒有得到回報,于是她沒有心了。她只想找一個人陪伴,卻發(fā)現(xiàn)口口聲聲說著愛和喜歡的人其實另有所圖。是不是這世間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愛,又或者,其實所有人都能得到愛只有她不行?天生地養(yǎng),只有她永遠孤身一人。
姑媱之山上生出了一株草,陽光雨露里搖曳得窈窕。聽說只要吃了這草,天下再沒有不喜歡你的人。這多好。
湘君和湘夫人終于在下一年的祭禮上聽說了山鬼的祭歌,彼時姑媱之山上只剩下小妹幾近透明的精魂。娥和英又痛又悔,小心翼翼捧起瑤草,栽在巫山靈氣最足的地方——洞庭湖和云夢澤的水汽氤氳,溫暖安謐猶如母親的懷抱。
姐妹們有一天終于聚在一起,分享著千年來酸甜苦辣的經(jīng)歷。魃挨個摸摸妹妹們毛茸茸的小腦袋,輕輕地嘆息。
楚地的傳說一天比一天瑰麗,楚地的國土一天比一天富饒。楚地的百姓總有無數(shù)的神明要祭祀,他們總說,是神在佑護這一處人間天堂。
我走在中谷山附近的小鎮(zhèn)里,聽人們討論幾天前山鬼廟鼎盛的香火。這是一位父親遲來的陪伴,也是女兒們遲來的原諒。索性,他們有無窮無盡的生命。
我聽說再后來,宋玉伴著楚襄王來到巫山,書生清雋,像極了當年白衣的公子。那夜夢里,卻是襄王遇見了神女,衣袂當風,朝云暮雨。
天帝與我告別前,用他過去千萬年的經(jīng)歷勸我:“孩子,看夠了風景就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