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不斷的打破,不斷的重塑,除此之外,我們別無選擇。—面對還不完的錢究竟該如何解決?
二十歲的時候,你掙3000元,聽著雞湯,拿著一半的錢去購物,買高質量的衣服;二十五歲的時候,你因為開支不斷的變少,開始減少服裝的購置,費用從1000+變為40元的地攤貨,你開始因為一杯水沒有喝完感到可惜,開始儉省開支,不再去刻意的追求生活質量。因為你沒有能力再去將自己的生活過的更好,因為你在因為不斷的貸款還款,循環貸款填補黑洞,因為沒有適當的使用貸款讓自己陷入了被動的局面。二十歲,你輕輕哀求身邊得人,身邊的人于心不忍借你錢讓你去消費,你落得心滿意足于是再次沖入購物商場,是貸款的錯誤嗎?是商場的錯誤嗎?都不是,因為你錯了。
為什么錯了?錯在你只懂得去將錢花出去,卻沒有去想一想如何讓自己花錢的一剎那,讓自己的掙錢能力提高,并且缺失理財能力。20歲可以任性妄為,25歲、30歲、40歲你還可以任性嗎?能夠包容你任性下去的可能不多了吧。
因為意識到了理財的重要性,所以,如果你的信用卡欠款累累,你的人脈已經透支,你的一切的一切都在透支。停下來,不要再去將黑洞擴大。你應該:徹底解除自己的不斷循環。可能要省吃儉用幾個月,算清楚了需要多久償還完畢,然后保留自己是否繼續使用的權利。第二,開始有意識的存下錢,及時現在不用也不能大手大腳的不管不顧。這不是一個成年人的態度,成年人的態度就是讓自己的生活回歸正常,開始讓生活正循環。
學些理財小知識可以助力存錢的能力上升,也避免了出現意外無力支援的情節。這個世界,燈火輝煌、繁花似錦固然誘惑, 但是當你沒有足夠的賺錢能力,入不敷出享受燈紅酒綠壓力就會越來越大,最后實在扛不住為止。不攔著你看世界的權利,但是在開眼界的同時知道自己的荷包中的錢。
如果你已經有窟窿了,嘗試著打破過去的自己,重新塑造新的自己,讓自己回到正軌,塑造正向循環。除此之外,我們真的別無選擇。金錢帶來的壓力遠比工作帶來的壓力更加燒灼人心,工作的壓力讓人成長,金錢帶來的壓力是此時此刻窟窿無人填補的苦惱。